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桐是菏泽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目前全区农桐间作面积44.47hm~2,占宜间作面积的67.6%;“四旁”种植泡桐2583万株,占“四旁”总株数的22.21%,蓄积量达到152.64万m~3,居各树种第3位。全区泡桐树中兰考泡桐占多数,选育和推广生长快、材质好、干形优良、丛枝病发病率低的泡桐优良品种,已成为菏泽地区林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1979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林业生产的发展,灌阳县从1985年开始,改补助造林为有偿优惠贷款造林,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开发性贷款,开展了杉木、泡桐、油桐造林贷款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年来,县林业局与各造林单位和个人签订了822份贷款造林合同,贷款252万元,贷款造林面积达6.3万亩,占全县同期造林总面积的47%。贷款种植泡桐的成绩更显著,该县共在房前屋后、公路四旁种植泡桐46万多株,普遍长势良好,还刷  相似文献   

3.
泡桐育苗方法有埋根、播种、埋干、留根等,但由于泡桐具有假二叉分枝特性,苗高往往相当于主干高,生产上低干苗造林干材少、经济价值低,若采取一定的措施,当年可培育出苗高4m、地径6cm的高干苗木,有效提高造林效益.  相似文献   

4.
泡桐叶甲(Basiprionota bisignata Boh.)在秦安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地表及杂草,落叶层下越冬、翌年泡桐萌芽展叶后出蛰危害。用80%敌敌畏15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成虫,效果较好。泡桐叶甲又名二斑波缘龟甲,属鞘翅  相似文献   

5.
谷汉洪家住全州县绍水镇大渭洞村公所老鸦窝,是一个偏僻、荒凉、无人问津的小山村,但他从1985年开始,积极利用山地优势,大胆投资造林灭荒,以坚强的毅力,当年全垦造林33.33公顷,办起了以经营杉木为主的家庭林场,8年来已营造杉木186.67公顷,白花泡桐13.33公顷,杜仲13.33公顷,柿子6.67公顷,还开展了木耳、香菇、生姜、毛竹、油桐等多种经营,去年干木耳产量达300公斤、干香菇50公斤、生姜500多公斤,多种经营总收入6000余元,为发展林业提供了资金。造林、抚育、管理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现已间伐杉木54立方米,产  相似文献   

6.
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3号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省林科所引进的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3号,采用容器苗造林,6年生材积分别比豫杂1号、苏桐70、兰考泡桐增产23.6%,50.3%,66.5%,造林保存率达100%,对丛枝病的抗病能力强,发病率分别比豫杂1号、苏桐70、兰考泡桐低260%,203%,207%。增产效益明显,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泡桐叶甲。在河南山区、丘陵,平原泡桐林区均有发生,成虫,幼虫均食叶危害,一年发生1-2代,采用根注40%久效磷或50%甲胺磷或用40%氯化乐果原液涂干及其800-1000倍液喷雾,在两个危害高峰期之前进行防治,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泡桐造林苗木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发芽后枯死达90%以上,调查分析认为:深栽、排水不良及造林前后多雨寡照的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泡桐林苗严重根腐、死亡的主要原因。建议在泡桐造林时一定要考虑立地条件及沟系配套。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相似文献   

9.
泡桐的繁殖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简要介绍了泡桐的生物学特性,对泡桐播种育苗、埋根育苗的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从造林地选择、造林密度、造林季节等方面介绍了泡桐的造林技术,最后从修枝间伐、高干培育、施肥等方面提出了抚育管理方法,以期对苗木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宁远以泡桐开发为突破口,振兴林业经济。泡桐是世界上最速生的三大树种之一,植厂五六年就成材,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宁远地处湘南,与广东、广西交界,气候温暖湿润,红壤土,上层深厚,是泡桐生长的理想环境。宁远县种植泡桐有悠久的历史,许多群众都有利用房前屋后栽植泡桐的习惯。全县现有白花泡桐成林8万多株,蓄积量4万多立方米,其中优良母树1万株,年产良种10o多公斤。还有从广西引进的泡桐优良品种——南方泡桐2万多株。泡桐开发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去年引进外资300万元,兴办了一家以泡桐为原料的胶合板厂年年投产,生产胶合板…  相似文献   

11.
泡桐叶甲BasiprionotabiSignataBoh.在河南山区、丘陵、平原泡桐林区均有发生,成虫、幼虫均食叶危害,一年发生1—2代。采用根注40%久效磷或50%甲胺磷或用40%氯化乐果原液涂干及其800~1000倍液喷雾,在两个危害高峰期之前进行防治,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泡桐为江苏徐淮地区农桐间作的主要造林树种,惟该树种具有假二叉分枝的习性,大苗造林又有缓苗期,不能连续接干,这就给培育高干良村带来一定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泡桐容器苗造林对泡桐接干、干形和材积的影响,为泡桐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地处黄泛平原的沛县鸳楼乡任董庄村.该村土地系废黄河故道支流大沙河的冲积物.土壤为黄潮土,沙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在2.5米以下,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0.67%,全磷含量0.06%,保水保肥力差,pH值8.2~8.5.本区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雨量较少,年降雨量约800~900毫米,且70%集中在7、8、9三个月.农作物常受风沙和干热风的危害,农田用水要靠地下水灌溉,水质较差,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根据农业区划,该区为农桐间作区.  相似文献   

