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 2000年,中国种业经历了"三位一体"的计划供种阶段和"四化一供"的垄断经营阶段.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生产作为"三高"农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为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保证,但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种子产业化的进程缓慢.尽管种业已经成为一门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种子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地位仍缺乏认识. 2000年 12月 1日<种子法>的实施及 2001年 7月中国加入 WTO,使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体系完全打破,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国内种业企业将直接面对蜂拥而至的国外品牌,陷入群狼环伺的境地.目前中国种业市场正在进行价格、质量、数量、资金、规模、品牌等无序竞争,国内外竞争压力巨大,中国种子产业进入了关键时期,中国种业企业如同其他行业领域企业一样进入了买方市场,势必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赊销或分期付款现象.实行赊销或分期付款有利于尽快增加销售量,减少库存积压,但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风险.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要以应收账款管理作为核心建立预警机制,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黄钢 《种业导刊》2007,(2):9-11
农作物种子产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200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要"继续实施种子工程".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问题是事关"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关键要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常年用种量在125亿kg左右。2000年我国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奠定了我国种业市场化发展的基础,种子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1949—2000年,中国种业经历了“三位一体”的计划供种阶段和“四化一供”的垄断经营阶段。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实施,种子生产作为“三高”农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为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保证,但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种子产业化的进程缓慢。尽管种业已经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张丽霞  许刚 《种子科技》2009,27(8):1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八年多来,我国种子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作物品种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国种子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种子管理依然存在着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手段缺乏、监管不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河北种业经历了从"四自一辅"的计划供种形式到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种子产业化发展阶段.其中从1978年到1995年为"四化一供"阶段:从1996年到2008年为改革发展及种子产业化阶段,同时国家开始实施"种子工程".通过30年的发展,河北种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于2000年7月8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作物种子的专门立法,标志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产业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态环境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在即,《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为种子培育、生产、经营提供了法律保证,这对于促进种子产业按照市场要求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种业更上新的台阶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我省从2000年开始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农业良种化工程的实施,使我省种子产业基础明显提升,科技含量显著提高,新品种推广速度加快.省委书记宋法棠2002年8月为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建设题词"科技兴农,良种先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应制定长远规划,抓好每一阶段工作的落实,加快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世"在即,<种子法>也已实施,这将是种子公司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刻.重新审视自己,抓紧时间改革创新,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竞争,驾驭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我国种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把种子产业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这是每一位种子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课题,但从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0.
县级种子公司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种子垄断经营的历史正式结束,中国种业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