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水稻与日光温室平菇复种栽培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尤其是采用了发酵灭菌法栽培,对原料的新鲜程度要求不象熟料栽培那么严格,免去了高温灭菌程序,防止了感染,节省了大量燃料和人工,降低了费用,增加了产量,是稻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刺五加大棚栽培经济效益与山坡地相比较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其在大棚中的栽培技术.大棚栽培刺五加的经济效益,亩产值达18000元,是山坡地种植刺五加产值的3倍.在大棚中栽培刺五加,因大棚透光,经调温、调水,早春提前萌动生长,日光温室春节就可采摘,塑料大棚栽培刺五加能够从3月下旬到5月初多次采摘上市.栽培技术为选择适宜的地块、土壤,进行种子处理,栽植时间,合理密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  相似文献   

3.
总结出日光温室蔬菜周年"三茬三收"高产的一套栽培措施,包括温室结构、茬口安排等,分析了产值效益,并提出了日光温室蔬菜周年"三茬三收"栽培注意事项,可供寒冷地区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栽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与日光温室平菇复种栽培投资少、见效快 ,经济效益高 ,尤其是采用了发酵灭菌法栽培 ,对原料的新鲜程度要求不象熟料栽培那么严格 ,免去了高温灭菌程序 ,防止了感染 ,节省了大量燃料和人工 ,降低了费用 ,增加了产量 ,是稻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1 水稻生产我地区属北温带 ,位于北纬 4 1°左右。常年≥10℃积温近 350 0℃ ,年降水平均 6 2 3 6mm ,适合各种作物种植。准备下茬种植食用菌的水稻田块 ,应种植中早熟和中熟水稻品种。这类品种成熟较早 ,可在国庆节前收割。这样便于抓紧时间修建日光温室 ,尽早进行平菇栽培 ,延长收获期 ,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旨在为首次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的新品系人参的质量和前景提供理论依据、指出该地区是否适宜推进日光温室栽培模式及日光温室栽培人参是否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实验中对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6个不同种质来源人参的20种单体皂苷及16种氨基酸进行测定与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日光温室栽参品系间差异较大、品系内差异较小。野参I的皂苷总加和值和氨基酸总加和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系,是较有前途的品系。从测得的各项数据均呈现较高且稳定的态势可得出结论:该地区较适宜推进日光温室栽培人参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辽宁地区大面积发展日光温室草莓的技术需求,系统总结了日光温室建造、品种选择、整地施肥与定植、覆盖棚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为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和大球盖菇的栽培特性,探索日光温室和工厂化等设施条件下层架式大球盖菇生产的栽培模式。为应对重茬等带来的病虫害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该文从场地选择和出菇设施建造、菌种生产、培养料配方和原料处理、播种和发菌管理、上架和出菇管理等方面对大球盖菇设施化层架式栽培模式进行介绍,首次提出了大球盖菇栽培中通过二次发菌的生产方式提高培养料的通气性和营养一致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菇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试验示范日光温室栽培香椿,总结了一套日光温室香椿栽培技术。该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苗圃管理、播种适期、田间管理、采收适期等方面对该栽培技术逐一进行介绍,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温室生产的发展,目前薄膜日光温室栽植葡萄已在广大农村和城镇郊区迅速发展起来.为了使这一有效栽培措施更加完善,同时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84年到1987年进行了薄膜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的研究.现将研究的初步结果简结如下。一、试材与方法薄膜日光温室建于我们所内,东西走向,坐北向南,长55米,宽7米,一面拱形。最高处1.8米.最低处1米,靠北墙  相似文献   

10.