13.
泡桐是沿江、沿海地区主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大部分为50~60年代从河南引进的兰考泡桐。近几年来,由于繁殖造林技术落后,加之品种单一,忽视良种选育,致使这一造林树种的速生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从1992年初从江苏省林科所引进了12个泡桐新品种,进行泡桐容器育苗直接造林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努力,已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出苗率达到89.1%,当年移栽造林成活率达到100%,目前平均株高4.37m,平均地径9.87cm。1 试验地概况及引种材料1.7 气候本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  相似文献   

14.
刺槐为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它具有生长快、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有弹性、抗腐朽等特点,是我省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刺槐材质坚硬强韧,耐腐朽,广泛用于工矿、建筑、农具交通等方面。刺槐的枝桠和树根易燃,火力旺,着火时间长,是上等薪材。刺槐叶子含氮素为其干重量的1.767~2.33%,含粗蛋白18.81%、蛋白质15.0%、粗脂肪4.1%,粗纤维12.12%,无论是鲜叶,还是枯花叶,特畜都喜爱吃,是很好的饲料。据分析,每1000公斤刺槐鲜叶,含氮5.7~14公斤,4.5~10.5公斤的刺槐叶相当于1公斤豆饼的氮肥的肥效,是沤肥的好原料。刺槐花可食用,开花时间长,是上等密源;刺槐鲜花含芳香油0.15~0.2%,鲜花浸膏可用作调香原料,配制各种花香型香精。据很多国家研究表明。花内的活性物质——刺槐素可治疗多种疾病。刺槐树皮  相似文献   

15.
以“毛泡桐×白花泡桐”的优良无性系TF33和两个标准对照品种(白花泡桐C001与兰考泡桐C1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泡桐优良无性系干材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 TF33、C001、C125无性系间各性状存在广泛和显著的变异;(2)3个生长性状(接干高、接干材积和主干材积)与3个干形性状(通直度、接干形数和主干平均削度)为高度变异性状(CV≥30%),CV变幅为33.10%~53.19%;(3)接干因子是影响和决定性状杂种优势最终状况和总体表现的最重要因素;(4)通直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是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无性系干形遗传改良的关键和瓶颈;(5)多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且不同的性状间相关性变化较大;(6) TF33较C001有显著的材积生长杂种优势,较C125没有显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泡桐无性系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泡桐为我国的重要造林树种,总株数巳达七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2200万亩,遍及20多个省(区、市),已推广的泡桐良种约2亿多株。据估计,全国至少还可发展泡桐10亿株。如能选用优良无性系造林,木材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为了对已经推广的和将要推广的优良无性系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估计,就需要对泡桐的主要性状遗传力及其它遗传参数进行研  相似文献   

17.
我县山区丘陵地带历来就有泡桐的零星分布,并生长良好。为了成片种植,我所于1974年初从外省引进泡桐种根2万4千支,当年用种根造林37.5亩,分根育苗8.5亩。经过精心培育,一年半的幼林一般高达4.58米,最高达6.7米,当年生产大苗2万株,繁殖种根35万支,解决了社队种植泡桐缺苗的困难,同时初步摸索了培育泡桐苗和防治枯梢的经验。一、因地制宜泡桐根系发达,根深叶茂,叶面大,光合作用强,是一个需水肥量大的速生树种,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我所去年在沙  相似文献   

18.
‘天桐C22’是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获得。侧枝少、分枝小、干形通直、接干性能好、适应性强、病虫害少,造林4年时平均胸径24 cm,平均树高13 m。该良种性状稳定,可在白花泡桐分布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最适宜湖北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泡桐品种及最佳经营措施,在湖北省京山市虎爪山林场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密度、造林模式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对泡桐生长量影响最大,‘中桐1号’(C1)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最为优良,其次为‘01-23’(C3)品种。(2)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间泡桐生长量逐渐趋于一致,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在幼林期,不同造林密度、造林模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林龄的增长,仅有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互作效应。因此,在湖北低山丘陵区可优先选择‘中桐1号’和‘01-23’号泡桐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泡桐是我国特产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它生长快,成材早,而且繁殖容易,木材质地好,用前广,经济价值高,又是我国的外贸物资之一。我省大悟县群众称泡桐为“傻树”,因为它活时傻长,湿时傻重,干时傻轻。泡桐的叶、花、果既可作药用,又是良好的饲料、肥料。泡桐适应性也较强,既宜在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肥沃的平原四旁植树,又可在土层深厚湿润的山坡地造林。我省大部分地区群众早有栽培和利用泡桐的习惯,近几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泡桐种类多,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各不相同。为了丰富我省泡桐资源,选定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泡桐种类,我们自1975年开始,参加了全国泡桐引种协作组进行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