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已种植葡萄多年,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南疆冬季气温较暖和,葡萄不易受到冻害;北 疆冬季气候寒冷,葡萄容易受到冻害,文章主要针对新疆沙漠腹地种植葡萄的管理与防冻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山西农业科学》2016,(7):984-987
2011—2012年冬季新疆昌吉州、农六师等地冬小麦受到了近30 a来最为严重的冻害。利用蔡家湖气象站2011—2012年冬季降雪量、气温、积雪、地温等资料与近30 a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用相关分析建立冬季最低气温与积雪厚度为因子的冻害指标曲线,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2011—2012年冬季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地区冬小麦发生冻害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2012年1—2月的异常低温、积雪偏薄是冬小麦受冻害的主要原因;5 cm地温较历年异常偏低,是冬小麦受冻害的直接原因;造成严重冻害的关键期在1月下旬的22—25日和28—29日。建议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部地区将种植冬麦的区域向南推移,北部靠近沙漠区将种植冬麦改为种植春麦以减小冻害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 作者于1989,1991年赴东北三省考察小浆果种植加工情况后,根据新疆自然气候特点,借鉴黑龙江省的经验,提出在北疆地区建立小浆果生产基地的建议。1 北疆地区发展小浆果生产的必要性 新疆园艺生产总体规划中提出2000年建成10个果树生产基地,其中9个半分布在南疆和东疆,北疆只有半个,即葡萄基地中的酿造葡萄。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北疆气候寒冷,除部分山区外,大部分地区的绝对低温均在—35℃以下,远远超过了北方主要栽培果树树种的抗寒极限,但北疆工业发达,交通方便,城市和工矿区集中,是新疆水果主要消费市场。如何发展北疆的果树生产,一直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北疆以早熟品种为主,南疆以中早熟品种为主。随着种植面积增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棉花生产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多年连作,导致大部分棉区棉花受到黄萎病危害,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因此,推广抗病高产的优良棉花品种是保证新疆棉花稳产的关键。为了寻找适合南疆种植的抗黄萎病棉花品种,采用人工病圃鉴定法对南疆16个棉花主栽品种进行黄萎病抗病性鉴定,期望对南疆抗黄萎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棉花的主产区,2002年的种植面积达到1278万亩,占全国棉花生产面积的22%.由于新疆的特殊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原因,分为南疆、北疆两大产棉区,其中南疆棉花的种植面积占全新疆棉花的2/3.  相似文献   

6.
几种钾肥在新疆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几种钾肥在新疆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氮、磷肥用量相同的基础上,在南北疆葡萄上施用不同种类的钾肥,探讨葡萄产量和品质与钾肥的关系.[结果]施用钾肥改善了葡萄品质,VC含量大幅增加,总糖略有上升,而酸度有所降低.北疆试验各处理的葡萄产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葡萄上施用钾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增幅为3.49;~8.92;,氯化钾型钾肥增产效果优于硫酸钾型钾肥;南疆葡萄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优于北疆,增产幅度在14.35;~29.39;,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硫酸钾型钾肥较氯化钾肥对木纳格葡萄的增产效果要好.北疆施用不同钾肥的增收幅度为1 850~5 384元/hm2,氯化钾型钾肥增收效果好于硫酸钾型钾肥;南疆获得的经济效益好于北疆,葡萄增收幅度为7 409~15 441元/hm2,硫酸钾型钾肥的增收效果优于氯化钾型钾肥.[结论]北疆宜施用氯化钾型钾肥,南疆宜施用硫酸类钾肥.  相似文献   

7.
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及传入新疆的时代与路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葡萄酒的最初起源于“多个中心”,包括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细亚、南高加索等地区,涵盖叙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亚关尼亚、伊朗等国家;而葡萄、葡萄酒的“后起源中心”大致在欧洲和北美,北美又主要包括美国、墨西哥等国家。葡萄、葡萄酒自“起源中心”伊朗,公元前2000年前后可能经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入克什米尔地区,公元前2000-前1000年前可能经伊朗高原-中亚两河流域(阿姆河和锡尔河)传入了中国新疆北疆区及部分东疆区。不晚于公元前600年,欧洲葡萄则自葡萄、葡萄酒“后起源中心”欧洲希腊等地经小亚细亚→南高加索地区→伊朗高原→中亚细亚传到中国新疆。秦汉时期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可能是经由北疆传入东疆的吐鲁番地区,同时可能是由中亚经帕米尔传入了南疆塔里木盆地绿洲各城廓小国。至此,新疆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已经很普遍了。  相似文献   

8.
<正>枣树因适应性广,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抗风和抗盐碱能力,已成为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各地区栽植最佳经济树种。但是,由于冬季低温的影响,幼龄枣树易发生冻害,枣树冻害的预防已成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一、冻害发生规律枣树冻害主要由冬季极端低温造成,一般发生在12月底~翌年1月。冻害的发生与低温持续的时间、树龄、土壤、水肥管理等关系密切。1.冻害临界温度经多年观测,枣树冻害临界温度是-20℃,  相似文献   

