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脐疝以仔猪较为多见,约占仔猪外科病例的40%左右. 1 发病原因 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为脐孔发育不全,异常扩大或腹壁发育缺陷等,在内脏本身重力及腹压异常增加下,内脏通过脐孔而脱出于皮下;后天性多为断脐过短,导致脐孔闭合不全,当腹压增大时,肠管通过脐孔而形成脐疝;或断脐过长、过度牵拉,撕裂脐孔;断脐时消毒不严,脐孔感染发炎,形成脐疝.仔猪脐疝可能出现两种情况:①疝内容物和腹膜不发生粘连,通过挤压就可送回腹腔;②疝内容物和腹膜粘连,内容物不能返回腹腔内.  相似文献   

2.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犊牛脐疝成为兽医临床中的常见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脐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由遗传所致,多见于纯种繁育群中;主要由于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或腹壁发育缺陷。二是由于断脐过短或断脐时感染细菌而化脓所致,脐带过短或局部化脓容易造成脐孔闭合不全;当犊牛过食或强烈努责而引起腹内压过大时,腹腔内容物极易通过脐孔进入皮下形成脐疝。三是由于外伤所致脐孔周围肌肉层断裂而形成脐疝。  相似文献   

3.
<正>猪脐疝是指腹腔内液或腹腔内容物如肠、肠系膜甚至腹腔脏器通过脐孔落入脐部的疝囊里,造成凸出于正常体表形成疝气。脐疝手术治疗并不困难,但是要提高手术成功率却不容易。本人在临床手术治疗脐疝中曾多次探试采用叠层闭合法治疗猪脐疝,收到一定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脐疝主要是接产时断脐过短或引发感染,也可以因接产时断脐过长或者没断脐,造成脐带牵拉,使脐孔周围组织撕裂或缺损,影响正常组织闭合形成脐疝,另外还与遗传有相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脐疝在兽医临床中比较常见,尤其是犊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近一年来,我站收治了三例脐疝奶牛,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反应良好,一切正常。 脐疝主要是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缩或腹壁发育缺陷而形成的;再就是在断脐过程中人为因素而形成,断脐过长,母牛踩住脐带,或没及时断脐,母牛扯着脐带走动,自行扯断,致使脐带穿通犊牛腹腔的腹膜,感染细菌而化脓。使脐孔扩大而闭和不全,最终形成脐疝。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犊牛脐疝成为兽医临床中的常见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脐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因遗传所致,多见于纯种繁育群中。主要由于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或腹壁发育缺陷。二是由于断脐过短或断脐时感染细菌而化脓所致.脐带过短或局部化脓容易造成脐孔闭合不全。当犊牛过食或强烈努责而引起腹内压过大时,腹腔内容物极易通过脐孔进入皮下形成脐疝。三是由于外伤所致脐孔周围肌肉层断裂而形成脐疝。在生产中,脐疝多是由于第二种原因所致。据我们调查,许多基层兽医站都曾对脐疝进行过治疗但成功率不高,许多兽医普遍反映:手术当时很成功但一段时间后极易复发。2003年至今,我们先后接诊过6例犊牛脐疝病例且治疗结果良好。现将对该病的具体诊疗方法详细介绍一下,供兽医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脐疝是仔猪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是由腹腔内脏器经扩大的脐孔脱至皮下而形成的。一般有先天性脐疝和后天性脐疝之分,平常遇到的多为后天性脐疝。该病绝大多数为断脐时过于粗暴或断脐过长,经踩压牵引脐带或过大的外力挤压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坠入疝囊内的肠管就会出现粘连、发生坏死,直接影响到肠管对养份的吸收,直至患猪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1)忌任其自然断脐带。仔猪走动脐带在地面上乱拖,会被猪蹄踩踏,很容易造成脐轮闭锁不全而形成脐疝。2)忌不消毒或消毒不严。忌用2%人用碘酒消毒,因浓度太低,达不到消毒效果。3)忌将脐带缠绕打结。以免影响干燥与脱落。4)忌脐带留得太长或太短。一般以4 cm为宜。太长易被蹄踩踏,太短易导致腹壁脐孔闭合不全,当腹压增大时会造成肠管通过脐孔形成脐疝。  相似文献   

8.
脐疝可发生于各种家畜,尤以仔猪、犊牛等幼畜多见。发生原因是因脐孔发育不全而没有闭锁或不正确的断脐导致腹壁脐孔闭锁不全或完全不闭锁,再加上奔跳、捕捉等原因,促使腹内压增高,致使肠管通过脐孔进入皮下而形成。近年来,笔者对1头水牛,9头仔猪的可复性脐疝采用皮下缝合疗法,除1例复发外,其余均痊愈,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犊牛的脐疝在兽医临床中也比较常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现将脐疝的具体诊疗情况介绍一下。1脐疝的形成原因1.1 遗传因素 脐疝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纯种繁育群中较多发,尤其是近亲交配。主要由于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或腹壁发育缺陷。1.2后天性因素 主要由于断脐过程中人为因素而形成。1.2.1 断脐过短 若过短,很容易造成脐带抽回腹腔,此  相似文献   

