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报告用因子血清玻板凝集反应首次从国内分离的54株犊牛腹泻大肠杆菌中检出5株新表面抗原菌株,并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证实这种表面抗原为纤毛抗原。用玻板凝集反应、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源试验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菌株进行分析鉴定的结果表明:5个菌株产生二种纤毛形态相同,但抗原性完全相别的纤毛抗原。其中2个菌株产生242菌株型纤毛抗原,暂标记为F242纤毛抗原;3个菌株产生293菌株型纤毛抗原,暂标记为F293纤毛抗原。二种新纤毛抗原菌株产耐热肠毒素(ST)性和部分动物红细胞的甘露糖抗性血凝特性测定表明:3株F293抗原菌产生ST,对豚鼠和兔红细胞具有甘露糖抗性血凝特性,而对绵羊红细胞不具有该特性;2株F242抗原菌对不产生ST,对豚鼠、兔和绵羊红细胞均具有甘露糖抗性血凝特性。  相似文献   

2.
影响鸡IBV血凝因素及HI试验抗原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没有自然血凝性的三个标准IBV毒株(M41、Gray、T株)和四个由西北农大禽病研究室分离的陕西省地方株[X、Fu、W和H株(有自然血凝性)],在非免疫鸡胚上增殖后,用蔗糖透析法浓缩10倍,再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处理,制备IBV-HA抗原:1)用浓缩4倍的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滤液(R.W.F.C4)处理IBV;2)用2.5U/mlI型磷酸酯酶C(PLC1)处理IBV;3)用1%胰酶处理IBV。结果显示,除T株仍不具有血凝性外,其余毒株都有了较高的血凝价。IBVM41株、X株HA效价株高达2^8,Fu、Gray、W、H株的HA效价也达2^7—2^9。但是,用方法3)来制备HA抗原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因为1%胰酶本身具有非常强的非特异性凝集作用,非特异性HA价高达8log2。而采用R.W.F.C4和2.5U/ml PLC1处理IBV浓缩毒制得的IBV—HA抗原,除T株外,均能凝集鸡红细胞,且该凝集作用可被特异的IBV抗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ND、EDS—76、IBD等其它鸡病阳性血清所抑制,说明该抗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本试验还对影响IBV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用R.W.F.C4和用2.5U/ml PLC1处理IBV制备HA抗原血凝价,结果显示二者的血凝价是一致的,所以完全可以用廉价的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代替昂贵的PLC1作为抗原处理液。本试验还采用IBV—M41株和陕西省地方肾型株X株制备IBV—HA双价抗原,结果表明,用上述IBV—HA二价抗原所测出的各毒株抗血清的HA效价和用各毒株所制得的IBV—HA单价抗原所测出的相应毒株抗血清的HI效价差异不显著,说明IBV二价HA抗原的抗原交叉性广泛,可用于IB的免疫监测和诊断。本试验还将在同一条件下获得的免疫鸡血清分别采用HI和CEKC—SN二种方法所测得的抗体效价进行了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表明:HI效价与CEKC—SN效价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85,且HI法比ECKC—SN法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A型魏氏梭菌滤液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使其产生血凝性,成功建立IBV血凝抑制试验方法(IBV-HI).血凝效价为1:256~1:1024.抗原在2~8℃的保存期至少为5个月.用该抗原对IBV标准阳性血清、SPF鸡血清、其它鸡病标准阳性血清以及含M41株病毒的灭活苗免疫的鸡血清进行检测,证明IBV-HI试验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可用于疫苗质量控制和疫苗免疫效力测定.  相似文献   

