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4种除草剂对棉花植株的安全性及棉田杂草防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进行了24种常用除草剂对棉花植株的安全性和棉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的评估,筛选出异丙隆、精喹禾灵等13种对棉花植株安全的除草剂,其中乙氧氟草醚、异丙隆、莠灭净、二甲戊乐灵4种对棉田杂草杀草谱广、活性高;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氟乐灵4种对棉田杂草活性高,但杀草谱窄,可以作为复配药剂使用。在棉花茎叶期施药,精喹禾灵、异丙甲草胺、精恶唑禾草灵3种除草剂对棉花植株很安全。精喹禾灵对棉田杂草的杀草活性相对较高,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应与其他除草剂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兵团棉田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导致杂草群落构成发生变化,龙葵、灰藜等已经成为新的棉田优势杂草,对棉花生产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常规使用的除草剂无法有效防除,为解决该问题,特引入新型除草剂绵草金。为验证该药剂对龙葵、灰藜等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棉花的安全性,2016年,在29团设置了绵草金防除棉田杂草试验示范,为该药剂在兵团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29团9连2斗3北条田,面积为9.3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草甘磷异丙胺盐、草铵膦2种药剂与对照农达进行防除棉田三棱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甘磷异丙胺盐防除棉田三棱草效果最好。草铵膦是叶面触杀性除草剂,可以代替百草枯在1年生杂草上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棉田单一使用除草剂导致杂草种类发生变化问题,特引入新型除草剂FSC-2(龙草净)进行了防除试验。经过田间调查发现,FSC-2(龙草净)相比单一使用除草剂,棉花增产效果明显,同时减小了职工的负担,降低了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目的 33%菜草通乳油,通用名:二甲戊乐灵,是内吸传导型土壤处理剂,为高效选择性除草剂,其活性高,杀草谱广,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不影响后茬作物生长。为了进一步验证除草剂在北疆棉田防除杂草的效果,2007年进行了33%菜草通乳油和48%氟乐灵棉田小区防草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龙草净防治棉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库尔勒29团进行的龙草净防治棉田1年生杂草试验结果表明:龙草净除草剂防除棉田龙葵、灰藜、稗草、田旋花有较好的效果,龙葵防效在81.5%以上,棉田杂草株总防效在83.2%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选用25%利蔗生悬乳剂与农达进行棉田三棱草防除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摸清新型除草剂利蔗生防除三棱草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为今后防治棉田三棱草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剂利蔗生组合物,有效成分为乙氧氟草醚;对照药剂为农达,有效成分为41%草甘磷。2.防除对象防除对象为棉田三棱草。3.试验地情况试验地安排在30团农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田。该地块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土壤质地属粘壤土,试验地历年三棱草发生较重值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验证英斧防治三棱草大面积应用防效,在三棱草多发条田,全面推广英斧除草剂,以逐渐消除三棱草对棉田作物的危害,实现高产高效,安排了本试验,并对应用实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龙葵属茄科龙葵属植物,其特性是繁殖力强、生命力旺盛,近几年已成为棉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人工拔除棉田龙葵费用高、效果差。为减轻龙葵危害、降低防治费用,本文对龙草净除草剂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667米2用龙草净40毫升+33%二甲戊灵EC 200毫升,于棉花播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有效防除棉田龙葵、灰藜、稗草等1年生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持效期达9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6-1999年连续4年用棉田常用三类除草剂盖草能,乙草胺,草甘膦按常规方法防除棉田杂草,观察一除草剂连续使用后棉田杂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使用单一除草剂对棉要草种群结构影响显著,盖草能作用后,禾本科杂草的发生量逐年下降,至第四年已不再发生,而阔叶草的发生量在禾本科杂草被防除的当年即迅速上升,且大大超过对照(不用药)杂草发生总量,乙草胺处理能显著控制杂草的发生量,但残存杂草尤其是阔叶杂草逐年增多,到第三,第四年,田间生物量也接近对照,草甘膦连使用后,虽当年除草效果良好,但次年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并未得到控制,禾本科草,阔叶草逐年略有上升,且结构有所变化,阔叶杂草上升量略快于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1.
除草剂与杀虫剂配合使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瓜田在使用除草剂的同时,配合使用杀虫剂,能有效控制草害和虫害。如果单独使用除草剂会破坏生物间的生态平衡,中断害虫的食料,因而加重害虫对幼苗的为害,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  相似文献   

