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苜蓿草颗粒制粒环模磨损失效分析与磨料磨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观察测量失效的环模,磨料磨损是它的主要失效形式。在磨料磨损试验机上考察苜蓿草粉对环模材料3Cr13的摩擦磨损行为,用轮廓仪测量试样的体积损失,并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摩擦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软磨料磨损下,3Cr13磨损表面形貌呈现塑变磨损特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微观切削,因此,在一定硬度下,提高3Cr13的表面韧性是提高环模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苜蓿草粉制粒机环模失效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炜  吴劲锋 《中国农机化》2009,(4):59-61,65
对苜蓿草粉制粒机环模在压辊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对失效的环模进行分析,观察和测量,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环模失效主要原因是疲劳失效和磨损失效,而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不是影响环模寿命的主要因素:磨损失效与疲劳失效存在一定关系,随着磨损的加剧,环模的模孔内壁壁厚发生变化,降低了环模的抗疲劳能力;环模表面在疲劳剥落和显微切削两种磨损机制作用下产生表面的材料流失,导致环模的磨损失效.  相似文献   

3.
苜蓿草粉对金属材料的磨料磨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与环模制粒工况相似的磨料磨损试验机,以首蓿草粉为磨料对试样进行磨料磨损试验.通过磨后表面的硬度和化学成分测定、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观察,考察了苜蓿草粉对4种金属材料的磨料磨损.结果表明,4种材料的体积磨损量由小到大依次为3Cr13、9SiCr、45号钢、HT200,试样的磨损表面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软磨料磨损"中伴有"硬磨料磨损"的特征,显微切削和应变疲劳剥落为其主要磨损形式.  相似文献   

4.
含沙水流中翼型空蚀磨损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模拟水力机械内部流动环境,在收缩-扩散型试验段中对翼型进行了空蚀、磨损及两者联合作用破坏试验,观测表面破坏微观形貌并测量破坏深度分布规律.空蚀形貌呈较为规则的近圆独立蚀坑,其分布较为随机.根据颗粒对表面作用的不同,磨损形貌表现为冲击、铲削、犁耕及切削等类型.在较高固相质量浓度下,联合作用破坏形貌大多在极端的角度(90°或0°)以颗粒磨损形式出现,其尺度特征在翼型表面随位置后移远大于磨损形貌,宏观破坏深度明显比单纯磨损大;而在低固相质量浓度下,微观形貌为空蚀磨损共存.  相似文献   

5.
模拟水力机械内部流动环境,在收缩-扩散型试验段中对翼型进行了空蚀、磨损及两者联合作用破坏试验,观测表面破坏微观形貌并测量破坏深度分布规律。空蚀形貌呈较为规则的近圆独立蚀坑,其分布较为随机。根据颗粒对表面作用的不同,磨损形貌表现为冲击、铲削、犁耕及切削等类型。在较高固相质量浓度下,联合作用破坏形貌大多在极端的角度(90°或0°)以颗粒磨损形式出现,其尺度特征在翼型表面随位置后移远大于磨损形貌,宏观破坏深度明显比单纯磨损大;而在低固相质量浓度下,微观形貌为空蚀磨损共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油润滑条件下的轴承密封材料聚四氟乙烯的滑动磨损特性。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并用磨损表面三维形貌重构设备和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等对PTFE在试验过程中的表面磨损情况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PTFE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在试验范围内,PTFE试样的磨损体积、磨损率的变化对应着摩擦系数的变化,且与磨损机理的变化密切相关;三维表面粗糙度混合参数Sdq可以反映PTFE材料在磨损过程中的磨损表面微观形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植物磨料对环模制粒机关键部件的磨损是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热喷涂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被喷涂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和绝缘性等性能,是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提高环模材料抗植物磨料磨损的表面强化工艺,利用火焰喷涂技术对40Cr钢进行表面强化处理,通过磨料磨损试验,探讨不同涂层厚度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RD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涂层磨损表面形貌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厚度是影响火焰喷涂的涂层性能的重要因素,当40Cr基体的Ni60A自熔性合金重熔时间为10min,保温时间为8h时,0.25mm为较合理涂层厚度。热喷涂工艺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抗植物磨料磨损性能,试件两侧堆积的材料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呈层状剥落。  相似文献   

