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分析当前水稻种植机械技术,探讨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性能插秧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它是种植机械发展的重点,抛秧机械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将有一定的应用,机械直播是部分地区适用的技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将向高性能插秧机、水稻机械抛秧和机械直播3种模式并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跃文 《农家顾问》2008,(11):55-56
我国水稻品种资源丰富,种植模式多样.集成了不同水平的水稻种植技术,因此,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难点是种植环节。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将向高性能插秧机械、抛秧机械、直播机械三大类型并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机械种植方式较为重要,能够全面提升水稻机械种植的经济效益与产量,满足当前的水稻种植要求,全面优化其发展体系,增强水稻机械种植效果,达到预期种植目的。因此,在实际发展期间,应合理使用机械化种植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全面提升水稻的栽培效益。1水稻机械种植问题分析1.1技术方式落后农户在使用机械化水稻种植方式的过程中,未能积极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虽然可以利用机械化方式降低劳动强度,节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是辽宁省主要水稻种植产区,优选水稻品种、优化机械种植技术对沈阳地区水稻机械化优质栽培具有重要作用。从沈阳地区水稻优质选种、育苗技术及机械插秧入手,应用无人机防治病虫害、机械收获,以期为提升沈阳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使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日益迫切,但水稻机插水平低下限制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的发展。水稻育秧、机插机械及配套技术在农民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影响种植效益,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完善机插技术宣传及培训体系,引进适宜安徽省实际现状的水稻机插机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机械及配套技术本土化适应性改进,是目前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敏 《现代农业科学》2009,(6):255-255,262
通过对中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需求分析,介绍了国外水稻机械化种植的特点及水稻种植多样化对机械化插秧的技术要求,提出当前制约中国机械化插秧进展的问题,探讨了中国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这在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机械化带来高效率,因此,农场的高机械化程度,对大面积种植水稻在丰产的基础上实现丰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水稻机械化收获概况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水稻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和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水稻茎秆切割、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我国目前机械化收获可分为机械直收、半喂入式收获和机械割晒后拾禾等几种方式。采取枯霜前以机械割晒、机械拾禾及半喂入式收获为主,枯霜后以机械直收为主的机械化收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自古便以农业为主,尤其以种植水稻为先要,是水稻生产大国,现今农业依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械种植开始投入到农业之中,使插秧效率大幅度提高,极为可观地提高了生产力,随着机械种植的投入量越来越多,部分农民已经开始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种植机械化的过程。水稻机械化插秧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农业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与传统的手工插秧相比非常不同,具  相似文献   

9.
纵观世界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机械化种植技术以其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逐步成为水稻生产技术的主流.在机械化种植技术上主要有机械移栽与机械直播两种.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具有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盖,不再育秧、移栽,省工高效的突出优点,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水田机械化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从近几年国内外水稻机械实践看,大力发展水田机械化,特别是采用新技术进行合理组装、配套,提高各环节机械化程度和作业质量是水稻生产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国水稻种植情况来看,我国水稻的种植过程是影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通过分析我国水稻生产对机械化种植的需求及发展前景,以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从农艺学角度探讨发展我国机械化种植中所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发展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等在粮食作物中均居于首位。黑龙江省肇东市的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采用机械化插秧方式大大提高了肇东市水稻的产量。下面对肇东市推广水稻机械种植的经验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提高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水稻插秧应坚持以机械化作业中的技术短板为导向,只有从机械插秧短板环节入手,精准发力,才能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技术水平,更多地贴上了"机械现代化"的标签,增强农机技术的有效供给,促进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一、水稻机械插秧的现实意义在水稻种植业中采用机械化插秧可缩短人工的劳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更多的插秧亩数,提高了水稻种植的劳动生产率,机械化作业还节约了种植成本。由于插秧不用人工  相似文献   

14.
日本洋马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关键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水稻的生产质量和产量。目前,中国水稻机械化栽培方式主要有机械插秧、机械直播、机械抛秧等,但相比日本、韩国等机械化程度较高国家来说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文以日本洋马乘坐式水稻插秧机为例,介绍其密植育苗、行走控制、插秧作业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赣北地区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中的耕作、种植和收获等现状进行了解、总结、分析,结合赣北地区的气候及机械插秧生理特性,总结出了赣北地区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种植技术,包括种子选择、营养土的配制、育秧关键技术、苗床管理、大田病虫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赣北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但因为种植技术复杂,而且需要遵循季节规律、劳动强度大等因素,生产效率比较低,加强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已迫在眉睫。当前我国的机械种植方式主要有机械插秧、机械直播和机械浅栽3种类型,其中机械插秧成为主要的种植方式。各种机械种植方式和推广都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稻机械种植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北方水稻机械种植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北方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稻作为武夷山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作为基层的农技推广部门,必须切实加强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才能更好地满足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需要。本文以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为例,对其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种植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现阶段,我国的水稻种植正在由小户经营向集体化、规模化转变,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便于管理规划。在这一过程中,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运用,是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水稻机械化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解决方法,为促进柳州市水稻种植产业机械化发展,有效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做出贡献。1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我国作为当今世界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国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格外重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强  相似文献   

19.
正1.水稻栽培技术措施1.1水稻种植的机械技术在我国传统农业模式中,人工插秧种稻是水稻种植常用种植的方式,这样的种植生产工艺落后,且作业条件艰苦、作业效率低。因此,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改进生产工艺并改善作业条件,尽快引进全程化机械种植技术,即种植过程中运用的机械化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如水稻栽培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农机作业技术等。当前,很多发达国家都是采用机械化的栽  相似文献   

20.
机械化发展是江苏省水稻高质高效生产的第一动力。近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机械总动力和高质量高性能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耕整地和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机械种植水平快速提高,2013年后增速趋缓;水稻高效植保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烘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还存在以下问题:水稻种植机械化短板依然薄弱,存在机插面积下降和直播面积抬升的“隐忧”;前茬麦秸秆高质量还田整地水平不高,缺乏秸秆全量还田高质量耕整地机械;高质量植保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高效植保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农机农艺和农机化信息化需加强融合创新;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针对性提出江苏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与建议:加快稻田“宜机化”设施建设;加大高质量秸秆还田整地和机械种植的机艺融合创新;加大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创新;加大农机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切实制定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政策,加大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的农机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