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优质杂交香稻川香优2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香优2号是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香型优质不育系川香29A和自育优质强恢复系成恢177组配而成的优质杂交香稻新组合。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广西区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2.
D香287系四川省雅安山州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山恢287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香稻不育系D香4A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广西桂南稻区早稻迟熟组区试,平均产量7.82t/hm^2,比对照特优63增产4.7%,2006年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该组合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米质较好,广泛适用于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6个省区12个参试抗旱品种(系)2年新植丰产性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桂糖89/5的出苗率高,有效茎多,蔗产量和含糖量高且稳定性好,1/15hm^2蔗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川蔗17号高1.383和0.134t,分别增加24%和15%;川糖89/103和川糖91/91两品种(系)的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突出,1/15hm^2蔗产量分别为7.919和6.960t,分别比川蔗17号高37%和20%,含糖量分别比川蔗17号高21%和27%。这3个品种(系)可作为四川盆地丘陵旱坡地地区只种新植蔗不种宿根蔗农户的重要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4.
新香A繁殖与新香优80、新香忧63制种连续2a在湖南绥宁县获得高产,2001年平均入库单产繁殖3.08t/hm^2,制种3.57—4.22t/hm^2;最高单产繁殖4.38t/hm^2,制种5.40t/hm^2。针对新香A的特征特性,其异交栽培技术关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具适温高湿天气的基地与扬花季节;二是围绕提高母本抗倒伏力的肥水管理与“九二O”喷施技术。同时针对新香A这种分聚能力强的不育系,提出了合理稀植同样可以培育出高产苗穗群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全圣  王中跃 《杂交水稻》2003,18(5):42-43
新香优6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香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抗性较强,米质较优,在沅陵县作中稻种植100hm^2,平均单产达7.85t/hm^2。介绍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法国甜菜单粒雄性不育系的引种鉴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法国5个甜菜单粒雄性不育系试验结果表明:MSF9602、MSFD。两品系较抗病,产质量突出。块根产量分别为95.8t/hm^2.92.0t/hm^2;含糖率14.55%、14.10%,较CK提高1.90度、1.45度;产糖量13.9t/hm^2、13.0t/hm^2,较CK提高15.0%、6.9%。用该不育系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组合优势强,目前已筛选出5个较优组合准备参加国家区试或自治区区试。  相似文献   

7.
T优5537系福建农林大学选配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丰产稳产,抗稻瘟病,较汕优63增产4.05%~8.98%,平均单产约7.34t/hm^2。2002年引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岭头乡栽培试种结果:平均单产7.86t/hm^2,最高单产8.01t/hm^2。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以适宜抽穗扬花期确定播种期;稀播种、培育适龄带蘖壮秧;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配方施肥;科学水层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  相似文献   

8.
“川苎8号”(原代号D-156)是我所用自育的优良雄不育系C26和恢复系B8配制而成的两系杂交苎麻组合。在1995—1997年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1957.8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41.85%,在组合比较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46.1kg/hm^2,较对照红皮小麻增产69.04%;两组试验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组合纤维品质优良,在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13支;在生产示范中,经达州市纤检局检测平均单纤维细度为1978支。该组合采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品质和经济性状上分离变异极小;植株高大、粗壮、经济性状优良,蔸型、株型理想,抗逆性强,高抗苎麻花叶病,抗旱、抗风力强。  相似文献   

9.
2008年攸县超级杂交晚稻示范区面积711hm^2,采用超级杂交稻“三定”栽培技术,经分类测产验收,示范品种产量丰源优299达到9.32t/hm^2,天优998达到9.06t/hm^2。示范区平均产量比前3年晚稻平均增加1.39t/hm^2,增幅17.7%,比当年非示范区增加0.90t/hm^2,增幅10.7%,比全县晚稻平均单产增加1.03t/hm^2,增幅12.5%。按每100kg稻谷188元收购价计算,增加纯收入1936.4元/hm^2。在整个晚稻生长期间病虫害化学防治3次,比非示范区减少1次,农药成本减少255元/hm^2,增收节本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川香优156是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R156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根据该组合在豫南稻区种植表现情况,总结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