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研究萌发前高温处理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高温对荒漠植物肉苁蓉寄主梭梭种子萌发的作用。【方法】以新疆荒漠植物肉苁蓉寄主梭梭种子为材料,萌发前以5个高温(46、49、52、55和58℃)和6个时间(6、9、12、15、18和21 min)处理。【结果】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梭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性影响,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增加后降低,高温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结论】(1)温度为52℃,时间为9 min时,梭梭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5.00±0.30)%,温度为58℃,时间为9 min时发芽率为0.00%;(2)4℃储存6个月后的梭梭种子没有明显的热冲击效应;(3)梭梭种群的退化与梭梭种子的萌发率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培养方法协同作用对新铁炮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以新铁炮百合雷山1号种子为材料,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的预处理方式、培养温度、培养方式对新铁炮百合雷山1号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培养温度是影响新铁炮百合雷山1号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预处理方式和培养方式。雷山1号种子的最佳预处理方式是4℃浸种7 d,最佳培养温度是21℃,最佳培养方式是土壤播种,发芽率为99.18%,播种后第9 d发芽指数为4.65。不同温度处理下,种子萌发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则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21℃处理下种子的抗逆性和贮藏物质的转化利用要高于15、18和25℃处理下的种子,21℃为适宜温度。【结论】 雷山1号种子的最佳处理方式为4℃浸种7 d于21℃下土壤播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梭梭种子活力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活力的主导因子。【方法】以新疆梭梭种子为材料,通过理化分析检测土壤因子(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应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梭梭种子鲜重、干重、幼苗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与种子活力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性,不同地区种子幼苗性状及种子活力的比较发现托克逊县种源发芽势与发芽率优于其他种子来源地;不同地区梭梭土壤养分含量和ph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种源种子幼苗性状及种子活力的比较发现托克逊县种源发芽势与发芽率优于其他种子来源地。2)土壤因子中的pH对种子鲜重、干重、发芽率、活力指数Ⅰ、活力指数Ⅱ和活力指数Ⅲ的关联度系数相对较高,同时也是影响活力指数Ⅲ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播娘蒿种子萌发与温度和盐分之间的关系,为麦田恶性杂草播娘蒿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播娘蒿种子为材料,采用温度10~30℃和50~200 mmol/L NaCl胁迫处理种子,测定发芽势、发芽率、萌芽长度、萌芽重量、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播娘蒿种子在10~25℃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0℃。在最适萌发温度下,播娘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芽长度、萌芽重量和活力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81.50%、84.00%、12.00、2.88 cm、2.00 mg、34.55。播娘蒿种子在NaCl浓度50~150 mmol/L均能萌发,在200 mmol/L时不能萌发。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播娘蒿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当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种子萌发率仅为3.50%。【结论】播娘蒿种子最适宜萌发温度为20℃,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播娘蒿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野生披碱草种质萌发的影响,评价其抗旱性。【方法】以7份采自新疆不同地区的野生披碱草属(Elymus L.)种质资源为材料,以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设置0、10%、15%、20%、25%和30%共6个浓度,进行萌发期抗旱试验,测定不同干旱胁迫下各种质材料发芽指标、胚根长、胚芽长变化。【结果】低浓度PEG对P03、P04、P06和P07种质材料的萌发及胚根长、胚芽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当PEG浓度达到20%以上时,7份种质材料的萌发均受到抑制,胚根长、胚芽长不断降低。【结论】7份野生披碱草属种质材料抗旱性由强至弱排序为P07>P04>P06>P01>P02> P03>P0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处理和低温胁迫对陆地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陆地棉种子耐低温和耐贮藏性研究提供支持和种质资源。【方法】以12份陆地棉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条件、低温胁迫发芽和人工老化处理后发芽,统计并分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根长、苗鲜重和根鲜重等8个指标。【结果】各逆境对种子活力不同指标影响不同。发芽势为人工老化>标准>低温;苗长为标准>低温>人工老化;发芽率、根长和简化活力指数为标准>人工老化>低温;简化活力指数标准>人工老化>低温。标准发芽在相似系数为15分类2类,高活力和中活力。冷胁迫在相似系数为20分为3类,耐冷型、中间型和敏冷型。人工老化处理在相似系数为15分为3类,耐贮藏型,中间型和不耐贮藏型。综合3个环境在相似系数为20分为3类,不耐低温耐贮藏型,中间型和耐低温不耐贮藏型。【结论】低温胁迫与人工老化发芽处理下陆地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长、根长、苗鲜重和根鲜重都有所降低。人工老化处理加快了出苗速度,但降低了最终发芽率,易形成粗壮苗。低温胁迫既降低了出苗速率也降低了发芽率,易形成小叶粗根短苗。发芽势高的不一定发芽率高,发芽势低的不一定发芽率低。标准状态下高活力的不一定在逆境下也高活力,逆境下高活力的标准状态下活力一定高。高度耐低温不耐贮藏的材料只有新陆早7号。中度耐低温耐贮藏的材料有塔什干、新陆早72号和10615,耐贮藏不耐低温的材料有XND1586、KK1543、中棉49号、新陆早42号和关农1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海岛棉萌发期的耐盐特性,分析盐胁迫下海岛棉种子活力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培育耐盐海岛棉品种提供支持。【方法】 以35份海岛棉种子作为材料,以NaCl溶液(150 mmol/L)模拟盐胁迫条件,统计分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苗鲜重、苗干重6项指标。