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业院校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整个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但是,传统的植物学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种种弊端,难以适应植物学科的发展和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植物学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主要应包括:将植物学实验单独设课;加强植物学实验室硬件建设;更新植物学实验教材、整合实验内容;真正发挥教师的示教作用、在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和显微互动系统,竭力实现师生互动;建立完善的植物学实验课程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
植物学课程是农林大中专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解剖和类群分类,它对植物生产类专业人员今后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今天,农业生产进入了现代化建设行列,产业结构进入了全面调整阶段,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取代,这些变化使得植物学教学面临更大挑战,被赋予更高要求.影响植物学课程教学的因素较多,总体上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形成一个整体.内部因素主要有师生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设施和教学工具等;外部因素主要由学校、家庭、社会三因素构成.这里我们只分析内部因素范畴中教与学方面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的一点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3.
八、有关生物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说明   (一)植物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是植物生产类专业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其主要内容包括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的形态建成过程及其解剖结构,植物系统演化过程中植物界几大类群的特征 ,被子植物分类概要及一些重点科、属、种的特征,系统演化及经济价值 ,同时对现代植物学的单科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新教学大纲的特点 在内容上力求先进,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删去一些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在编排上 ,从静止地观察植物发展到动态观察和研究植物的一生,进而从观察植物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植物学课程知识,针对植物学及后续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调查校园及实训参观基地植物资源,以形成植物资源名录、悬挂植物标识牌、改革部分传统课堂教学为校内外现场教学、增加易于观察的实验内容、集中植物认知实训、编写符合当地实际的实验实训指导书等方法,使学生为高职植物学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国内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探讨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园林专业中植物学系列课程设置及内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园林专业的定位为综合性园林,但是加重植物类课程的比重。植物类课程设置包括三大类:一是园林植物识别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分类基础、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综合实习、园林专业认知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二是园林植物应用类课程,包括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应用专题、立体绿化、盆景学、草坪与地被植物、植物专类园规划与设计、园林专业认知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三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同时,对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了定位;概述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植物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已有教材与实际匹配度不高、缺乏工具书和实习时间短。基于此构建了立体教学体系,主张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辅助功能,充分发挥数字植物标本馆及网站的查询功能,充分发挥植物标本展览室的教学基地功能,编写并出版实验实习工具书,对植物学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探索,注重直观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且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进行现场教学。通过软硬件建设,植物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和进化的一门科学。早期的植物学,偏重于形态的观察和分类的描述。近代植物学的研究初步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即从植物个体水平分别向群体和细胞、分子水平去探讨植物生命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我国的植物学研究可以  相似文献   

8.
植物分类实习是高等农业专科学校植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结合专业特点,经过几年实践,总结出提高植物分类效果的一些做法。 一、结合幻灯、彩色照片、进行形象化教学 学习植物分类学,首先是要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科、属、种的基本特征及识别方法,然后再认识记忆植物。基于此,我们除了购买有关分类基础知识方面的幻灯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国家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号召,以提高"植物学"课程和实验教学效果,培养本科生科学素养及实践技能为目标,对"植物学"实验进行改革,独立设课。将实验课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1.科研初级训练-"植物学"综合大实验;2.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校园植物识别及标本制作;3.课堂知识的验证及巩固-"植物学"基础实验。并改进实验课成绩评价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对"植物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植物学》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公安《植物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即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和当地植物资源丰富的公园;建设小型珍稀植物园;由中队教官带队野外实习,加强学生管理;建立完善的植物学实践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设计预习内容和课堂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合作式教学方法对提高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植物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并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教学方法也使教师能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植物学》教学的整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媒体技术特点,结合《植物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尝试进行改革与探索,总结了几种较适合大学师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期为植物学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植物标本在植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2种类型。该文阐述了腊叶标本在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及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笔者根据野外采集及教学经验,总结了植物标本在植物学教学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为植物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植物学的积极性,为本科生将来继续研究生的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王士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161-5162,5164
结合近年来植物分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和分析了该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为植物分类学课程双语教学理论系统化的形成提供了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5.
以校园植物为选材的植物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植物是学生最熟悉的植物种类,也是学生最易于观察和学习的植物材料,校园植物与植物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密不可分。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进行植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06-207
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植物学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高等院校植物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多媒体技术及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探索研究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7.
提高植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学"教学一直沿用陈旧教学方法,尤其学生的主体作用欠缺。为提高植物学教学效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态度系数、得票指数等统计方法对"植物学"课程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植物学"课程讲课时间具体安排的满意调查;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满意程度;对课堂教学环节的倾向等。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每次课(2学时)后预留20 min左右讨论和答疑时间最为合适;学生对实验课安排最感兴趣,同时,对教师精讲、讲导结合、条理清楚、课堂活跃等教学效果最为满意;学生倾向实验演示、教师小结、精讲启发、复习质疑等教学环节。最后,对植物学课程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农学类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植物学双语教学对紧跟国际植物学学科前沿、促使植物学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植物学课程改革和实践,该文从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注重教学评价对双语教学在植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