8.
在收缩-扩散形试验段中对铝制翼型进行了沙粒磨损破坏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测翼型上表面各位置磨损破坏的微观形貌,采用PIV对无固相流场进行了测试。根据磨损破坏微观形貌,将破坏模式分为楔入、犁耕及切削3类,结合PIV测试结果分析不同位置所产生破坏形貌的流场原因。研究认为,微观破坏形貌取决于作用在该位置处沙粒的运动特征,而破坏总体分布及程度依赖于流场中沙粒随流体运动的规律,无固相流场PIV能为沙粒破坏模式的分析提供支持。研究结论对开展水力机械过流表面磨损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模制粒机中环模结构型孔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苜蓿草粉对环模系统的磨损是造成饲料制粒机关键部件环模失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应用Pro/E及ANSYS软件完成三种类型环模型孔的建模及有限元静力分析.得到了三种类型环模型孔沿轴向路径的应力与变形分布,找到了环模孔倒角与环模孔轴向路径的应力与变形的影响关系,60°倒角环模孔结构好,为环模进行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环模秸秆压块机成型过程中,由于秸秆颗粒与环模之间的滑动摩擦,环模模孔磨损十分严重,导致环模使用寿命缩短。以工字型模块组成的立式环模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工字型模块喂料端设置辊口式结构,即在工字型腰部上下两翼加工圆孔,孔中装配轴承和插入圆辊。通过相邻圆辊间所构成的辊口压入秸秆颗粒,从而将物料与原模块间因数较大的滑动摩擦变为物料与圆辊间因数较小的滚动摩擦,达到减小模孔磨损的目的。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改进前和改进后模孔处的磨损率曲线,结果表明:改进前环模最大磨损率0.11μm/s,改进后辊口式环模最大磨损率0.01μm/s,远小于改进前磨损率。通过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辊口式环模具有减小磨损和延长环模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果园液体肥深施机械是果园生产机械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概述我国果园生产和施肥机械研究现状,介绍施肥机械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总结国内外液体肥深施机械研究成果,探讨施用液体肥的必要性,提出对果园开沟设计的研究需求,指出液体肥深施机械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果园生产效率、实现果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疆普遍使用栅条犁进行耕翻作业,耕作深度一般在27~35cm,其装配的限深轮各种各样,大多结构复杂,故障频发。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翻转犁上的新型限深轮,详细阐述了该限深轮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经过田间试验考核,该限深轮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区域布局,农产品生产类型以及生产效益,根据南疆四地州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当前南疆各地区改造升级设施农业提供技术参考和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球叶菜收获机械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日益短缺,我国的蔬菜生产逐渐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在分析结球类蔬菜生长特性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甘蓝、大白菜等结球叶菜收获的关键技术和典型设备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比较,剖析了结球叶菜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解决当前结球类叶菜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问题和相关建议,为今后结球叶菜机械化收获装备的研发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果园(红枣、苹果)矮化密植模式下,机具作业空间小、与此种植模式配套机型较少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矮化密植果园挖穴施肥除草多功能机,可完成挖穴、施肥、除草作业。挖穴装置适应性强,能够在树根、杂草缠绕的情况下挖穴,以便后续施肥作业;旋转除草刀效率高、除草干净、不缠草且不堵塞。田间试验该机具挖穴深度最高400 mm左右、施肥穴孔的直径约300 mm、除草作业幅宽600 mm、生产率约为4 hm^2/h;矮化密植果园挖穴施肥除草多功能机锄草效率高、挖穴壁径齐整、作业可靠,满足新疆矮化密植果园挖穴施肥、除草作业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平行板式电学参数检测系统,研究一种用于农产品干燥过程检测物料介电参数的综合实验装置,配合LCR数字测量仪器实现在线检测监视、远程控制、数据存储分析功能。装置具有功能齐全、温度控制精准等优点,为实现农产品介电参数在线检测及干燥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气动隔膜泵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适于各种复杂环境下液体的输送,但现有的气动隔膜泵产品技术尚不成熟,隔膜材料和工艺结构存在一定设计缺陷,缺乏检测膜片破损的装置,影响气动隔膜泵的疲劳寿命。设计一种新型气动隔膜泵,对隔膜材料、生产工艺及压盖结构进行改进,使之具有震动小、气流控制精确、膜片破损可动态检测等功能,提高气动隔膜泵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8.
赵一安  李莉 《中国沼气》2019,(1):114-116
文章对新疆沙湾县农户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研究新疆农村能源使用的总体现状以及主要能源使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当前农户能源利用现状的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t回归分析主要的3种能源煤炭、薪柴、液化气的影响因素。从能源普及率来看,农村能源主要是电力、煤炭和液化气;从消费量比重来看,电(100%)、煤炭(60.4%)、薪柴(17.9%)为主,天然气和沼气等清洁能源比重较低,煤炭几乎全部用于家庭取暖。通过模型分析可知,家庭常住人口对各种能源消费量影响都很大,家庭收入主要影响电(正向)和薪柴消费量(反向),煤炭消费量影响不明显。从能源消费升级的角度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农户能源的消费结构主要从薪柴、煤炭向液化气、电力等商品性便捷能源转换。因此,为了加快农村能源消费的升级,应加强教育,转变农户消费观念,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农村能源供应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新疆农业大学机械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针对该课程章节涉及内容广泛造成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学过程中存在偏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本文基于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积极性,有利于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新疆地区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装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针对节水灌溉运行管理模式在优选过程中,各方案中指标的多属性特征,采用熵值法赋权与属性识别理论相结合,建立了熵权属性识别运行管理模式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指标属性测度、灰色接近度和评分准则进行排序分析,选出最适宜模式。熵值赋权可减小因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属性识别有效判别指标值属性测度,灰色接近度的计算从客观的角度判断了管理模式的等级。该模型评价思路清晰、便于计算,可为管理者在选用灌溉管理模式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