【结果】 (1)盐胁迫条件下,海岛棉种子各指标受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下胚轴受影响程度最大,苗干重受影响最小;(2)与对照样本比较,其中发芽势、发芽率、根长、下胚轴长、苗鲜重5项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均低于对照,苗干重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则高于对照。【结论】 35份海岛棉种子分为3类:第Ⅰ类属于高耐盐品种,第Ⅱ类属于中等耐盐品种,第Ⅲ类属于低耐盐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最佳盐分条件,为甘草资源的人工种植和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恒温培养箱+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35℃)及不同浓度(0(CK),50,100,150,200,250,300,350 mmol/L)NaCl和Na2SO4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1)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亚适宜温度为25℃,高于30℃时,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越低。(2)低浓度(50~100mmol/L)2种盐处理下,光果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且盐害指数为负值;在高浓度(≥150mmol/L)条件下,2种盐处理光果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并随着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盐害指数随之升高。(3)相同浓度下NaCl处理光果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Na2SO4,盐害指数则相反;低浓度NaCl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优于Na2SO4,高浓度Na2SO4胁迫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NaCl。【结论】在人工种植或培养幼苗过程中,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盐分条件为50~100mmol/L NaCl溶液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疆优势资源棉粕对盐碱胁迫下棉花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棉粕对盐碱胁迫下棉花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棉花品种新陆早60号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不同盐碱含量条件下配施不同含量棉粕对棉花生长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棉粕施用量的增加,棉花的株高、干物质、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而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 棉粕对盐碱胁迫下棉花的生理性状影响效果不同,对盐碱胁迫下棉花生理抗盐碱性有着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瓜不同年代品种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筛选耐盐碱的哈密瓜品种,为新疆哈密瓜品种布局与培育耐盐碱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5个混合盐碱溶液(Na Cl∶Na2SO4∶Na HCO3∶Na2CO3=9∶1∶1∶9,pH=10.80),浓度梯度0(CK)、25、50、75和100 mmol/L,对17个哈密瓜品种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和胚根鲜重等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结果】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供试哈密瓜品种的萌发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盐碱胁迫下品种间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萌发指标差异性显著。17个供试哈密瓜品种萌发期的耐盐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新密13号新密28号红密脆新伽师2号新密7号905-1金丽2号农密9号新密43号绿皮9818伽师瓜新密杂11号新密31号西洲密25号春萧2号新密24号绿宝石。【结论】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伤害率可作为哈密瓜品种萌发期耐盐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新密13号耐盐性最强,新密28号次之,不同哈密瓜品种之间萌发期的耐盐碱性差异较大,在哈密瓜种子萌发期可对其耐盐性进行快速鉴定。新密13号、新密28号可作为适宜新疆哈密瓜盐碱区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Convolvulus arvensis is a toxic allelopathic weed that suppresses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crops.The prime object of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Convolvulus arvensis water extract on germin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okra with different seed sizes.The seeds of okra variety pusa green were separated into three different sizes,viz large size(4.00-5.00 mm),medium size(3.00-3.50 mm)and small size(2.00-3.50 mm),and then soaked in allelopathic plant bindweed water extract and kept in patrisdishes for germination into the germinator at 15℃.The experiment was laid out using Complete Randomized Design(CRD)with three replica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sowing of 12 days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was observed in non-treated seeds as compared to seeds treated in Convolvulus arvensis water extract for 1 h,further non-treated large seeds produced maximum plants as compared to treated small seeds after sowing of 24 days.Meanwhile,root length,shoot length,root fresh and dry weight,shoot fresh and dry weight were recorded higher in non-treated large seeds as compared to small seeds soaked for 1 h in Convolvulus arvensis allelopthic water extract.It could be found that Convolvulus arvensis affected germination,seed growth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of okra,further presence Convolvulus arvensis in crops could cause negative impact on germination and integrity of okra crop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筛选出4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用于木耳的干制条件。