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省几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衡法研究了陕西省 4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1黄土性土壤不同土类钾吸附固定量、吸附固定速度及平衡时间差异很大。土娄 土粘化层和黑垆土埋藏腐殖质层的钾吸附固定量约为耕层的 2倍 ,陕南黄褐土的钾吸附固定量仅次于 土娄 土粘化层 ,黄绵土的钾吸附固定量最小 ;2供试土壤不同时段的钾吸附固定速度随时间的衰减变化符合 Vt=A Blnt模型 ,衰减速率因土类而异 ;3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符合 Elovich方程和一级扩散方程 ;4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分为快、中、慢三个阶段或快、慢两个阶段 ,快反应约在 4 0 h完成 ,吸附固定钾量达总量的 64 %~ 93 % ,所用时间仅占总时间的 1 2 %~ 4 3 %。  相似文献   

2.
钾细菌对土娄土养分活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固态及液态培养法研究了7株钾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对土娄土中6种元素的活化作用和对pH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钾细菌在固态培养条件下对P、K、Si元素的活化作用小于液态培养;在固态培养中, 钾细菌对土娄土中Fe、Mn元素有活化作用,但却导致Zn元素发生固定;②固态培养中,钾细菌引起的土壤pH下降幅度小于液态培养;③灭菌处理使土娄土生物释钾量提高,但对生物释硅量无明显影响;④钾细菌不同菌株对土壤养分的活化能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3.
钾细菌对Lou土养分活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固态及液态培养法研究了7株钾细菌在不同条件下对Lou土中6种元素的活化作用和对pH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钾细菌在固态培养条件下对P、K、Si元素的活化作用小于液态培养;在固态培养中,钾细菌对Lou土中Fe、Mn元素有活化作用,但却导致Zn元素发生固定;②固态培养中,钾细菌引起的土壤pH下降幅度小于液态培养;③灭菌处理使Lou土生物释钾量提高,但对生物释硅量无明显影响;④钾细菌不同菌株对土壤养分的  相似文献   

4.
磷钾细菌解磷解钾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解磷解钾能力强的磷钾细菌新菌株用于有机菌肥的研制,分别以磷矿粉和钾长石为底物进行磷钾细菌的摇瓶发酵试验,并测定发酵液中有效磷钾的含量,选择解磷解钾能力强的磷钾细菌进行米高粱盆栽试验,当植株生长至拔节时切取地上部分测定其生物产量和植株内磷钾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喷施菌液的植株磷钾元素含量及其生物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混合菌株发酵液的处理生物产量最高,由此确定S-2,S-6,S-12和ACCC10010为新菌肥生产用菌株组合.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赤红壤地区含钾量不同的菜园土上选择了20个试验点进行菜心钾肥田间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菜心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菜心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抛物线相关.施钾肥后增产的菜田占90%,增产率为0.89% ~47.2%;土壤速效钾(K)的适宜含量为144.5 ~225.4 mg/kg;菜心产量...  相似文献   

6.
钾细菌制剂肥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钾细菌制剂及KCl对水稻、小麦等作物生物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钾细菌制剂对土壤矿物钾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在缺钾小粉白土中施用钾细菌制剂对水稻和小麦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将更多的土壤无效钾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速效钾。如在缺钾土壤中施用钾细菌制剂,能提高钾肥和土壤钾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产出比达1:9.2-22.5。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几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均法研究了陕西省4种黄土性土壤钾吸附固定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1)黄土性土壤不同土类钾吸附固定量、吸附固定速度及平衡时间差异很大,娄土粘化层和黑垆士埋藏腐殖质层的钾吸附固定量约为耕层的2倍,陕南黄褐土的钾吸附固定量仅次于娄土粘化层,黄绵土的钾吸附固定量最小;(2)供试土壤不同时段的钾吸附固定速度随时间的衰 减变化符合Vt=A Blnt模型,衰减速率因土类而异:(3)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符合Elovich方程和一级扩散方程;(4)供试土壤钾吸附固定过程分为块、中、慢三个阶段或快、慢两个阶段,快技应约在40h完成,吸附固定钾量达总量的64%-93%,所用时间仅占总时间的12%-43%。  相似文献   

