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石河子垦区棉花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选用≥10℃积温、7月平均气温以及无霜冻期作为该地区棉花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进行种植区气候区划,该地区最适宜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低于400 m的西北部平原地带,包括一三六团、一三五团、炮台、一三二团、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四一团、一二二团、一二一团以及莫索湾北部地区;适宜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低于500 m的中部平原和北部平原地带,包括莫索湾、一五团、一四九团、一四八团、一四七团、石河子、一四四团等团场;次宜棉区位于海拔500~620 m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带,包括乌兰乌苏、一四三团以南部分区域;风险棉区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620~830 m的山麓地带;不适宜棉区在南部海拔830 m以上的山区,该区域≥10℃积温不足3 175℃·d,7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下,无霜期少于150 d,棉花经济产量很低或根本无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了石河子垦区霜冻历史气象数据。选用终霜冻日出现在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初日之后的频率和初霜冻日出现在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终日之前的频率,分别作为终霜冻和初霜冻风险区划的指标。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终霜冻风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点。终霜冻的3个等级区域分别为东部的莫索湾、一五团、一四九团、一四八团和总场附近的一五二团、乌兰乌苏、一四三团、一四二团、一四四团是终霜重度冻害区;中部的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二二团、一四一团以及一四七团是终霜冻的中度危害区;垦区自西北到东南的一三六团、一三五团、一三二团和一二一团是终霜冻的轻度危害区。同时,石河子垦区秋季初霜冻风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终霜冻基本一致,也总体呈现东北-西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点,初霜冻的3个等级区域分别为东北部的莫索湾、一五团、一四九团、一四八团以及石河子南部、乌兰乌苏、一四三团、一四二团、一四四团是初霜冻的重度危害区;中部的一三四团、一二二团和一四一团是初霜冻的中度危害区;西北部的一三六团、一三五团一三三团、一三二团、一二一团和一四七团是初霜冻的轻度危害区。  相似文献   

3.
利用芳草湖垦区气象站1981—2017年日极端最高气温资料,通过气候倾向率、M-K趋势检验法、累积距平、M-K突变检测等方法分析了极端最高气温日数的气候特征;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气象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应用高温天气的综合强度指标值SI将高温天气过程划分为特强(SI%≥13)、强(13 %SI%≤8)、中等(8 SI≤5)、弱(SI 5)4个等级,并对2015—2017年高温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表明:芳草湖垦区年高温总日数以5.2 d/10 a极显著水平增加,1996年开始发生突变性增多,其中6~8月分别以1.6 d/10 a、1.7 d/10 a和0.9 d/10 a的显著水平增加;年弱高温过程以0.6个/10 a极显著水平增加,强及特强高温过程以0.4个/10 a显著水平增加;2017年和2015年的高温日数和特强高温过程偏多幅度位居37年间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其中2015年7月中下旬的高温天气的综合强度指标值SI高达37,为异常极端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石河子垦区石河子市、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炮台气象站和莫索湾气象站1981—2010年近30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与棉花生产密切相关的开春期、终霜期及初霜期等主要节气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980—1990年、1991—2000年、2001—2010年每十年的节气变化特征为:开春期呈早-晚-早趋势;终霜期大部分地方提前;初霜期大部分地方推迟;入冬期略推迟。分析这些主要节气的变化特征,可以为棉花生产栽培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热量资源变化对石河子垦区棉花产量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新疆石河子垦区热量资源变化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及关键期,收集石河子地区1961—2015年棉花单产、气温资料以及1988—2017 年棉花物候期监测等资料,运用多项式分离气候产量、气候倾向率、一元回归及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不同时间段热量资源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热量资源丰富增加趋势明显;≥10℃积温、棉花生产期≥0℃积温、稳定通过10℃初终日、播种出苗期和裂铃至停止生长≥0℃积温对棉花产量影响显著。≥10℃积温低于3350℃· d、棉花生产期≥0℃积温低于3650℃·d 棉花减产明显。播种出苗期和裂铃至停止生长期是棉花的热量关键期,对棉花产量的贡献分别为6.59%和5.95%。研究结果可为新疆石河子垦区棉花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10年奎屯垦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有9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冻)害天气,导致棉花苗期生长缓慢,烂根、死苗,对棉花的保全苗和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低温冷(冻)害天气过程气象要素变化对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分析,得出影响奎屯垦区棉花苗期生长低温冷(冻)害天气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点,提出了预防棉花苗期低温冷(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4个棉花品种(系)在兵团第八师一四八团进行田间对比试验,鉴定参试棉花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等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以为一四八团棉花主栽品种的选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加工番茄在车排子垦区种植只有几年时间,由于栽培技术没有完全掌握,再加上番茄对气候因素的要求与棉花有差别(番茄要求大于35℃的高温天气少于15天,而车排子垦区此类天气在30天以上),所以单产常年在3~5吨/亩徘徊。