12.
正为检验除草剂在大田使用效果,特设置草环通和菜草通对棉田灰藜、田旋花、三棱草等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草环通在试验设置剂量下防治棉田灰藜、三棱草、马齿苋、田旋花等杂草,均表现对棉花安全,在试验设置剂量下,草环通对三棱草具有优良防效,可大面积示范推广。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设供试药剂为40%二甲戊灵(草环通);对照药  相似文献   

13.
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开展了油菜秸秆覆盖对棉田杂草发生、棉花生长及土壤杂草种子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棉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与未覆盖秸秆且不除草处理相比较,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棉花单株铃数和子棉产量显著提高。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在覆盖后30d、60d和120d逐步减少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与全程除草剂处理较一致;随着覆盖量减少,对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降低幅度减小。全程除草剂处理降低0-5cm土层杂草种子库多样性,而油菜秸秆覆盖则可能增加0-5cm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多样性。3500Kg/hm2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处理的抑草效果和增产效果与全程除草剂处理一致。因此,在安徽省沿江棉区油-棉连作棉田推荐使用3500Kg/hm2油菜秸秆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  相似文献   

14.
对48%氟乐灵EC、90%乙草胺EC、96%精异丙甲草胺EC、50%乙·异恶草松EC、45%乙·异恶草松EC 5种除草剂以土壤处理方式防除移栽棉田杂草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除草剂均对棉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20 d对杂革的总防效为96.58%~100.oo%,药后45 d的总鲜重防效为89.76%~99.92%,药后60 d仍对大多数田间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试验发现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为较高剂量时对棉花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棉田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选择1.6%胺鲜酯水剂、1.8%复硝酚钠水剂和0.01%14-羟基油菜素甾醇可溶液剂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除草剂90%嘧草硫醚原药和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进行合理混配,研究其对棉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棉花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有效缓解90%嘧草硫醚对棉花产生的药害现象,但对除草效果的影响表现不一。1.6%胺鲜酯水剂可显著提高90%嘧草硫醚原药与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混剂对棉田杂草的防效,而0.01%14-羟基油菜素甾醇可溶液剂对二者混剂的防效无明显影响,1.8%复硝酚钠水剂与二者混剂配合使用会降低防效。因此,可使用90%嘧草硫醚原药100 g/L+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0 m L/hm2+1.6%胺鲜酯水剂225 mL/hm2于棉花出苗后三至五叶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四至六叶期、阔叶杂草三至五叶期进行行间定向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16.
棉花地适用的茎叶处理防除阔叶杂草的药很少,可以在棉花有一定高度时使用虎威定向喷雾,或者用百草枯、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定向喷雾。防除棉田阔叶草,可以根据当地棉田杂草发生情况,选用丁&#183;恶草乳油、二甲戊灵(施田补)、异丙甲草胺(精都尔)、乙草胺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目的 为寻找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同时对棉花安全,且除草效果好的药剂,我们从众多的除草剂中选择了33%菜草通乳油、33%施田补乳油和48%氟乐灵乳油3种棉田播前土壤处理除草剂进行对比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验证香附净防治三棱草等顽固性杂草的效果,特设置棉田三棱草药剂防治效果试验,为香附净等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药剂供试药剂为香附净,净含量4克,有效成分含量75%,水分散粒剂。2.防除对象防除对象为棉田三棱草。3.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89团1连1号井区,面积2.6公顷,播种方式3膜12行膜下滴灌,滴灌带铺设为1膜2行。试验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棉花品种为81-4,前茬作物为棉花。田间杂草主要是三棱草和龙葵。  相似文献   

19.
化学除草剂的科学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四适"化学除草技术 1.1适药 1.1.1除草剂具有选择性.不同的作物,应选用不同的除草剂,如麦田可选用巨星、苯磺隆、阔草灭等;玉米田可选用乙莠水、玉草净、莠去津等;棉田可选用拉索、氟乐灵、地乐胺等.不同作物田的不同杂草,除草剂也不同.如麦田以早熟禾、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时可用骠马,以播娘蒿、荠菜、王不留行等阔叶杂草为主时可选用巨星、苯磺隆、阔草灭等.  相似文献   

20.
苣荬菜是新疆地区玉米地、棉田等农田中主要杂草之一,为评价新型除草剂30%苯唑草酮对苣荬菜的防治效果,测定了不同施药量处理对苣荬菜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量112.50 g/hm2处理的苣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最低,MDA、可溶性糖含量最大;施药后3~5 d,苣荬菜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7 d后达最高值;施药量22.50 g/hm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降幅较小,MDA含量增幅较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从防治效果上来说,试验中苯唑草酮112.50 g/hm2处理最好,但基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选择低于推荐用量的苯唑草酮,或与其他除草剂复配,减少除草剂用量,降低杂草抗药性风险,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