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四个咖啡品系:中粒种21、中粒种24—11、中粒种24—2和小粒种S288的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气温、叶温、VPD和相对湿度显著相关,其中,与太阳辐射呈直线关系,与气温、叶温和VPD呈指数曲线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抛物线关系。据此求出了相应的回归方程。五个环境因子对各品系蒸腾速率的影响各异,影响各品系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中粒种21为VPD和相对湿度,中粒种24—11为太阳辐射和VPD,中粒种24—2为太阳辐射和气温,而小粒种S288为太阳辐射、气温和相对湿度。依主要影响因子拟合出四个被测品系蒸腾速率的多元回归方程。由此多元回归方程估算得到的各品系蒸腾速率的多天平均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4个雄性不育系(外引系 CK60A,外引种×本地种的衍生系2219A、36A 和1202A)及其保持系按全部可能的组合互交,产生12个不育单交种。用这些不育单交种再和5个恢复系(285、PD3—1—11、168、IS84、CS3541)杂  相似文献   

3.
24个棉花种质资源耐盐性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沙培和盐碱地种植两种方法,对24个陆地棉棉花品种(系)进行耐盐性差异比较试验。结合两种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出了4个较耐盐的品系3-0812、中杂099、B5—2013、B14—2013,以供耐盐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目前共收集到野生种6010份,经整理后剔除1010份重复的,现保存5000份材料,其中有原始栽培种105份。利用原始栽培种ktzimba与高产品种进行杂交,将抗病基因SY4回交到综合性状好的品种中去。1982年做了一批杂交组合,得到实生苗后代25000份,从中选择出三个耐热、早熟的新品种(LT—5、LT—6、LT—7),二个抗根线虫病的新品种(I—3—34.I—4—10)。该中心正开展抗病毒  相似文献   

5.
1997~1999年福建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 4个红麻新品种 1 997~ 1 999年三年 6个试点 ,1 8个点次联合区试结果表明 :闽红 36 7产量居首位 ,平均干皮产量 390 .5 kg/亩 ,比两对照增产达极显著 ,其他依次为福红 95— 1、福红 95— 2、闽红 376 ,比两对照种增产也均达极显著。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测验 :闽红 36 7、福红 95— 2、闽红 376 ,回归系数 b值小于 1 ,稳定性好 ,适应性广。 4个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抗病性及纤维品质均优于两对照种 ,可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一、选育经过1972年将引进陕4等几个抗病材料和在射洪收集的62—200、57—50、67—631等抗病品种以及省棉花所提洪的一些耐、感丰产品种分别种于选种圃和比较试验圃。通过大田病圃鉴定,选留了400多个无病和发病很  相似文献   

7.
侵染红花的黄瓜花叶病毒的鉴定及株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和1996年分别在武昌和云南红花病株上获得两个黄瓜花叶病毒(CMV)分离物CMV—CW和CMV—CY。CMV—CW引起红花黄化花叶、严重矮化,而CMV—CY仅引起红花轻花叶。在供试23种植物中,两个分离物侵染16种植物。两个分离物均能被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不通过红花种传;体外稳定性状分别为:致死温度55~60℃和50~60℃,稀释限点10-4~10-5和10-3~10-4,体外存活期3d和4d;病毒颗粒球状,直径分别为27.2nm和28.0nm;外壳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7500和28100D。CMV—CW和CY血清学性质和CMV—CA相近。通过RT—PCR扩增,获得CMV—CW和CMV—CY预期的534bp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DNA片断。株系研究表明,参试的CMV—CW、CMV—CY和其他2个CMV中国分离物在温度敏感实验和血清学性质上与CMV—D株系一致或相近,属于CMV亚组I。依据在一组寄主植物上的反应,将4个参试CMV分离物作了初步株系划分。  相似文献   

8.
主茎高等花生重要农艺性状与花生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以远杂9102/皖花4号F_2群体为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两种环境条件下的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总果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和百仁重等9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百果重和百仁重5个性状在两种环境中均表现出受2对主基因控制,其中控制侧枝长、百果重和百仁重3个性状两种环境中的2对主基因均表现为等显性效应,控制总分枝数的2对主基因在两种环境中均表现为加性—显性效应,而控制主茎高的2对主基因不同环境中表现不同,合肥环境中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固镇环境中表现为等显性效应;结果枝数性状在两种环境中表现出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单株总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单株生产力3个性状在合肥环境中均表现出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而在固镇环境中则表现出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
十字花科芸苔属油菜栽培种在我国基本上分为甘兰型、白菜型和芥菜型。这三个类型间相互杂交的结实性差别较大。通过1979—80年及1980—81年间杂交部份材料整理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种名的品种间及类型间杂交F_0代及F_1代结实性有差异。 1979—80年收获油菜杂交组合74个,其中甘兰型×甘兰型(N×N)16个,白菜型  相似文献   