10.
脐疝是由腹腔内脏器的压力由扩大的脐孔脱至皮下而形成的。有先天性脐疝和后天性脐疝之分,后天性脐疝居多。多因断脐时过于粗暴或断的过长,经踩压牵引脐带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后期可出现脐孔闭锁,肠管无法复位,出现粘连坏死,形成钳闭性脐疝。其治疗要手术去处坏死粘连肠管,进行肠吻合手术。  相似文献   

11.
仔猪脐疝在兽医临床中比较常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近年来,本兽医站手术治疗了多例仔猪脐疝,术后良好。1病因(1)先天性的,多因胎生时脐孔发育缺陷,脐孔没有闭锁或腹壁发育缺陷而形成。(2)后天性的,多因脐  相似文献   

12.
脐疝是由腹腔内脏器由扩大的脐孔脱至皮下而形成。分为先天性脐疝和后天性脐疝,后天性脐疝居多,多因断脐时过于粗暴或断的过长,经踩压牵引脐带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后期可出现脐孔闭锁,肠管无法复位,出现粘连坏死,形成钳闭性脐痛。手术治疗要去除坏死粘连肠管,进行肠吻合手术。  相似文献   

13.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中 ,脐疝时有发生 ,使猪只失去种用价值 ,过早屠宰或贱卖 ,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 ,笔者将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加以总结 ,介绍如下。1 工厂化养猪脐疝的成因  遗传因素 :笔者从 1995年至今的现场观察来看 ,封闭群体且近交系数较高的猪群发生率高 ;有脐疝病史的种猪其后代发生率高 ;各品种间以长白猪及其杂交后代发生率高。人为因素 :接产员操作不规范所致 ,接产员应先保定好仔猪再断脐 ,以防仔猪挣扎扯破脐孔 ;断脐后再捡猪 ,防止仍与胎膜相连的脐带扯破脐孔 ;断脐后要将脐根与断端消毒 ,以防脐带扩散到脐孔影响闭合。2…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的脐疝是由于脐孔发育不全.没有正常闭缩,脐部化脓感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而形成的,根据疝内容物能否还纳回腹腔内.可以将疝分为可复性疝、粘连性疝和嵌闭性疝。犊牛的脐疝很常见.大多为先天性的,主要是因为脐孔未能及时闭合而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犊牛5~6月龄左右,随着脐孔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脐孔能够完全闭合。如果到此阶段由于某些原因(如脐孔发育不全、脐孔感染等)脐孔仍不能闭合,极易形成脐疝。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脐疝发生的病因主要是断脐方法不当,即给新生仔猪断脐时,没有固定好脐带的脐孔端,粗暴地扯断脐带,而使脐孔受到损伤而扩大;或者是脐部发生感染,使脐部化脓,脐孔周围组织坏死,溶解;再者是由于仔猪吃得过饱或由于受到惊吓、争斗、捕捉  相似文献   

16.
<正>1发病原因分析猪脐疝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发病原因,脐孔发育不全以及腹壁发育存在缺陷属于先天性的发病原因,但当前集约化的猪场较为注重猪群的选种问题,因而先天性脐疝的发病原因几率较低。而后天的发病原因则包括接产员断脐时用力过大导致牵扯脐带,使得脐孔发生破裂;接产员并未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消毒,以致脐孔发生破损;仔猪咬断脐带,导致发生感染等均属于后天的发病原因。2临床症状发生猪脐疝的病猪,其脐孔周围会出现半圆  相似文献   

17.
脐疝是指腹腔脏器在脐孔尚未完全闭锁之前,经脐孔坠入脐部皮下形成局限性突起的一种外科疾病。幼龄家畜易发,仔猪最为多见。起初脐疝刚形成时较小,后随着体重的增加腹腔压力的加大,脐孔也逐渐增大,严重时造成粘连或坏死甚至死亡,脐疝是仔猪的常发病,多以先天性原因发生为主。  相似文献   

18.
疝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脐疝、腹股沟疝、阴囊疝、网膜孔疝等。犬脐疝是指犬的腹腔脏器连同腹膜经脐孔进入脐孔部皮下所造成的疾病。犬的脐疝多为先天性,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母犬发病率高于公犬,常见于脐孔闭锁不全或腹壁发育缺陷的犬。在犬的外科手术案例中,脐疝修补术约占15%,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临床症状可见患犬脐部有球状隆起,触摸感觉柔软,也有的紧张。非粘连性病例多能将内容物还纳到腹腔,并可摸出疝轮,称可复性脐疝。此疝一般不会造成全身性障碍,如持续时间过长,则有可能会出现臌气、便秘和腹泻等消化道疾病。个别病例疝内容物…  相似文献   

19.
脐疝是指腹腔脏器在脐孔尚未完全闭锁之前,经脐孔坠入脐部皮下形成局限性突起的一种外科疾病。幼龄家畜易发,仔猪最为多见。起初脐疝刚形成时较小,后随着体重的增加腹腔压力的加大,脐孔也逐渐增大,严重时造成粘连或坏死甚至死亡,脐疝是仔猪的常发病,多以先天性原因发生为主。  相似文献   

20.
腹腔内脏器(大网膜、小肠)通过脐孔进入皮下而形成脐疝。作者在临床治疗中遇到驹、犊、仔猪脐疝10余例,对其中4例采用了简易疗法并获得了满意疗效。1病因脐疝多为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而异常扩大或腹壁发育有缺陷,因内脏重力作用及腹压异常增大使脏器经脐孔脱于腹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