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怀祥  石敏  宁润英 《农技服务》2013,30(4):372-373
为优化油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2012年进行了油菜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供肥量为N 4.836 kg/667 m2;P2O52.085 kg/667 m2;K2O 3.585 kg/667 m2。肥料利用率为N 29.48%;P2O515.06%;K2O 2.7%,从回归分析结果看得出该地区油菜最佳施肥量:N 14.42 kg/667 m2、P2O511.81 kg/667 m2、K2O∶10.41 kg/667 m2,可获产量230.41 kg/667 m2。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索免耕直播油菜优化施肥技术,开展了单季稻茬油菜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以"一基(基肥)三追(苗肥、越冬肥、薹肥)"运筹方式最佳,N、P、K的施用量分别为20.45kg/667m2、5.4kg/667m2、3.6kg/667m2。  相似文献   

3.
曾利琴 《农技服务》2013,(9):922-923
为促进余庆县敖溪镇的油菜生产发展,优化油菜品种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筛选适宜余庆县敖溪镇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对4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参考油菜品种中,遵油1号的综合表现好,产量最高,为174 kg/667 m2;杂选1号其次,为152 kg/667 m2;油研7号最低,为133 kg/667 m2。因此,遵油1号可在余庆县敖溪镇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油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适应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品种,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01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18R为父本,成功配制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该品种在2010—2012年国家中游区域试验20个试点中18个点增产,2个点减产,2年平均产量162.93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00%;2年平均产油量76.43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61.36kg/667m2)增加13.09%。2年含油量平均为46.80%,芥酸含量均为0,硫甙含量平均18.51μmol/g饼。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中游区域试验并获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2004)。适宜湖北、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大豆品种中微量元素合理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对大豆中微量元素合理施用量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中部黑土区无论是高脂肪品种,还是高蛋白品种硫酸锌比较适宜用量一般为1.0 kg/667m2左右,硫酸锰比较适宜用量为1.0~2.0 kg/667m2。高脂肪品种硫肥比较适宜用量为3.0 kg/667m2,高蛋白品种硫肥比较适宜用量为1.0~2.0 kg/667m2。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多点的单因素试验以研究安徽省油菜的硫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硫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7个试验的施硫处理比不施硫对照平均增收油菜籽16.24kg/667m2,平均增产率9.82%,纯利润平均为56.83元/667m2,产投比平均达9.13。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硫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3.58kg/667m2,推荐幅度为2.67~4.67kg/667m2。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水平可通过公式y=-3.1684Ln(x)+12.459检索油菜生产适宜施硫量,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氮肥施用量与油菜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以高油分黄籽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黔黄油21号的含油量、芥酸、硫甙、种子蛋白质等主要品质性状均产生极显著影响。在一定氮肥用量内(施尿素量在32 kg/667m2以下)适当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黔黄油21号的产量和产油量,不同施氮量处理间产量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本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和施氮范围内,获得最高产量和产油量的尿素施用量为24 kg/667m2,且在获得高产时能够保证油和饼粕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8.
控释肥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施用控释肥对油菜种子含油量、产量、千粒重、单株角果数、产油量影响明显,且达到显著水平,以基施控释肥450 kg/hm2、追施尿素75 kg/hm2的油菜产油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硫肥不同用量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硫肥能够明显地增加油菜籽产量,增幅为9.08%,其硫肥最佳适宜用量区2kg/667m2比无硫肥区增幅9.08%,增产略高于施硫肥4kg/667m2,进一步掌握了硫肥在杂交油菜上的最佳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0.
"沣油679"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利用POL-CMS等材料经测交、回交和杂交转育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两年全国(长江中游)区试平均产量181.76 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32%;平均产油量76.73 kg/667m2,比对照增产7.42%,种子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17.32μmol/g,含油量42.16%。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获得高产的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方法]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不同时期施氮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油研599’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98.211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89.27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101.12kg/hm2,施氮总量为310.39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28.76%、38.66%、32.58%‘;三北98’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70.14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120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37.55kg/hm2,施氮总量为277.55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43.24%、43.24%、13.53%。2个品种合并后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13.82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120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76.23kg/hm2,施氮总量为316.23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37.95%、37.95%、24.11%。[结论]该研究为优质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氮磷钾“3414”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引进马铃薯兴佳2号在连江县敖江流域进行氮磷钾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的效应最好,增产65.3%,磷肥和钾肥分别增产17.3%、19.7%.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求解得出在横槎、宝溪等区域种植马铃薯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每667 m2施N分别为14.0 kg、18.0 kg,P2 05分别为11.5 kg、9.0 kg,K20分别为18.0 kg、15.5kg,最佳经济效益分别为3333.67元、3340.13元.  相似文献   

