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蜂的新法饲养,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并且已经成为部分社队的一种好副业。在增加社队收入、改善社员生活、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显著的作用。但是目前中蜂幼虫病的发生,严重地威胁着养蜂生产的发展。例如,万年陈营的一个中蜂场,1963年就是因为发生了幼虫病而垮掉的。其他蜂场也有类似情况。 1965年春我场在乐平的108群中蜂,因幼虫病的为害垮到只剩73群,并且群势很弱,无  相似文献   

2.
李夙根、刘从堂两同志合编的《蜂螨及其防治》一书说,我国小蜂螨发现的时间是1958年,即上铙农校蜂场在江西横峰放蜂时发现有少量蜂螨。接着,江西高安县某蜂场、广州畜牧场、广西农校蜂场、柳州市蜂场于1960年和1961年相继发现小蜂螭成灾。……1952年3月我父亲已养有意蜂15群(每群都有一继箱)、圆桶中蜂4群。查意蜂时,我看见父亲捏死了不少雄蜂,同时,父亲还说中蜂和意蜂身上生有不少小蜂螨紧附不放。  相似文献   

3.
颜志立 《蜜蜂杂志》2014,(1):I0003-I0003
<正>2013年11月19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刁青云在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绍禹的陪同下,专程到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检查指导工作。首先到了红河综合试验站的中蜂示范蜂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各种箱型饲养的中蜂蜂群排列错落有致,有水泥蜂箱,中蜂标准箱,还有用原始中蜂桶饲养的中蜂,最引人注目的是长30 cm,宽40 cm,高26 cm的箱型。试验站示范蜂场负责人罗卫庭给我们  相似文献   

4.
中蜂经过改良饲养以后,不仅能大幅度的提高蜜、蜡产量,并且也是发挥中蜂生产潜力和引导中蜂定向发展的首要措施。过箱仅仅是改良饲养的第一步,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跟上以后,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宜宾地区的中蜂,经过改良饲养以后,有的高产蜂场的蜂蜜产量已达到了300斤(单产),大多数的蜂场也是连年增产。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中蜂  相似文献   

5.
(一)几年来新法饲养中蜂的生产总结我县处于亚热带,是半山区,果树、山林较多,蜜粉源充足,农民历来都有养蜂习惯。1955年以前,全县约有土法饲养的中蜂2千群,每群年产蜜6斤左右,产量极低。农业合作化以后,有锦联、上罗沙两个高级社成立集体蜂场,用活框蜂箱新法饲养中蜂120群,当年每群产蜜达72斤。县委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向全县推广。到1957年全县2,266群蜂全部采用新法饲养,消灭了用古老的竹笼饲养方法,同年年底发展到3,914群。近几年来,在三面经旗的光辉照耀下,集体蜂场逐年巩固和发展。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4,(1):39
<正>谨防中蜂王莫名死亡在长期饲养中蜂的过程中,我曾多次发现中蜂蜂王莫明其妙就死了。若无人为因素干扰,这群蜂肯定是遭到西蜂的盗劫。1989年刺槐花期时,来我地的西蜂场很多,在不到10里的公路两边竟有8家百群以上的大型蜂场,有一蜂场距我场不到300米。花期临结束时,我发现放在场外边一群中蜂王死在巢门前,其腹节  相似文献   

7.
中蜂场蜂蜜的销售以直销、点对点销售为主,蜂场环境的好坏,对中蜂蜜的销售量及销售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在中蜂生产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了建设"美丽蜂场"的倡议,结合打造美丽乡村,补充种植既是蜜源又是景观类的植物,打造"美丽蜂场",努力发展新型销售、生产模式。文中同时还提出了补充种植蜜源植物的种类及种植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在沂蒙山腹地的云蒙湖畔,有这样一位年轻养蜂人,他出生于1985年,2013年开始从事养蜂行业。他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上山开荒建蜂场,十年如一日与蜜蜂为伴;他艰苦创业,从开始养十几箱发展到现在300余箱,创建了现代化标准化示范蜂场,又先后创办蒙阴祥龙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山东三只蜜蜂蜂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中华蜜蜂规范化饲养管理示范蜂场、山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中华蜜蜂保种场、国家级中华蜜蜂(北方型)繁育基地;他注册了“鲁原蜜”品牌商标,先后研发申请了中蜂反转式巢框蜂箱、  相似文献   

9.
正我养蜂44年,现因年迈体弱,将在山区的50余箱中蜂搬到家门口郊区饲养,不料在喂越冬糖时出了问题。城郊这几年城镇化建设发展较快,夜里到处灯火通明。因中蜂的趋光性较强,傍晚给蜂喂糖后,大量成年蜂飞出扑向灯光,蜂场周围的住宅室内飞进去很多蜜蜂,有的户飞进去几百只,还蜇了小孩,蜂场周围群众意见特别大,发生了严重的扰民现象。  相似文献   

10.
《蜜蜂杂志》2021,41(6)
正在流蜜期末或者缺蜜季节,如果中蜂场距离意蜂场1 km范围,就容易被意蜂盗蜜。一次,我的中蜂场在山里采九龙藤花,山的对面就有1个50群的意蜂场,流蜜结束半个月,周围没有其他蜜源了,中蜂很少出勤。由于疏忽,放在外面的空巢脾引来了意蜂和大蜜蜂。开始只是来几只意蜂,过了2d,来的意蜂越来越多,有1群中蜂被意蜂侵入了。  相似文献   