8.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释钾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通过摇瓶与土柱试验对硅酸盐细菌NBT菌株的释钾条件进行了研究。摇瓶试验表明 ,pH值、装液量、土壤矿物种类、菌株特性均对硅酸盐细菌的释钾效能有重要影响。pH 6 .5~ 8.0时NBT菌株的释钾效能最高 ,接活菌比接灭活菌对照溶液中的钾含量增加 84 .8%~ 12 7.9%。在 2 5 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 4 0ml,接菌处理溶液中的钾比接灭活菌对照增加 12 6 .3% ,而装液量为 10 0ml,接菌处理溶液中的钾比对照仅增加 87.2 %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对供试矿物的分解能力为伊利石 >钾长石 >白云母。在供试的不同菌株中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的释钾能力最强 ,2 8℃振荡培养 7d ,NBT菌株释放出的钾达 35 .2mg/L ,比其它供试菌株释放出的钾增加 31.8%~ 12 0 3.7%。土柱试验表明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在 2种供试土壤中能够存活并表现出一定的解钾作用。接菌处理土壤中硅酸盐细菌细胞数量由 2 .6~ 3.0× 10 6个 /g土增加到 6 .8~ 7.4× 10 7个 /g土。NBT菌株在黄棕壤和水稻土中 2 8℃培养 7d后 ,土壤中的速效钾分别增加 31.2~ 33.6mg/kg土和 2 1.7mg/kg土 ,分别比接灭活菌对照增加 2 90 .6 %和 185 .5 %。方差分析表明 ,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Z1、Z9、S5等3株硅酸盐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含钾岩石和海绿石两种不溶性含钾矿物进行发酵解矿,对其解矿释钾能力及发酵过程"菌-液-矿"各组分解钾动态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株硅酸盐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解矿能力,解含钾岩石最优的为Z9菌株,解海绿石最优的为S5菌株,3株菌对2种供试矿的种类没有明显特异性。海绿石解钾率普遍高于含钾岩石解钾率,发酵过程速效钾浓度的差异主要由发酵液液相组分所含的速效钾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高效解钾释磷硅酸盐细菌。[方法]用无氮培养基筛选分离硅酸盐细菌并加以鉴定,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磷含量,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发酵液中钾离子含量,并提取发酵液多糖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共分离6株DMS1~6号菌,各菌株均能在无氮培养基上较好生长,其中筛出的DMS6号菌释磷能力较高,DMS3号菌、DMS4号菌解钾能力较高。提取多糖红外光谱分析认为,含有极少量的-COOH。[结论]解磷能力强的是DMS6号菌,解钾能力较高的是DMS3号菌、DMS4号菌。多糖不一定是解钾长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米糠稳定化对米糠中游离脂肪酸值的影响.[方法]对米糠进行干热、湿热、微波和挤压等稳定化处理,并通过测定游离脂肪酸值确定米糠稳定化的最有效方法.[结果]在相同储藏期内稳定化效果顺序为:微波湿热处理>挤压处理>湿热处理>干热处理.从短时间来看,通过挤压法对米糠的稳定效果最好,在130℃下用单螺杆挤压机处理含水量25%的米糠,3d后游离脂肪酸值才达到3.28%;从米糠长期保存考虑,微波湿热处理(25%含水量,60s)效果优于挤压处理(130℃、含水量25%).[结论]干热法、湿热法、微波法和挤压法等4种稳定方法对抑制米糠游离脂肪酸值的增加都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基质对直杆蓝桉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酸性黄壤、中性紫色土、钙质紫色土3种土壤,以及草炭、蛭石、谷壳、锯末、河沙等为主要基质,按照不同比例配制,进行直杆蓝桉容器育苗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株高、干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根干重差异极显著;3种土壤以中性紫色土育苗效果最好;添加一定量的草炭、河沙和蛭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谷壳和锯末影响幼苗生长。综合育苗效果和成本,选择T4(中性紫色土∶草炭(体积比)=4∶1)、T5(中性紫色土∶河沙(体积比)=4∶1)为直杆蓝桉容器育苗最好基质配方,可用于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13.
“九五”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初步明确了影响白背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稻螟等大发生的关键因子。研制出以神经网络、地统计、轨迹分析等方法与GIS相结合的水稻重要病虫害中长期预警系统,1997年在部分区域进行褐飞虱、白背飞虱、白叶枯病等病虫害发生实况试报,结果与实际相符。监测出国内主要稻区褐飞虱、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的种型动态,明确了褐飞虱生物型的变异规律:致害力在抗性品种上由弱变强,在感虫品种上由强变弱。评价、筛选出抗稻瘟病品种48个,抗源208份,抗白叶枯病品种3个,抗源33份;抗褐飞虱品种7个,抗源69份和抗白背飞虱品种2个,抗稻瘿蚊品种1个。研制出水稻种衣剂、B-916微生物制剂、“健秧宝”种子处理剂等高效低毒,实用性强的新药剂,并已在实验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研究了稻田生态中重要天敌的控害作用和中性昆虫的主要种类,并提出了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修订褐飞虱防治指标2项,初步制定出区域性病虫害综防集成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1—5周龄“AA”肉用仔鸡的玉米——豆饼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钠或米糠,在不同钙水平下进行因子试验。试验期5周,期间进行了钙、植酸磷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降低钙水平对肉用仔鸡增重、胫骨灰分及其中无机磷含量均无不良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血清无机磷含量和钙、植酸磷的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缺失对水稻耐储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作物脂肪氧化酶同功酶快速检测技术 ,筛选出Lox -1、Lox -2缺失材料皖鉴 2 0 90、皖鉴 10 2 4、皖鉴3 0 3 3等。为了进一步研究鉴定脂质氧化酶缺失对稻谷陈化、仓储害虫的影响 ,将 3个Lox缺失材料 (DawDam、冲腿、皖鉴 2 0 90 )和其他 3个Lox不缺失品种 (早籼 14、中籼 898、晚粳M3 12 2 ) ,在一定的储藏条件、温度、时间下 ,调查了仓储害虫危害情况和种子生活率。结果表明 :①在储藏过程中 ,品种间仓储害虫危害差异较大。在 5个籼稻品种中 ,Lox -3缺失种质DawDam和冲腿的虫蛀率约 5 % ,为最低 ;中籼 898、皖鉴 2 0 90、早籼 14的虫蛀率在 13 .8%~ 19.5 % ;粳稻品种晚粳M3 12 2的虫蛀率最高 ,达 3 3 .5 %。因此 ,Lox -3缺失种质的虫蛀率的发生较其他品种低 2 .5~ 6.5倍。②随着储藏期的增加 ,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但是Lox -1、Lox -2缺失的皖鉴 2 0 90 ,至调查时储存 42个月 ,发芽率几乎没有变化 ,仍保持在 98.5 % ,成苗率高达 85 %。由此表明 ,Lox -1、Lox -2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能是影响种子长寿命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对金针菇进行不同浓度、不同使用方法的强力增产素处理、不同配方培养科的筛选及菌糠再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强力增产素结合拌料和喷施处理对金针菇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正效应;配方培养料:棉籽壳50%、米糠20%、麸皮15%、玉米粉10%、豆饼5%,其栽培的金针菇产量高品质好;平菇和香菇的菌糠可以用来栽培金针菇;加草菇菌糠对产量有负影响,但能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7.
米糠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米糠与绿茶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现代饮料加工技术开发出一种复合型保健茶饮料。[方法]以米糠为主要原料,经高温挤压稳定化处理、干燥、超微粉碎后与绿茶粉溶解液混合,同时添加乳化剂和稳定剂等其他配料,制成米糠茶饮料,并对米糠茶饮料的配方、工艺路线、工艺参数以及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试验最终确定了米糠茶饮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米糠挤压稳定化最佳工艺为温度130℃,含水量25%;米糠粉与绿茶粉的配比为4∶1,添加量为6%;乳化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3%,最佳配比为:CMC-Na 0.10%、黄原胶0.03%、结冷胶0.04%、蔗糖酯0.07%、单甘脂0.11%。[结论]该米糠茶饮料香味自然浓郁,口感鲜美,带有绿茶的自然清香,兼具茶叶的保健功能与稻谷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质配比对橡胶树籽苗芽接小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配比的水藓泥炭与椰糠为育苗基质,结合橡胶树小筒苗的育苗装置及悬空培养方法开展了籽苗芽接小筒苗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量及叶片养分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轻简化的橡胶树小筒苗培育基质。结果表明:水藓泥炭与椰糠比例为1∶1时基质速效养分较高,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量及生物量积累较多,出圃率较高;由于受育苗容器空间的限制,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对橡胶树小筒苗地下部分的生长量影响不明显;水藓泥炭与椰糠混配的基质对橡胶树小筒苗的叶片养分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不同基质对橡胶树籽苗芽接小筒苗各方面生长的影响,建议优选水藓泥炭与椰糠按1∶1混配为橡胶树籽苗芽接小筒苗的育苗基质,也可根据生产成本进行不同调配。  相似文献   