13.
甘薯施用氮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施用N 9 kg处理产量最高,达4 095 kg,较对照增产55.65%,达极显著水平;该处理氮肥利用率为26.17%,氮肥偏生产力为209.23,产投比2.34,每667 m2增加纯收入972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施硼量6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的试验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油量与播期呈负相关,与密度多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氮肥施用量和硼肥施用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磷、钾肥呈直线相关关系。高油份品种(44.00%以上)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平均为185.18 kg/hm2,在此条件下,它们的产油量平均为1442.60 kg/hm2,而含油率较低品种(42.00%以下)的产油量平均为1247.84 kg/hm2,高含油率品种产油量比含油率较低品种的产油量平均高15.61%。含油率较低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时的施氮量平均为286.28 kg/hm2,在此条件下,它们的产油量平均为1350.57 kg/hm2,而高含油率品种产油量比含油率较低品种的产油量平均高6.81%。油菜品种含油量与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间呈极显著负相关(-0.9800**)。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高油份品种高产保优栽培措中氮、磷、钾、硼肥施用量分别为187.5-195、105-120、135-150、15-22.5 kg/hm2。密度和播期根据各地栽培习惯而定,贵州油菜移栽播期9月10日-16日,密度6×104-1.05×105株/hm2。[结论]该研究明确了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甘蓝型油菜产油量的影响,提出高油份品种高产保优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密度和氮、磷、钾肥对德新油18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油菜新品种德新油18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施尿素12 kg/667 m2比4 kg/667 m2的处理增产17.4 kg/667 m2,施用高氮肥处理的产量高于低氮肥,磷肥和钾肥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主花序长度随密度的增加而缩短,有效分枝高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理论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变化不大;德新油18油菜新品种在试验过程中有一定菌核病发生,但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施对油葵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3414"最有饱和设计方案,以氮(N)、磷(P2O5)、钾(K2O)肥为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建立氮、磷、钾3因素与油葵杂交种F60的籽粒产量、籽粒粗脂肪含量、粗脂肪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产量的施肥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在供试条件下,氮、磷、钾单因子对油葵籽粒产量和粗脂肪产量的影响是一致的,表现为P﹥N﹥K;对粗蛋白产量的影响是K﹥N﹥P;增施氮肥降低粗脂肪含量,增加粗蛋白含量;增施磷肥增加粗脂肪含量,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增施钾肥增加粗脂肪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施肥模型的寻优结果表明:施N=9.9 kg/667m2,P2O5=6.3 kg/667m2,K2O=8.8 kg/667m2,可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为217.5 kg/667m2;施N=8.5 kg/667m2,P2O5=6.6 kg/667m2,K2O=8.5 kg/667m2,可获得最高粗脂肪产量为90.9 kg/667m2;施N=9.6 kg/667m2,P2O5=6.6 kg/667m2,K2O=10.2 g/667m2,可获得最高粗蛋白产量为35.5 kg/667m2。  相似文献   

17.
移栽密度与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华杂油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与施氮量对油菜生长发育、植株生物学特性、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5~45万株/hm2的移栽密度下,移栽密度对油菜生育期无明显影响,前期施用氮肥能促进油菜苗期的生长发育。在相同的施氮条件,各处理油菜植株的单株叶干重、茎干重、叶面积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处理油菜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产量大小顺序为T4>T5>T6>T3>T1>T2,分别比对照增加175.90%、168.83%、180.97%、222.55%、220.54%和203.29%。试验条件下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180.0 kg/hm2、移栽密度1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在大白菜上施用钙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钙肥大白菜经济产量增幅为2.55%~9.33%;当每667 m2钙肥施用量为145.5 kg时,大白菜经济产量最高,为4710.8 kg;当钙肥每667 m2施用量为139.2 kg时,大白菜经济效益最佳,达5610.24元;大白菜施用钙肥干烧心病株率降幅达8.56%~71.42%。  相似文献   

19.
设置不施氮肥、分别施纯氮150、300、450、600kg/hm2和施纯氮300kg/hm2+鸡粪1500kg/hm2等6个处理,4次重复,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油后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棉田、密度24000株/hm2的条件下,施纯氮300kg/hm2+鸡粪1500kg/hm2,能够明显地提高油后棉产量。  相似文献   

20.
进行春花生施用磷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为628.18 kg;最佳经济施磷量为3.62 kg,最佳经济产量为628.16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