【方法】 以野生及栽培木耳为供试材料,以干耳浸泡于抗生素75%酒精混合溶液消毒的方法进行组织分离。对比污染率、萌发率筛选4种抗生素的适宜使用方法和木耳干制方法,显微观察木耳不同部位的萌发能力。【结果】 4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分别为:青霉素6 mg/mL消毒3~5 min;链霉素15 mg/mL消毒1~3 min;头孢曲松钠15 mg/mL浸泡3~5 min;庆大霉素1.5 mg/mL浸泡1~3 min,经65℃烘干8 h的处理后均可萌发,可育层、菌肉以及不育层均可观察到菌丝萌发。【结论】 4种抗生素均可用于干木耳菌种获得,65℃烘干木耳可用于组织分离,未经长时间高温处理的新鲜子实体干燥后,于室温下保存1年仍可分离成功,木耳具有周身萌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低温(18℃)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浓度的腐植酸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低温下适宜玉米生长的腐植酸及浓度。【方法】 以新玉64号(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200、500、1 500、3 000、5 000 μg/mL)下腐植酸钾(HA1)、硝基腐植酸(HA2)、黄腐酸钾(HA3)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情况,幼苗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 50 ~ 1 500 μg/mL腐植酸浸种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玉米种子萌发,有效的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提高幼苗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增强种子淀粉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HA1、HA2和HA3处理最佳的浸种浓度分别为200、500、50 μg/mL,其中又以HA3处理表现最优。【结论】 在早春低温时使用50 μg/mL HA3溶液处理种子的方法较优,可促进种子萌发,调节相关酶活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水、盐、温及其交互作用等环境因子对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正交试验、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以PEG模拟干旱胁迫、NaCl模拟土壤盐分胁迫及用生化培养箱控制环境温度,对比分析水、盐、温及其交互作用对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无膜棉)和膜下滴灌棉种新陆中37号2个棉种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 两者均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而无膜滴灌棉种耐盐及抗旱性优于膜下滴灌棉种,其中温度对于种子萌发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盐分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水分及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适宜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环境因子范围是温度为25℃,盐分为0.1%~0.4%,水分为7.5%和15%,当水分含量为15%、盐分含量为0.2%及温度为25℃时,无膜滴灌棉种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鸢尾蒜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结合鸢尾蒜(Ixiolirion tataricum(Pallas)Herbert)和准噶尔鸢尾蒜(I.songaricum P. Yan)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为合理保育、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查阅数字标本馆标本,相关植物志分析,对比该属植物物种发表过程、地理分布,室内萌发试验观察鸢尾蒜种子特性及萌发特征。【结果】新鲜成熟的鸢尾蒜种子具有形态生理休眠,其种子萌发对光和温度及其交互作用敏感,并且种子萌发率在全黑暗条件显著高于光照条件,低温条件(15℃/5℃)高于其他变温条件,恒温14℃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结论】新鲜成熟的鸢尾蒜种子在早春萌发,可通过低温层积来打破种子形态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新疆制种基地早熟玉米杂交种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最佳收获期,为制种企业生产高质量种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早熟玉米品种新玉29号、新玉35号和新玉54号3个杂交种制种生产,授粉后每隔3 d收获果穗1次,并测定籽粒水分,种子晾干后,通过标准发芽、冷试验、田间出苗鉴定和种子相对电导率测定,评价玉米种子活力。【结果】 不同收获期玉米种子籽粒含水量、标准发芽率、冷发芽、田间出苗率和相对电导率存在差异,3个玉米杂交种籽粒生理脱水速率表现为新玉35号>新玉29号>新玉54号,籽粒灌浆速率表现为新玉29号>新玉54号>新玉35号,早熟玉米新玉29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3.3%以上,冷发芽率在92.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0%以上。新玉35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3.3%以上,冷发芽率在90.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0%以上。新玉54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4.7%以上,冷发芽率在90.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3%以上。【结论】 在新疆早熟制种区可以用授粉后天数作为参考指标,指导杂交种子生产田收获,获得高活力的杂交种子,比常规收获时间提前7~12 d,有效避免早霜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种子为研究对象,筛选适于木地肤种子包衣处理的粘结、吸水及填充材料的种类及添加水平,提高木地肤种子的萌发率和种用价值。【方法】 采用包衣处理,筛选出粘结材料、高分子吸水材料以及填充材料对木地肤种子萌发表现较好的处理,采用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法进行木地肤包衣种子试验配合比筛选,得出最优的包衣配比。【结果】 木地肤的种子包衣,粘结材料优选顺序为0.2%阿拉伯胶,0.1%聚乙烯醇,0.1%羧甲基纤维素钠,0.1%壳聚糖;吸水材料优选顺序为种药比17%、14%、11%;填充材料优选顺序为硅藻土、蛭石、高岭土+蛭石。【结论】 对木地肤包衣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列为,吸水材料>填充材料>粘结材料,最优组合为0.1%羧甲基纤维素钠×17%吸水剂×硅藻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