11.
1982年1月,广东惠阳县有个蜂场的蜂群突然全面发生幼虫病,病情重,死亡率高,至3月底全场35群中蜂死剩3群。为防止这种幼虫病在我区的传播蔓延,作者于1982年8月对中蜂幼虫病害作了发病情况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本人反复读了《蜜蜂杂志》2004年第1期中《“蜂王之死”专题片与中蜂的保护》一文,深有同感。1995年的秋季,我中蜂场1km外来了1个安徽90群意蜂的转地蜂场,我三天没去看,结果蜂场全部被盗,近40群中蜂,飞逃的飞逃,死的死,伤的伤,于是连夜搬,但其他地区也有意蜂来访,最后搬到一个荒山上,到越冬期才保存了7个弱群。经过几十年中蜂和意蜂的饲养,我认为这两种蜂尽可能不要放在一起饲养,因为只要在检查中蜂群时,箱内蜜味散发出来,意蜂闻到就来光顾,一旦起盗就不可收拾。上海费起充先生认为:意蜂进中蜂退。而我认为只要有意蜂蜂场到来,中蜂就将彻底…  相似文献   

13.
1.若长期在同一蜂场近亲交配,蜂种严重退化,抗病力弱的情况下,必须引进优良蜂王更换有病症的蜂王。2.必须使用优质饲料春繁。3.使用新鲜花粉喂蜂,禁喂贮存多年及霉变的花粉。4.蜂场杜绝参观,以预防传染。5.有条件的中蜂场可用封盖意蜂脾补充加入中蜂群(但不能超过50 %)。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使有病的中蜂康复,还能保持中蜂的群势。秋季定时补充意蜂老子脾,使中意蜂合作 ,共同防盗。以上是我场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供养蜂爱好者参考并共同探讨控制中蜂各种病情的几点建议$江苏省无锡市华丰制药厂定点蜂场!214072@杨荣良 …  相似文献   

14.
也谈中蜂     
土生土长的中蜂 ,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 ,近年来却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 ,令人惋惜。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 ?有解决的办法吗 ?笔者愿意结合自身的体会参加这一个问题的讨论。1 笔者对中蜂的所见所闻贵州山清水秀 ,气候适宜 ,蜜粉源植物多 ,阴雨天也较多 ,很适合中蜂生存。刘继宗先生在世时 ,曾热心发展中蜂 ,并在沿河县搞了一个中蜂资源保护区 ,并特意给我打招呼 :意蜂就不要拉到沿河县去了。遵嘱 ,多年来 ,我一直不敢问津那里。谁知 ,当地有人办起了意蜂场 ,转地出去后 ,又将不少外地意蜂场带了回来 ,于是 ,该地也遭遇到了…  相似文献   

15.
中蜂是我国饲养的特有蜜蜂品种,具有采集零星蜜源能力强、繁殖性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适宜偏僻山区专业或副业饲养。我国幅员辽阔,多数山林地区都具有丰富的蜜粉资源,但交通闭塞,转地蜂场不方便利用。而中蜂却适宜在这种地方生存繁衍。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蜂遗传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中蜂数量显著提高,中蜂蜜也因其天然、营养、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备受消费者欢迎,价格颇高,因此在全国形成了一股饲养中蜂的热潮,规模不断扩大。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快速扩张的蜂场,最后成功的却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6.
<正>西蜂和中蜂同地饲养,和平共处是养蜂人的期盼,可是现实情况实在令人烦恼。陕西周至县位于秦岭北麓沿山地区,有很多中小型蜂场,这些蜂场有意蜂也有中蜂,有很多中蜂散养户,少的一两群,三五群,多的十几群。相距都不太远,基本上在3km范围,还有同村饲养,只相距几十米几百米。他们都是本地人,均在自己家里养蜂。  相似文献   

17.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烂子病"等,严重的可致规模化中蜂场的中蜂全部死亡,该病发病快,涉及面广,给蜂农造成极大损失。2014年3-4月,正安县境内安场镇、碧峰乡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据抽查几个蜂场统计显示,发病蜂群占饲养蜂群总数的81。5%。笔者采取控制中蜂场转移流动,加强饲养管理,清巢消毒,控制蜂王产卵,清除传染源,选育抗病蜂王繁育,结合中草药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了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和蔓延,使中蜂资源得以保存、恢复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蜜蜂对气候变化敏感,在秋末冬初季节,它对寒冷的冬季将要来临有感觉。为了安全越冬、不受饥饿,需要大量储备越冬饲料,如果外界无蜜可采,意蜂就会倚仗群势强大,对周边的中蜂强攻掠夺越冬饲料。1986年初冬,一外来意蜂场准备在笔者中蜂场外不到2 000 m的树林里越冬。一天上午,笔者经过中蜂场围墙外时,看见中蜂场上空有许多蜜蜂乱飞,  相似文献   

19.
《蜜蜂杂志》2021,41(10)
正在我的小蜂场中,从2021年3月15日15:30飞来1群中蜂进入了我的诱蜂空箱。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自己飞来并进入空箱的共有6群蜂。这是我自办小蜂场二十多年中第一次遇到自己飞来这么多蜂群,对我这个正需要扩群的养蜂人说来无疑是件喜出望外的幸事。高兴之余,在与他人分享快乐时却听到了一件不和谐之事。有位村民讲,在离我的小蜂场约1.5 km的一个寨子里有人在2020年一次性购进了数十群中蜂,由于养蜂技术不到位,  相似文献   

20.
人们长期对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习性有了认识,而且对其采集专一性也已作过研究。对野外观察中蜂采集及用蜜诱引验证中蜂采集专一性目前尚未报道。鉴于此,笔者在本所蜂场附近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