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36个白榆种源276个白榆家系的种源选择和种源——家系配合选择试验,证明种源间生长量存在差异,种源选择是提高白榆造林质量的重要途径;山东种源尤其充州种源表现较好,鲁西南地区为山东省白榆优良种源区。  相似文献   

2.
白榆优良种源、家系配合选择苗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白榆苗期1年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白榆种源、家系高生长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白榆种源遗传力、遗传增益均大于家系,首先进行种源选择,再选择优良家系可获得更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3.
苏南杉木当地单株选优与种源选择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的遗传改良应以种源选择为主。先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组成育种原始群体,再从优良种源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建立嫁接种源种子园。然后,根据后代表现挑选最优亲本建立第一代生产性种子园,或直接引进优良种源经鉴定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建立一代性种子园.这样优树子代才能有效地提高选种的效益,而从当地种源杉木中选优,建立种子园意义不大,优树子代多表现不良。  相似文献   

4.
东门林场的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包括了桉树的有性育种和无性繁殖两个过程。通过大量桉树树种(种源、家系)的引进,进行优良树种(种源、家系)及其优良单株的选择,然后进行杂交育种和子代测定。在此前提下,进行桉树纯种和杂交种的无性繁殖,开发出无性系,并进行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中试种植,最终选育出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造林。多年来东门林场选育出了700多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其中已有70多个在社会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三明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澳大利亚引种30个不同种源98个家系的巨桉进行遗传测定,5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差异显著,冻害指数变异明显。通过联合选择,选择优良种源10个,优良家系26个,优良单株90株,选择效果明显。这些材料,经中试后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3个粗枝云杉家系选择优良单株扦插无性系化和采用强化培育技术培育2年后,调查观测各个无性系苗高、新梢长、一级侧枝数及主梢上芽数,利用标准差法筛选出优良无性系6个。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优良单株无性系时,由于不同家系自身的生物学遗传特性,造成无性系苗期生长有明显差异。在择优良单株无性系时,必须创造更有利于苗木生长的优良家系单株无性系化,以加速选择进程和可靠性。无性系间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一级侧枝数和主稍上的芽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表明这个性状进行无性系选择最有潜力。  相似文献   

7.
广西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门林场多年来所做的桉树无性系选育研究进展以及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大量桉树树种(种源、家系)的引进,在优良种源、林分及优良单株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杂交育种和子代测定,开展优树选择和无性繁殖,开发出优良无性系,并通过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试验,最终选育出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造林。东门林场先后选育出1800多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其中已有140多个在林业生产中广泛推广和应用,树立了东门的“DH”(东门杂交种)品牌形象,充分展示东门林场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我国的桉树无性系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江西林业科技》1994,(3):134-137
杉木的遗传改良应以种源选择为主,先选择适宜的优良种源组成育种原始群体,再从优良种源群体中选出优良单侏,建立嫁接种源种子园,然后,根据后代表现挡选最优亲本建立第一代生产性种子园,或直接引进优良种源经鉴定的优良单株无性系,建立一代半种子园,这样优树子代才有有效地提高选种的效益,而从当地种源杉木中选优,建立种子园意义不大,优树子代多表现不良。  相似文献   

9.
二十个油桐优良单株后代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正安39株油桐优树中选择20株进行子代及无性系测定,6年的观察研究表明,2号、5号家系为优良家系,家系遗传增益达12.9%;5号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27.7%。5号优树在群体子代和无性系测定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遗传品质和较高的遗传增益,应加速利用。  相似文献   

10.
白榆优良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济宁市林业局从1984年在全国完成对白榆种源试验、优树选择和部分省市开展良种选育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白榆优良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工作。采用“人工林易地保存”法汇集白榆优良基因资源,并相继开展了无性系测定、子代测定、杂交育种和种子园建设的研究。5年来共汇集榆属树种14个、杂种4个、变种1个,优良种源36个、优良单株61株、优良类型25个。建立基因库8.6公顷,保存基因材料113个。至1990年已生产良种苗18万株,营造试验林和示范林共66.7公顷,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表型选择法,即从自然界选择对榆蓝叶甲具有抗性的白榆优良单株,然后通过嫁接法获得优良无性系,再采用室内、外生物测定、田间栽植对比林等方法,从中筛选出显示高抗性能的“肃抗1号”白榆优良无性系。与一般白榆比较:幼虫头宽增长率降低3.67%,幼虫死亡率提高15.7倍,取食量降低96.6%,田间蛹株率降低57.4%,单株蛹量降低86.6%,其树木高、径生长量提高9%以上。  相似文献   

