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梗阻是大熊猫主要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粪,并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近年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大熊猫肠梗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肠梗阻是以食欲废绝,有抬尾排便动作但无排粪排出,听诊肠音弱或消失,不愿活动,腹痛、疼痛剧烈时表现不安、滚转、时起时卧等为主要表现的急腹症,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及血运性肠梗阻等3种类型,以亚成体和老年大熊猫较为多见。文章总结1例亚成体大熊猫肠梗阻的诊治经过并回顾相关文献资料,对大熊猫肠梗阻的诊治进行讨论分析,以期为提高大熊猫肠梗阻临床诊治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由于肠腔内容物正常运行出现障碍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假性肠梗阻。对犬机械性肠梗阻和假性肠梗阻主要病因、症状及诊断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犬肠梗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肠梗阻是由物理性或功能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物在肠道中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不能顺利通过而发生肠道阻塞性疾病,是大熊猫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食欲废绝,呕吐,有抬尾排便行为但无排粪排出,肠音弱甚至无肠音,不愿活动,腹痛、疼痛剧烈时表现不安、滚转、时起时卧等,如处理不当很容易死亡。根据梗阻的部位可分为低位梗阻、中位梗阻和高位梗阻,现有关于大熊猫的肠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肠梗阻是大熊猫非传染性内科急腹症中的一种多发病,无论在野外或圈养条件下均可发生[1]。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抢救,容易导致大熊猫死亡。近年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多次遇到大熊猫患肠梗阻,通过经验积累和临床实践,探索出手术治疗大熊猫肠梗阻的方法,并成功治愈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腹症是犬腹部某些脏器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以病额达突然发作、呕吐、腹泻、肠蠕动增强或废绝、发绀、呼吸困难、食欲缺乏、精神沉郁、休克或死亡为特征,急腹症包括的范围很广,一般急腹症大多由腹腔内器官的病变引起,如犬急性胃扩张——扭转综合症,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蛔虫,吞噬异物及异物性胃肠穿孔,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等,在临床工作中应抓住急腹症的诊断要点,在诊断过程中应严格予以鉴别,建立正确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犬急腹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的传染性疾病作为大熊猫的重要疾病之一,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给大熊猫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我们收集了有关研究论文和病例报道共26篇,涉及多种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其中,瘟热病、病毒性肠炎、大肠杆菌病等对大熊猫威胁较大。这些疾病较为多见,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等都有人做过较为细致地研究和  相似文献   

8.
<正>大熊猫的产科疾病是指雌性大熊猫与生殖相关疾病的总称。在现有文献报道中,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产科疾病占的比例较低,但随着圈养大熊猫种群不断增加及性别结构的变化(雌性个体增多),大熊猫产科疾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近几年关于产科疾病的报道有所增加)。产科疾病是大熊猫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繁殖障碍又是导致人工圈养小种群衰败的关键因素,所以防治产科疾病尤为重要。1假孕假孕是指雌性大熊猫未受孕而出现类似妊  相似文献   

9.
北京动物园一只健康亚成体大熊猫突发急腹症,临床出现典型的疼痛症状。经过抢救无效,12 h后死亡。剖检发现小肠扭转360度,肠腔内大量出血。病理诊断为肠道凝固性坏死。肾脏、胰腺、脾脏、心脏和肺脏等器官出现相应的病变。与其他大熊猫嬉戏打闹可能是该大熊猫小肠扭转发生的诱因,继发肠道坏死和肠道出血致使其在短时间内死亡。大熊猫小肠扭转的诊断需要根据临床资料和临床症状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和诊断,可借助超声波和X线进行诊断。确诊后不宜采取保守疗法,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6年开始进行亚成体大熊猫细菌性败血病病因及病性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分离出病原菌并对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抗原性,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亚成体大熊猫病原菌EL-1 是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EL-2株是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 pneumoniae,目前对亚成体大熊猫的细菌性败血病已初步作出判定是主要由上述两种细菌所引起,为指导亚成体大熊猫疾病的临床诊断,在发生疾病之后能很快速地了解病因,我们试探索诊断亚成体大熊猫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