9.
新疆绿洲棉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敏  梁智  徐万里  周勃  丁峰 《新疆农业科学》2009,46(5):1076-1081
采用土壤调查、分析测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典型绿洲棉田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北疆大部分土壤养分状况好于南疆,尤其是有效钾,北疆比南疆高1倍左右;南、北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大部分处于中低水平,北疆有效钾大部分处于高水平,南疆有效钾大部分处于低水平;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化学指标与地理经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有些指标与地理经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先增加,然后开始趋于稳定;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土壤钾素状况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2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北疆主要植棉区棉花品种品质现状,认为温度不是影响南、北疆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看北疆棉花纤维品质优于南疆,南疆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的品质上尚没有重大突破,这是南疆品种品质不如北疆品种的主要原因。近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农科所育成的新陆早系列品种品质有显著提高。根据新疆棉区气候特点,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品种选用和育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主产棉区热量变化及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喀值什、阿克苏及石河子棉区所在气象站1961~1997年,10,15,20,25℃4个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日数和活动积温等项统计资料的计算分析发现:①≥10℃持续日数和积温阿克苏棉区10,20年际变化很小,喀什、石河子棉区变化明显。②80年代以来北疆棉区热量明显增加,南疆棉区则在减少;主要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北疆棉区明显延长,南疆棉区呈缩短趋势。90年代是新疆植棉热量变化最大的时期。指出90年代南疆只宜种植中熟偏早棉花品种,北疆棉区则可适当扩大植棉范围。  相似文献   

12.
新疆绒山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新疆绒山羊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平原荒漠以及天山、阿尔泰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的山地荒漠草原地带。由于天山山脉横贯其中,新疆分成北疆和南疆两部分。北疆绒山羊主产区为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哈密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南疆为阿克苏地区、  相似文献   

13.
肖文惠 《农村科技》2011,(10):52-53
新疆冬季寒冷且时间长,南疆多在150天以上,北疆冬季长达170天以上。做好果树冬剪有利于幼树早期结果,成年树高产稳产,衰老树更新复壮,有效提高第2年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逐年极端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法对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等冬季热量要素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混合插值法,在ArcGIS平台上完成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各热量要素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式模拟。结果表明:(1) 新疆1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呈现“南疆高,北疆低;平原和盆地高,山区低”的特点,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总体呈现“南疆少,北疆多;平原和盆地少,山区多”的分布格局。(2)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61—2010年新疆冬季热量资源呈明显的增多趋势,并且1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于19 79年和1980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分别于1986年和1998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突变年前后,1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幅度的空间分布总体呈“从东南至西北递增”的格局,冬季负积温减少幅度的空间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增”的特点,越冬期日数减少幅度的空间分布呈“南疆大,北疆小;盆地大,天山和阿勒泰山区小”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和硕县酿酒葡萄种植地段主要在天山支脉———哈依都它乌山的山坡附近的戈壁滩上,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易造成部分地块一些葡萄树受到冻害。为了保证酿酒葡萄安全越冬,通过多年调查研究,总结出和硕特有的酿酒葡萄防冻害措施。一、冻害发生主要原因1.气候因素据了解,和硕县极端最低气温-31.6℃,无霜期160~183天,冬季气候寒冷,具有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灾害性气候多等特点,冻土层一般在15~20厘米,降雨降雪不平衡,曾在2010年冬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科技》2006,(3):55-56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介绍,“十五”期间新疆林果业发展势头强劲,5年新增林果种植而积659万亩,使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100.4万亩。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已经形成850万亩的规模,香梨、红枣、核桃、葡萄等优势树种发展迅速,巴旦木、开心果、酸梅、小浆果等特色树种也迎头赶上,辅之以石榴、苹果、杏子等传统树种,基本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和东疆、北疆若干特色林果基地,优势特色林果产业带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新疆气候特征对设施农业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控新疆设施农业发展,通过对新疆全区的气温、日照时间、纬度和无霜期等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疆设施农业发展区域布局的建议。结果表明:新疆发展设施农业可划分为4个区,东疆和南疆热量丰富日照充足,为优先发展区;北疆西部寒冷期短,寒冷程度低,日照时间较长,为适宜发展区;天山北坡冬季温度较低,寒冷期较长,光照时间短,为次适宜发展区;北疆北部寒冷程度高,寒冷期长,极端低温低,为限制发展区。  相似文献   

18.
早中熟棉花新品种新陆早37号,2007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北疆的早、中熟棉区,南疆早熟棉区,河西走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杂交棉以其特有的杂种优势,近年来在内地已大面积推广种植.新疆作为优质棉基地,北疆部分地区引进种植了一定面积的标杂棉,南疆部分地区小面积种植了天杂和科杂棉.农1师3团种植了10公顷海陆杂交棉核不育高产制种田.  相似文献   

20.
木纳格葡萄是新疆特有的鲜食晚熟地方品种,以南疆气候环境特点为例,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试验、查阅大量资料等方法,本文作者总结提炼出了一套无公害木纳格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旨在为新疆木纳格葡萄种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