10.
在粮食作物上进行广泛的杂交,是把理想的特性从野生种转移到栽培种上来的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二倍体野生稻如曲须根野生稻(Domin)、药用野生稻( Wall)和短药野生稻( Chev和Roehr)的一些材料,均抗各种生物型的褐飞虱。为了从这些野生稻转移抗褐飞虱基因,我们用这些材料与具有改良株型但感飞虱的品系-IR1529-680-3—2、 IR 25587—3—3—3—3和IR31917—45—3—2进行了杂交。 我们用曲须根野生稻的三个材料、药用野生稻的五个材料和短药野生稻的一个材料作父本,与三个栽培品系进行杂交。由于亲本间的不亲和性,结实率很低,获得的极少量杂…  相似文献   

11.
一、参加试验品种与试验设计1981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沙洋72—22—28,(现定名鄂沙28)、湘棉4108及黄岗71—4。以岱15原种为统一对照种,以当地推广当家品种原种为第二对照种。全流域设置16个试点,下游7  相似文献   

12.
材料与方法 1976年用10、20、30、40、50和60KRγ射线照射弗吉尼亚直立大果TG—18的休眠种子。未照射的亲本种子作对照,分别播种和收获。M_2代和以后世代进行筛选。1977年分离出一个纯的突变体种TG—18A。研究比较TG—18A、亲本TG—18和两个西班牙型品种,即Spanish Improvedcsp及奇科(CH),以及弗吉尼亚型大果品种TG—1的形态特性。1978  相似文献   

13.
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区域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至2003年在广西不同蔗区进行甘蔗新品种引进筛选一年新植、一年宿根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共8个,以新台糖16号为对照。结果表明:P44、Q141、MEX105三个品种平均667m^2蔗茎产量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增产达20.69%、17.85%、11.81%,田野种、湛江种、增产幅度为3.18%-8.24%,MY55—14、粤糖93/159比对照种新台糖16减幅为0.76%-2.96%;二年共6次蔗糖分分析,除MY55—14平均蔗糖分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下降0.95个百分点外,其它各品种都比对照种新台糖16号提高0.08—1.17个百分点(绝对值,下同)。  相似文献   

14.
多粒种甜菜的起源 最早的糖甜菜为西里西亚种,是德国人从饲料甜菜中选育出来的,含糖量5—7%。 糖甜菜的果实为多粒,它外包坚韧的木质化花萼,通常3—5个,多则7—10个果实聚生在一起,名为聚花果(俗称种球)。块根含糖一般16—17%,最高达22%。  相似文献   

15.
“MC——棉宝”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棉花专用肥,含有适量的硼、锌、锰、钼、铁、磷、钾等十几种营养元素和多种药品及有机化学物质,无毒无害,经过长时间反复研究和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增产、增质效果显著,具有抗旱、抗早衰、防病治病的效力。实践证明,使用该产品可替代其它专用产品。喷施“MC——棉宝”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1953年—1985年共测了省院大豆所、资源室等单位提供的236个品种,以东农82—11(1983年)及东农83—07(1984,1985年)毒株均属3号株系进行接种,将接种后的感病种子种在防虫网室内,用症状观察结合Top Crop局部枯斑反应及免疫电镜等方法测种传率,83年接种64份;84年96份,85年78份在防虫网室内经三次重复初选(每品种150粒),第二年将初选出的品种,每品种1500粒用症状观察结合Top Crop局部枯斑反应及免疫电镜观察选出维尔金等三个种传率低、褐斑粒率低的品种,1985年选出合交83—590等七个品种。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南药病原微生物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84—1986年,对海南岛的槟榔、益智、爪哇白豆蔻、丁香等9种南药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了调查,根据病原的形态特征鉴定出27个种。本文描述了这些种的特征及其所致的42种病害症状和分布。  相似文献   

18.
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茶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Van soest法及NIRS(NEOTEC 6350)法检测了31个中国红、绿、乌龙茶标准茶样及Assame和Siensis变种新梢(芽,第一叶至第五叶)的NDF、ADF和ADL含量,用多元回归进行校正,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所分析的结果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绿茶为0.968—0.972,红茶为0.927—0.966,乌龙茶为0.880—0.947,新梢为0.894—0.971,经过λ_2、λ_3校正,相关系数接近0.99,两种方法具有相似的准确性,而NIRS法准确、快速和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9.
系辽宁省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72年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经作研究所引入的“汀171—6”中系选育成。属珍珠豆型早熟中粒花生。 据1979—1981年在锦州、大连、沈阳、阜新、铁岭等市、地、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14个点及4个生产试验点试验结果,在不同肥水自然气候条件下,亩产730.4—393.5斤,平均亩产472.8斤,比推广种白沙1016亩增产14.5%,比对照种阜花5号亩增产16.1%,据1981年北  相似文献   

20.
1996年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花生栽培种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将新种质创新与选育新品种相结合,诱变后代经过田问单株选择、集团选择、品种比较、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等程序,选育出了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唐花11号(K2—5),并育成两个高蛋白花生新品系K2—5—6和K2—33—9。解决了河北省花生种植品种单~老化,新品种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