19.
籼稻(Oryza sativa L.)推广品种“秋桂矮11”成熟种胚在N6+2,4-D培养基上诱导选择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入N6+2,4-D及高浓度脯氨酸的液体培养基悬浮培养。继代近6个月后建成胚性细胞悬浮系.悬浮细胞通过酶解游离产生大量原生质体,经合适渗透压的KpR琼脂糖培养基包埋,在无哺育培养条件下,分裂频率为11.36%,细胞克隆转至N6分化培养基再生出完整绿色小植株,分化频率为9.4%。  相似文献   

20.
张汉球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80-14681
[目的]探究烟苗最佳沙培育苗基质配方。[方法]以贵州德江当地资源稻谷壳和河沙为原料进行基质配方试验。[结果]处理5[草炭(越西)∶河沙∶糠壳∶珍珠岩∶钙镁磷肥=40%∶40%∶0∶20%∶20 g/盘]、处理7[草炭(越西)∶河沙∶糠壳∶珍珠岩∶钙镁磷肥=40%∶15%∶20%∶25%∶20 g/盘]在出苗率及苗期长势上表现优越,烟苗素质达壮苗要求,但处理5在封盘前盘面菁苔较重,需作进一步的微调观察试验;处理7原料成本较2010年德江基质下降22.10元/hm2。[结论]处理7可作为2011年贵州德江烟苗基质生产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