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宽甸山区耕地土壤质量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对宽甸山区耕地土壤障碍因素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的有效治理措施,以期为宽甸山区耕地土壤治理和培肥地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宽甸地区多山地丘陵,自然条件影响着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还田对于旱地农田土壤耕性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介绍宽甸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5种模式及其技术要点与综合效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推动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在宽甸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深松技术是通过机械设备完成对农业耕地的整理,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深松推广技术的发展,对于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具有明显作用,同时能够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因此积极研究农业机械深松推广技术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机械深松推广技术的应用价值,探究了几点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4.
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是指利用机械化手段对农田进行耕地和整地的作业过程,是最基本的农田作业机械化技术,也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耕整地的目的是疏松土壤,改善结构,恢复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为下一步播种施肥,秧苗栽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实现农业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5.
综述宽甸地区自然条件和林业资源概况,介绍林业特色产业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现状。基于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根据林业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提出进一步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可行性建议,为充分发挥宽甸地区林业资源潜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7.
我国坡耕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于农业用途的平耕地逐渐减少,为保证粮食出产总量,必须寻找未开发或开发程度低的耕地,坡耕地即为这种耕地。坡耕地分布在开阔地区,也有分布在丘陵山区,本文通过分析各个地区的农机使用情况,论述坡耕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旨在为发展坡耕地农机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土壤耕作是根据作物发育和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特性,利用机械或非机械方式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土壤耕作对改善土壤环境,协调土壤中各肥力因素间的矛盾,充分发挥耕地生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采用适宜的土壤耕作技术,对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宽甸地区柞蚕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甸县是辽宁乃至全国柞蚕生产重要基地县,柞蚕业已成为宽甸县历史悠久的优势特色产业。介绍宽甸地区柞蚕业发展现状、规划目标和技术措施,提出加强柞蚕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加强柞园管理、重视科技培训等对策,为宽甸地区柞蚕业发展提出思路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耕地机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耕地机械化已经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进行应用和推广。耕地机械以其高效的工作效率、较低的土地破坏性等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使用的范围不够广泛,因此需要对耕地机械的发展和推广进行研究,这对于推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耕地机械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1.
农机深松深翻技术是土壤耕作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中大力应用和推广的机械化增产措施,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意义。深翻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解决地块板结问题,增肥地力、蓄水保墒,提高耕地质量。我市经过农机深翻的地块都比较抗旱,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本文结合黄骅市推广应用农机深松深翻技术的实际,简述了深翻技术的原理、应用要求、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人口不断外流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耕地细碎化地区,面临着弃耕抛荒风险。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而耕地是农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耕地问题的解决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别山带C村为案例,就耕地利用现状、抛荒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抛荒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对居民、承包户的访谈以及对居民生活进行考察,对该地区耕种现状进行摸底,发现耕地细碎化地区的耕种形式以承包、代耕、散耕为主,难以吸收全部耕地,不具有长久性。从农村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并围绕利用在村资源延伸宗族模式、合理承包转租、促进整地复耕、推动土地整合四个方面,提出了缓解耕地细碎化弃耕问题、提高耕地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褚佳佳 《农业工程》2022,12(5):79-83
农村劳动人口不断外流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耕地细碎化地区,面临着弃耕抛荒风险。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耕地是农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耕地问题的解决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大别山地带C村为案例,就耕地利用现状、抛荒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如何解决抛荒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对居民、承包户的访谈及对居民生活的调研,对该地区耕种现状进行摸底,发现耕地细碎化地区的耕种形式以承包、代耕、散耕为主,难以吸收全部耕地,不具有长久性。从农村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围绕利用在村资源延伸宗族模式、合理承包转租、促进整地复耕和推动土地整合4个方面,提出了缓解耕地细碎化弃耕问题、提高耕地利用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延安南泥湾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但其土壤质量好、肥力高,是优质的耕地后备资源,具有极大的可开发价值。南泥湾地区进行土地整治,有利于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乡村振兴。工程实践证明,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耕地质量大大提高;全面提升了基本农田生产能力,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海鹏  井彩巧  张鹏  袁宁  薜莲  蒲明 《农业工程》2017,7(4):125-126
在兰州市开展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依据耕地地力等级评价、耕地肥力分级标准、土地富硒标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应用GIS获得耕地地力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土地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对我国农业土质及耕地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对土质自然条件受损较严重的地区而言,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地地区严峻的土壤情况,而且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量。文章对当前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其优化措施,确保其应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
山地地区的农业生产因耕地坡度大、地形复杂而处于技术落后的局面,但山区的耕地面积在我国的农业耕地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山地农业机械的普及程度也会影响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总体进程。通过说明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山地农业机械的使用特点及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在宽甸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宽甸地区推广应用的现状,提出该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的依据,并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田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宽甸地区应用的作用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是未来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总结了不同土壤增氧方式及设备的发展现状,系统论述了增氧灌溉技术目前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增氧灌溉技术在改善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与智能化精准增氧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最后,提出未来应着重于研究多元化增氧灌溉技术的发展、提高增氧灌溉技术生产效率及建立田间智能化增氧调控系统,以此作为未来增氧灌溉技术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宽甸地区推广应用的现状,提出该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的依据,并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田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阐明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宽甸地区应用的作用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