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家水利风景区是宣传水利文明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了解旅游者对自然河湖型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感知及偏好,有助于增强风景区的吸引力和旅游发展方向。本文以国内三大在线旅游运营平台的莆田九鲤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评论及点评量为数据样本,选取评论信息的时间跨度为2018-2022年,从词频、感知特征、情感方面,揭示了国内游客对国家水利风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内容和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1)旅游者对九鲤湖风景区的总体形象感知较好,“不错”“瀑布”等为其核心词语;2)游客的感知形象集中在景观资源及旅游收获方面,在设施与服务评价中的感知内容呈极化;3)游客的满意度呈现较高的水平。探究莆田九鲤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形象感知内容,既可为九鲤湖景区增强吸引力提供理论依据,也对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青秀山风景区共10种景观类型,其中针阔混交林、苗圃、针叶林和阔叶林占优势,体现了景区的森林景观特点;竹林、水域、观赏性灌木林和经济林的斑块数量少,分布离散,并镶嵌在其他景观类型中,丰富了游客的空间视觉感受;建筑用地的破碎程度最高,增强了景区的服务功能。旨在为加强青秀山景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两步路”平台爬取GPS轨迹数据和位置照片拍摄数据,结合水系空间分布,应用GIS核密度、近邻分析等方法,对漓江风景区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是漓江风景区的旅游旺季,节庆时间游客活动量大幅度增加。一日内的游客轨迹数量和拍摄照片数量变化呈现双峰型,11点至18点是游客一日中活动节奏活跃时期,拍摄点主要集中在九马画山、漓江景区和象鼻山景区。漓江风景区形成了以漓江环境为依托,景区景点为载体,水系为骨架深度串联的点线面式的网络游赏体系,其中的游客时空行为特征受到气候变化、路线丰富度和景观偏好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丰富游赏方式、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照片数据以及景区内相关旅游资源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杭州湾海上花田景区的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景区的游玩关注对象主要是花卉;花卉的花期与游客到访游玩的淡旺季时间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以及旅游活动安排影响游客的游览行为;游客对景区西部与北部的游览关注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游客对较为西式的景点关注程度也较高。提出今后景区应从总结经验优化提升、突出重点强化景区花海景观主题、围绕主题开发配套景点、因地制宜完善游赏服务设施、丰富活动内容调节淡旺季、挖掘花文化开发体验活动等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5.
依据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武夷山市东湖水利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以扣冰文化、民俗文化为载体,突出自然山水特色的规划目标,对景区的景点进行合理布局,并做好相关配套设施的规划,为以后城市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喀纳斯景区为例,基于旅游社交平台网络点评数据,利用ROST CM6软件提取喀纳斯景区旅游形象的高频特征词,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喀纳斯景区旅游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获得了游客对喀纳斯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景观认知词条比较单一,对喀纳斯景区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以自然风光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上,景区内的人文景观关注度低。喀纳斯景区情感形象积极感知的主要方面集中在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积极感知;游客对服务管理类的消极感知构成了喀纳斯景区情感形象消极感知的主要方面。游客对喀纳斯景区整体旅游形象感知持积极态度,持消极态度的游客占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凤阳县禅窟寺风景区为研究对象,按照主观评价与客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语义差别法将被调查者对风景区自然景观的主观感知进行数量化,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风景区景观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反映出被调查者从景观体验特性、景观植被特性、景观视觉动态特性和景观空间特性四个方面形成了对景区的景观评价意向,为制定适合于景区自身特点的旅游规划和建设规划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风景区入口景观设计的特点,阐述景观文化的内涵,探讨风景区入口服务区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以满城陵山汉文化景区未央广场为例,阐明风景区入口服务区设计应当首先结合景区地域文化的特点,确定景观文化定位,并将其贯穿于所有的景观构成要素中,充分体现景区文化内涵,营造特色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节庆期间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感知,以杭州超山梅花节为例,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把近4a梅花节期间游客在各大旅游网站上的评论和游记作为研究样本,以景区整体环境、景区旅游资源、游客行为活动、旅游设施服务作为游客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元素,对游客关于梅花节期间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整体环境认知良好;认为景区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在对景区内开展的各项娱乐活动较为满意的同时认为景区旅游元素过于单一;对景区的旅游设施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基础设施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游客旅游体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柴长宏 《甘肃林业科技》2006,31(3):14-16,29