相比之下,屯奎、乌苏等种植区的加工番茄单产都在6~8吨/亩,高产田可达9~11吨/亩。2013年123团六连引进奎屯农七师131团番茄种植大户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新疆石河子垦区2005—2017年冰雹天气的NCAR/GFS的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05—2017年发生在石河子垦区的37次冰雹天气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的冰雹天气主要发生在5种天气背景下;10.17℃≥θse (850~500)≥-6.59℃,平均在0.68℃左右;K指数最小值≥18℃,沙氏稳定度指数(SI)最大值≤5.62℃;T(850~500)值在27~36℃,平均在31℃左右;水汽源地为托里山区、乌苏和奎屯南部山区;低层(850 hPa)到高层(200 hPa)垂直风切变值都≥1.1 m·s~(-1)km~(-1);春季:0℃层高度2 699 m, 20℃层高度5 327 m;夏季:0℃层高度3 644 m, 20℃层高度6 485 m,上述物理量场特征对冰雹天气的产生和维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冰雹天气的天气背景和物理量场特征的总结分析,为新疆石河子垦区冰雹天气的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奎屯垦区每年9月进入秋季,前秋(10月上旬以前)为秋高气爽,天气较为稳定,从大范围的环流背景上讲,此时南支锋区继续向南撤退,北支锋区从高纬度逐渐南下,但从未到达垦区上空,垦区此时处在南北两支锋区没有明显影响的"空档"之中。本文利用第七师中心气象站2005—2014年近10年的寒潮气象观测资料,对奎屯垦区的寒潮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对准确及时预警寒潮天气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1954—2015年新疆石河子垦区沙漠边缘地带8个团场近60年的人武部防雹作业记录资料、石河子地区灾害大典、石河子气象局炮台气象站和莫索湾气象站的冰雹记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石河子垦区沙漠边缘地带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和21世纪初为冰雹天气的高发期;5月第二侯、6月第五侯、7月第一侯、8月第一侯和第五侯为冰雹天气的高发时期;16~22时是冰雹天气发生的高峰时段,是当地人影防雹的主要预警时间段;降雹的概率和距离沙漠远近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二二二团2018—2020年温度、降水、积温等气象资料,对棉花全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二二二团气象条件适宜棉花生长,棉花生长期内热量充足,开春早,无霜期长,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通过分析影响棉花全生育期生长的气象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为棉农做好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提供了基础服务,降低气象因素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确保棉花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根据丰镇市气象局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八团水利技术人员对丰镇市两个乡镇土地资源实地勘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对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等必要条件对在当地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进行可行性分析,为一四八团在当地大面积推广节水滴灌种植紫花苜蓿合作项目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兵团第七师车排子垦区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奎屯河流域易生成雹暴天气的重点区域,特别是离散性、局部性雹暴天气出现较为频繁.本文利用2011年6月22日发生在车排子垦区一次受低涡分裂短波扰动影响的雹暴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此次雹暴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新型叶面肥与生长调节剂种类日趋增多,如何选择适合垦区生态特点、效果好、价格优的产品,须经过生产试验筛选。为此,2003年农八师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垦区一二一、一三三、一四七和一四八等4个团场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农六师垦区主要植棉区气象资料,对棉花阶段发育和全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评述,得出2011年垦区棉花气象特点:全生育期热量充足、降水略偏多、开春早、无霜期长,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为丰年气候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开展棉花气象服务,对近10年库尔勒垦区作物生长期(3~10月)的气温、降水、日照等与棉花生长发育有关的气候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库尔勒垦区棉花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为3月底到4月初播种期的霜冻、4月底到5月苗期的低温、花铃期的高温以及全生育期的热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奎屯垦区1981—2010年共30年的大风天气进行环流形势、各物理量场及地形地貌的分析,从而得出奎屯垦区大风天气的成因以及预报方法,为今后提高奎屯垦区大风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减少因大风引起的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柳沟垦区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多大风、寒潮霜冻、低温冷害、局地冰雹、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给本区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以2002~2011年柳沟垦区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本区农业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特征,为农牧业生产、防灾减灾和气候分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63—2013年库尔勒垦区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51年来库尔勒垦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库尔勒垦区沙尘日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沙尘天气日数与风向频率有一定关系,而且持续时间长的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春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