设施栽培是花卉栽培的主要手段。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该文先对温室的结构类型进行了介绍,又阐述了温室的配套设备,包括温室加温系统、降温系统和微雾系统,最后介绍了日光温室的环境特点及温室内光照、湿度、温度、气体及土壤营养条件的调控措施,供园林科技工作者和园林业余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二季作区早春种植马铃薯,同时进行大葱育苗,马铃著收获后定植一茬大葱,每667m2纯效益可达5500~8600元。其中6月中旬马铃著产量2500--4000kg,纯效益2500--.4600元,大葱每667m2一般产5000kg左右,每667m2纯收入3000--4000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可以在淡季供应上市,大葱可以补充秋冬季蔬菜淡季供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经多年引种试验示范,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在张掖市城郊蔬菜区地膜覆盖种植,每公顷平均产量为37.5 t,最高产量可达67.5 t,每公顷产值为30 000~75 000元。在种植模式上,采用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或大小拱棚复种秋菜等,每公顷产值为45 000~150 000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复种指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总结高效栽培技术的主要环节包括:选地整地、种薯处理、施足基肥、根外追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高垄栽培、浅灌勤灌、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晚霜冻害及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高产、高抗晚疫病的国审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5号"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降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本试验在高海拔地区(1 880 m)对标准原种(≥5g)的高效生产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对脱毒原原种以不同的密度进行栽培,统计标准原种的产量及效益。试验结果为:原原种的种植密度每667 m2为32 000株时,标准原种产量及效益最高,分别达14.22万粒和10 220元。试验结果还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低重量标准种薯的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5~15 g的种薯比例增加较大,标准种薯的平均单薯重逐渐降低,以利减少种薯的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4.
会泽县小春马铃薯近年种植面积在4 000 hm2每年生产的鲜薯供不应求,2009年每公顷产值在1.8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业经济效益,探索适合小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多年以来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做了小春马铃薯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播种期、种植密度、合理施肥等方面介绍了小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S. Foti 《Potato Research》1999,42(2):229-240
Summary In Italy, the early potato cultivars of greatest economic significance are those grown off-season, in a cycle which is generally much earlier than the typical spring-summer cycle. Of the area given over to early potatoes in Italy, more than 90% is in the southern regions.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is production is due to its extraseasonality, which allows much of the early potato harvest to be sold on foreign markets. In Sicily, more than 5000 ha of potato are grown, with a high frequency of potato crops on small plots. Early potatoes are often rotated with various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the length of the cycle is variable, from 100 to 140 days. Choosing the most suitable cultivar is the most complex aspect of early potato growing. Of the criteria used, tuber growth rate has shown most validity. In Sicily two cultivars are mainly grown: Sieglinde and the more recent but well-established Spunta.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used for early potato cultivation vary depending on the area. An overview of the agronomic practices used in different areas is give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结果证明,采取马铃薯春播早收,拔除病株,选用合适的品种,实行二季作秋播留种等措施,可以实现北京地区就地留种的目的。采用上述措施后,“京丰1号”和“张北78-1-34”留种4~5年,仍可取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在安溪县茶科所茶园开展铁观音伏季休茶试验。结果表明:采制春、暑、秋茶,留养夏茶的处理方式,秋茶采摘面平整、成熟期一致,秋茶产量、品质较佳,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我校自行研制,宁波有机一无机复肥厂生产的马铃薯一次性基施专用全价肥,经1996、1997年春、秋、春三季试验,结果表明,专用全价肥不仅可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且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其中M-2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2002-2003年研究了夏秋干旱季节红壤丘岗区红薯节水高产高效技术措施。试验表明:夏薯土施保水剂增产幅度随保水剂用量增加而增加;抗旱剂增产效果低于保水剂,但增投产值率较高。秋薯采用保水剂溶液沾茎,成苗率、产量、增投产值率均有提高;抗旱剂增产不如保水剂,但效益高于保水剂。保水剂与抗旱剂合用对夏、秋薯的产量影响与高浓度保水剂基本相当。但效益低于抗旱剂。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马铃薯高效复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试验示范,针对辽宁省气候特点,总结出马铃薯高效复种栽培模式,筛选出各主产区的适宜品种和相应种植密度,为辽宁省马铃薯科学种植提供依据。马铃薯的三膜覆盖极早熟栽培技术比较适合葫芦岛地区和大连地区应用,下茬复种小西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可克服前期低温的不利影响,缓解晚霜冻害,比常规地膜覆盖提前收获15 d以上,其鲜薯价格高,效益可观,为下茬复种粮食和油料作物高产创造条件,比较适合在辽西和辽南的大部分地区应用。马铃薯单膜覆盖栽培技术适用于辽宁大部分地区,下茬可复种蔬菜、粘(甜)玉米等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