对麦积山风景区蝗虫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麦积山风景区的蝗虫共有47种,分别隶属于7科32属。各科中属数最多的是丝角蝗科,占总数的43.75%,其次是斑翅蝗科,占总属数的21.88%;各科中种数最多的是丝角蝗科,占总数的42.55%,其次是网翅蝗科,占总数的17.02%,种数最少的是锥头蝗科,仅为1属1种,分别占总数的3.13%和2.13%。不同生境蝗虫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阔叶杂木林、农田和草地3种生境中阔叶杂木林中蝗虫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6.6%。从蝗虫区系多样性来看,景区蝗虫区系以古北界为主,占总种数的55.32%,其次东洋界的种类占到38.3%。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景区,文章以中国和加拿大的千岛湖景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通过收集网络平台上的游客点评,采用内容分析法获得景区游客形象感知,对文本进行旅游要素编码及要素等级评定,通过IPA分析法获得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旅游感知要素。结果表明:游客对中国千岛湖感知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基础服务设施3个方面,对加拿大千岛湖的感知则集中在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个方面;中国和加拿大千岛湖游客情感态度上都倾向积极,但也都存在一定的消极评论;中国、加拿大千岛湖景区24个旅游要素的重要性和游客的满意度情况显示加拿大千岛湖较中国千岛湖获得游客的认同更高;针对两景区的旅游感知要素水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景区之间相互学习、完善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云水谣古镇为例,采用网络文本和IPA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携程网、蚂蜂窝、大众点评网、去哪儿网、同程网、TripAdvisor等旅游网站上获取游客对景区的评价数据,使用GooSeekerv9.0.4软件在高频词汇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的结果中构建分析模型,评价游客景区体验要素结构和体验质量,剖析基于网络数据的历史古镇景区形象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该景区体验要素的关注度相对集中;游客对该景区体验要素的重要性感知度差异较大;未来历史古镇景区可从景区内外部环境、景区热门景点、历史文化背景、活动策划项目、基础服务设施5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从而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游览体验。  相似文献   

13.
回顾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森林游憩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利用不合理、景观管理薄弱等问题,认为应该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之不断完善,并从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模型和森林风景区景观管理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14.
回顾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森林游憩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利用不合理、景观管理薄弱等问题,认为应该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之不断完善,并从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模型和森林风景区景观管理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充分调查茫荡山景观资源与现有旅游附属设施的基础上,就景区划分,旅游路线安排,景点、景物保护与建设,服务设施建设,道路建设以及旅馆建设等方面进行森林旅游规划研究,并提出规划建设方案与实施建议,旨在为发展茫荡山森林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区导向标识的系统结构及空间导航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针对不同空间具有不同形式。针对旅游景区地理空间布局的特殊性,文章从游客对于景区空间的地理认知、景区实际的物理地理空间及标识传达的信息3个方面着手,搭建了导向标识的结构体系。依据导向标识的系统分类及内在的结构模式,景区的地理空间形态、游客对景区空间的认知模式和旅游空间行为的选择分析出导向标识系统的3种导航模式:步骤导航、追踪导航和树状导航。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络游客评论为数据来源,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从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和语义分析、情感分析3个方面对洛阳市王城公园景观形象感知进行分析,以了解王城公园旅游地形象。结果表明,王城公园景观形象由空间场地、植物景观、景观设施和人文景观组成;游客感知由游客关注点、游客行为特征以及游客评价组成;游客对王城公园的整体感知印象较好,情感倾向以正面为主,负面情绪多集中在服务管理、景观设施和景观维护等方面。最后,基于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游憩体验,提出改善设施服务、提升互动体验、丰富景观内涵、加强高峰期与数字化的管理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凝视现已成为中西方学者研究旅游现象的理论基础,根据Urry的观点,摄影是旅游者凝视的具体化和有形化,因此,旅游者拍摄的图片就可以作为探究游客凝视的重要文本。本文以旅游凝视为基础,通过网络搜集南京乡村游客摄影照片,采用图片内容分析法对图片进行分析,结合Hunter和Stepchenkova的图片分类方法将照片分为自然风光、游客与景、景观建筑等14类,并通过绘制南京乡村聚合形象地图进一步分析了各类照片之间存在的关系,最后为乡村旅游形象建设提出了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9.
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对旅游解说牌示的价值、规划方法与技术认识不深的现实,在旅游解说规划中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下,结合景区旅游解说资源的特性与游客特征,分析出旅游解说牌示规划与设计应包括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评估与保持等4个阶段和组建解说队伍、清查解说资源、决定解说目标、选择牌示类型、选择牌示材料、连接对象与文本、确定牌示文本、确定牌示尺度、选择印刷方式、评估解说牌示与保持解说牌示等11个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0.
丹霞山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游客、当地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丹霞山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5个方面探讨其可持续发展对策。认为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力争通过生态旅游产品认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丹霞山生态旅游区环境建设;加大“三Z”投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发展社区参与生态旅游(CBE),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加强对游客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