4.
对FC株猪源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致病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C菌株是一株从腹泻仔猪粪便中分离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在MRHA反应中,本菌能凝集人O型、豚鼠、马、绵羊、牛、鸡和兔的红细胞,对人O型和豚鼠红细胞有很高的血凝性,血抗K88和K99血清不能抑制其对豚鼠和绵羊红细胞的血凝。在体外小肠上皮细胞吸附试验中,本菌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了FC株菌除表面具有一种纤毛样结构外,还能定居在仔猪小肠段。血清学试验结果表明,本菌的O抗原属于O101。K88和987P两种抗血清均不能凝集本菌,而K99和F41抗血清均可凝集。对纯化的FC株菌粘着素抗原作等电聚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的粘着素是由等电点分别为4.61和9.78,分子量分别为29500和17500的两种蛋白质抗原所组成。此外,用乳鼠胃内投服试验和兔肠结扎试验证明,该菌只产生热稳定肠毒素。总之,本菌是一株能产生ST的K99,F41的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系统血凝抑制(HI)交叉试验,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和Conn株进行抗体区分。结果表明,M41株和Conn株标准抗原与M41阳性血清HI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1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免疫后28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免疫后35 d分别为8 log2、5 log2,相差3 log2。M41株和Conn株标准抗原与Conn阳性血清HI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1 d分别为4 log2、8 log2,相差4;免疫后28 d分别为4 log2、8 log2,相差4 log2;免疫后35 d分别为4 log2、9 log2,相差5 log2。因此,用血清HI交叉试验能够将抗M41株和Conn株抗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要求,研制了禽流感病毒H9亚型(株)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国家标准品.对标准品的物理性状、无菌、效价、特异性、水分、真空度、均一性、稳定性等进行测定,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经过8家单位对其协作标定,并经统计学分析,该批抗原血凝效价为460?80,最终定值为400。该禽流感病毒H9亚型(株)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可以作为国家标准品,批号为200901。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血凝抑制试验抗原、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在猪细小病毒制品的效力检验中不可或缺,对猪细小病毒相关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试验采用PPV 7909株病毒同步接种PK-15细胞制备血凝抑制试验抗原,用制备的抗原乳化后免疫豚鼠制备阳性血清,同时用未免疫的阴性豚鼠制备阴性血清。对抗原、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制备的PPV血凝抑制试验抗原HA效价达1:512;阳性血清HI效价达1:1024;阴性血清HI效价<1:8,且特异性均良好。利用制备的血凝抑制试验抗原、阳性血清与不同PPV疫苗株的灭活抗原、阳性血清进行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抗原与阳性血清具备良好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性,可用于PPV制品的统一评价。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7):1-9
将日本脑炎病毒(JEV)囊膜蛋白Cap-ED3重组蛋白免疫BALB/c雌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经ELISA筛选获得4株稳定分泌识别JEV ED3蛋白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B10、3F5、4H1和5F9。这4株单抗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均能特异识别JEV NJ2008株。制备4株单抗的小鼠腹水,5F9效价最高,为1∶409 600。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结果表明:4株单抗均没有中和活性。相加ELISA试验表明:4株单抗中3F5和4H1识别相同抗原表位,1B10、5F9分别识别其他的抗原表位,且差异较大。应用鸭坦布苏病毒(DTMUV)特异性抗原进行ELISA检测的结果表明:5F9识别的表位与DTMUV有交叉,其他3株识别的抗原表位与DTMUV无交叉。本研究获得了3株JEV囊膜蛋白特异性的单抗和1株识别JEV和DTMUV交叉抗原表位的单抗,为JEV抗原和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3个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病毒间的抗原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别以鸡新城疫病毒(NDV)基因Ⅱ型弱毒疫苗株LaSota、基因Ⅶ型鸡源野毒株Y98F9和基因Ⅵ型鸽源野毒株PB9601为灭活疫苗,制备相应的抗血清。将3株病毒分别与相应的抗血清做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I)和在细胞培养上做交叉病毒中和试验(VI).以此比较3个基因型病毒间的抗原同源性关系。在交叉HI中,LaSota株与基因Ⅶ型的Y98F9株间的同源性为90.0%,而基因Ⅵ型的鸽源PB9601株与Y98F9株间的抗原同源性仅为74.2%,与LaSota株间的抗原同源性更低至65.2%。在交叉VI中,也表现出非常类似的同源性关系,LaSota株与Y98F9株间的同源性为90.1%,而鸽源PB9601株与Y98F9株间的同源性也仅为75%,与LaSota的同源性进一步低至65.8%。  相似文献   

10.
用反向间接血凝技术定量艾希氏大肠杆菌“K88”抗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介绍了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定量艾希氏大肠杆菌“K88”抗原的方法;经对已知19株菌株进行抗原测定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证明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是特异性的。用此方法测定已知 K88~+菌株的浅层静止培养及深层通气培养物中的抗原以及纯化浓缩抗原,其血凝滴度有显著差异,说明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能够用作定量“K88”抗原的一种血清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本研究通过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及雏番鸭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比较了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结果显示同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比异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高2.66~4个滴度;两者之间的抗原相关值R为0.35;对于5日龄经肌注途径免疫接种1羽份量La Sota弱毒疫苗14d后的雏番鸭,以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分别攻击后,其保护指数分别为54.5、92.9.以上结果表明,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存在较明显的抗原性差异,为鸭副粘病毒病疫苗的研制和该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几个发生禽病的地区分离到6株病毒,经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等确定为鸡新城疫病毒;根据GenBank公布的新城疫F基因强弱毒株相关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的F基因片段长度约为610 bp,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有3株具有新城疫强毒株特性,同时还具备新城疫Ⅶ基因型特征,另外根据平均死亡时间(MDT)、脑内致病指数(ICPI)和静脉致病指数(IVPI)指标测定结果,最终判定这3株是新城疫强毒株且属于基因Ⅶ型,其余3株病毒分离株与La Sota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  相似文献   