12.
枫香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析枫香家系和单株间遗传增益的大小 ,进行优良家系和单株的选择 ,结果表明 :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中选优良家系与平均数比较的遗传增益大于与CK比较值 ,以枫香地径和树高为主要选择指标 ,造林后 1a初选家系是 12 9号和 12 4号 ,造林后 3a选出 2 1号和 132号为优良家系。在单株选择中 ,与CK比较的遗传增益值小于与平均数比较值 ,造林后 1a选出的树高优良单株是 12 4号家系第 3株 ,地径优良单株是 12 9号家系第 7株 ;造林后 3a选出的优良单株是 2 1号家系第 7株 ,132号家系第 5株  相似文献   

13.
参试材料为美洲黑杨50号(母本)和5个种源(各10个单株)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25个家系115个子代无性系。5年生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无性系在父本不同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3个不同水平上存在a=0.001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根据子代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水泡溃疡病抗性,初步选择出了36个生长量大且对水泡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菏刺2号等4个刺槐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世纪70-80年代山东省刺槐选成果,在郓城,嘉祥,蒙阴,费县,胶州等地刺槐表型子代测定林中,从刺槐优良家系中选出39株优良单株,分别在东明,定陶,单县营造无性测定林14片,测定了各无性系的生长量,形质指标,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经综合分析,选出菏刺2号、菏刺3号、菏刺4号,菏刺5号等4个优良无性系,5年生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鲁刺74059号41%-141%,形质指标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遵循林木育种学原理,通过调查研究和选择育种试验,探讨从优良种源区选择优良林分,优良林分中选择优良单株的选择原则、方法和标准,获得遗传增益46%的选择效果,是国内外罕见,达到第三代种子园增益预估值。为建立采种母树林、高世代种子园和无性系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和丰富的育种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6.
在杉木北缘区苏南低山丘陵江宁、句容两试点的观测研究表明:从优良种源间杂交组合子代幼林、优树半同胞子代幼林以及优良种源超级苗木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无性系和优良种源超级苗无性混合群体,早期均有选择增益。在3年生时,从45个参试无性系中初选出的14个无性系,其树高早期选择增益达3.4% ̄48%,比对照融水种源群体无性系苗生长量高46%以上。而选择了融水、会同,江华优良种源超级苗无性混合群体造林,分别比当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第一轮回选择遗传增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年生的马尾松优树半同孢子代测定林中进行优良家系、优良单株的联合选择,结果表明,第一轮回选择效益明显。其中混合选择的材积遗传增益为3.81%;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为13.4%,在优良家系内选择优良单株的遗传增益的10.95%,所选择的12株优良单株可以营建第一代半种园子。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国30个白榆种源的生长性状、形态性状、适应性变异资料的主分量分析(PCA)和系统聚类的综合分析,将参试种源划分为3个类群。并对9年生白榆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进行方差分析和材积的显著性检验(LSR),选出适合于当地的最佳种源,即内蒙五原和北京种源,其立木材积生长量超过当地种源的18.8~28.4%,利用最佳种源的种子育苗造林,其高生长的遗传增益超过当地种源的5%。如在优良种源内选择优良单株,其高和径生长分别超过当地种源的38%和51.7%。  相似文献   

19.
西南桦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文章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1个西南桦种源在广东省中部引种的苗期及幼林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种西南桦的地径、苗高以及幼树高生长在种源间、家系间差异极显著,种源内遗传变异大于种源间,家系遗传力高于种源。依据苗期地径选择出表现良好的5个种源,在其中选择出35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为14.59%;根据苗高在5个优良种源中选择20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达到21.27%。幼林阶段高生长与苗期略有变化,根据幼树高生长指标在5个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出25个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达到10.03%。  相似文献   

20.
杉木无性系改良增产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对14片试验林102个无性系的调查分析,8年生(含苗龄)以上的82个无性系,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开化1代种子园或那坡优良种源实生苗)增产35.8%,从中筛选出15个优良无性系,平均比对照增产87.1%,其中三个增产1倍以上。试验表明,从杉木优良家系(合优良种源的优良家系)、优良杂交组合和2代种子园的优良种苗营造的幼、中龄林中进行无性系选优,增产效果以优良杂文组合较好,2代种子园次之,1代种子园和优良种源更次之。在增产水平高且后代分化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单系为好;在增产水平高,但后代分化不大的优良家系中选择,以选育多系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