13.
对鹅源副粘病毒NA-1株和鸡新城疫病毒F48E9株进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与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的测定,并采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鸡胚交叉中和试验、细胞交叉中和试验、交叉动物保护试验的比较,确定2种抗原的抗原比值和相似程度。结果表明:前3个交叉中和试验的R值分别为0.446、0.50、0.56,表明2毒株确实存在抗原差异;交叉动物保护试验说明,对制苗毒株的保护率高于非制苗毒株,提示仅采用新城疫疫苗很难有效预防鹅副粘病毒病,应倡导用现地分离的毒株制苗。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PHE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构建了pET-32a-N重组质粒,原核表达并纯化重组N蛋白,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利用间接ELISA进行筛选,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C3、4F3、5C6。Western blot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3株单抗均能与293T细胞中表达的N蛋白产生特异性反应。经测定,3株单抗的效价均为1×106,重链类型均为IgG1,轻链类型均为κ。利用一系列表达的部分重叠的N截短蛋白片段,经Western blot鉴定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267KPRQK271为单抗2C3、4F3、5C6所识别的表位。本研究为PHEV临床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表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N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0a-NP转化BL21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雌性小鼠,并按常规方法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ELISA方法、Western-blot方法进行筛选,获得3株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A6、2H12、5F7,并进行了培养特性、分泌抗体活性、分泌抗体亚类的鉴定。结果显示:3株细胞株连续传10代均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亚型均为IgG2b,轻链类型均为Kappa。制备并纯化了以上3株单克隆抗体,浓度分别为2.9、2.5、2.8 mg/mL,纯度不低于90%。West-blot检测,单抗与H7血凝抑制试验抗原、H5血凝抑制试验抗原、H9N2病毒能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单抗具有广谱性,且与IBDV、REV、IBV、MDV、ALV、AE、ILT、NDV、EDSV等均无特异性条带出现,说明特异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3株针对禽流感NP蛋白的单抗,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保守性和广谱性,为下一步开展AIV诊断试剂如IFA检测试剂盒、ELISA检测试...  相似文献   

16.
以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为免疫原研制了3株针对NDVHN蛋白的单抗,分别命名为1E5、C3-B7和E6-F11。3株单抗与NDV不同毒株在血凝抑制试验(HI)、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中的反应性不同,而同一株单抗与同一个NDV毒株在HI、ELISA以及病毒中和试验中的反应性一致。其中,单抗1E5与NDV标准株(LaSota、F48E8)、8个NDV分离株反应阳性,而与9个NDV分离株反应阴性;单抗C3-B7、E6-F11与所有NDV毒株反应均为阳性。结果表明,3株单抗均是针对HN蛋白上的中和位点,国内部分NDV流行株的HN抗原至少有1个抗原位点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7.
对仔猪大肠杆菌病K88^-( 为黏附素阳性)、K99^-、987P^-、F41^-制苗株的血凝性、传代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88^-株不能凝集绵羊红细胞,但能凝集鸡、猪、豚鼠、兔红细胞,以鸡红细胞凝集价最高;K99^-株不能凝集兔红细胞,但能凝集鸡、猪、豚鼠、绵羊红细胞,以绵羊红细胞凝集价最高;F41^-株对这5种红细胞均能凝集.以绵羊红细胞凝集价最高;而987P^-株对这5种红细胞均不能凝集。传代结果表明。K88^-株使用限定代次可达22代,K99^-、987P^-、F41^-至少可达42代。  相似文献   

18.
2016年4月北京某马场出现马流感疑似疫情,为确诊病原,从发病马群中采集鼻拭子接种鸡胚分离病毒,并进行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基因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从鼻拭子中分离到1株马流感病毒,命名为A/equine/Beijing/2016。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测序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H3N8亚型。对分离株的HA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属于H3N8亚型美洲谱系的佛罗里达Ⅱ群。对该分离株及国内近年来的马流感病毒分离株的HA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分离株相比于OIE推荐的疫苗候选株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抗原漂移。马流感病毒HA基因的不断变异,提示有必要加强对国内马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9.
犊牛和羔羊腹泻大肠杆菌F_(17)抗原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告用因子血清玻板凝集反应和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从我国分离的68株犊牛腹泻大肠杆菌中鉴定出4株,51株羔羊腹泻大肠杆菌中鉴定出1株F_(17)纤毛抗原菌株。菌株产热稳定肠毒素性和部分动物红细胞的甘露糖抗性血凝特性测定的结果表明:5株F_(17)抗原菌均能产生热稳定肠毒素,对兔红细胞具有甘露糖抗性血凝特性,而对绵羊和豚鼠红细胞不具有该特性。  相似文献   

20.
旨在分离筛选免疫原性好的新城疫病毒(NDV)流行毒株。从发病鸡组织中分离到4株病毒,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NDV,进而完成致病指数测定、F基因高变区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并通过鸡胚交叉中和试验和攻毒试验研究PLK-N-06株对比La Sota疫苗株的抗原差异和免疫保护效力。结果显示,4个分离株的致病指数均属速发型NDV范围,且PLK-N-06株毒力最强;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112R-R-Q-K-R-F117,符合强毒株特征。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株均为Ⅶd亚型。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PLK-N-06株和La Sota株存在显著的抗原性差异。用PLK-N-06株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接种SPF鸡后产生的HI抗体效价几何平均值为1∶338,显著高于La Sota疫苗(1∶69),且其对PLK-N-06株感染的排毒率为0/10,明显低于La Sota株油乳剂灭活苗的4/10,结果表明PLK-N-06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新城疫基因Ⅶ型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