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玉米追肥机械施肥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战略物资,其产量的提高尤为重要。玉米种植中后期追肥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播种时基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土壤板结现象,增加玉米种植生产的综合效益。目前,国内玉米种植中后期追肥作业仍以人工为主,作业效率较低,限制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玉米追肥机械化的需求。机械化追肥作业能够有效地解放劳动力,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减少肥料的浪费。为此,阐述了国内外追肥机械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玉米追肥机械施肥结构与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我国玉米追肥机械施肥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我国玉米追肥机械的研究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北京市延庆区的特点,开展适宜籽粒直收的春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检测机械收粒作业质量、不同品种生育期、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各品种倒伏率、空秆率和产量等指标,综合筛选延庆区适宜籽粒直收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结合产量和机械收粒作业质量综合评价,郑单958成熟期晚,产量最高,长势良好,适宜晚收,可实现机械收粒作业;MC703成熟期早,产量较高,虽然空秆率较高,但可通过栽培措施调控,降低空秆率,适宜中晚收,可实现机械收粒作业。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都是由人工施肥,人工放置薯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制约了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采用机械种植,就是使用马铃薯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和覆土等作业。不但节省大量的人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也节省种子、肥料,提高播种质量,并为马铃薯中耕和收获等作业机械化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玉米种植过程中因化肥的不当使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结合中耕施肥技术,研制了一种可一次性完成除草、松土、变量追肥和培土起垄3ZBF-7型中耕机,并在示范区进行了试验。通过对其追肥用量、玉米产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使用中耕变量追肥机能够实现节肥的功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一机五种功能,对玉米、葵花、马铃薯、大白菜等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土地进行深松、除草、追肥、起垄、培土中耕机械化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作业成本.促进了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6.
3ZSP-2型多功能甘蔗中耕管理机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机械化甘蔗中耕管理技术的综合经济效益不显著、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南方蔗田多为中小型地块的现状,基于甘蔗种植农艺要求,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甘蔗中耕管理机作业特点,并基于C语言设计了具有变量监控和报警功能的甘蔗中耕管理机施肥控制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肥量的变化,提高施肥的质量和效率。该机具既可用于宿根甘蔗除草、破垄、施肥和培土,又可用于新种植甘蔗苗期各项中耕管理作业,工作质量稳定,作业效率高,满足中耕管理要求,为机械化中耕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可以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节本增效,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种植,全程机械化比人工作业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20元。对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ZYS-2型玉米育苗滤水移栽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总产量最高的优势作物,其栽培模式长期以来以直播为主。玉米移栽技术是一项抗旱高产新型农艺栽培技术,相比传统的直播种植方式,移栽能够使玉米作物提高有效积温时间、减少春季低温伤害、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确保纸筒秧苗存活率率,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过去玉米移栽大都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劳动力需求大,作业效率低下,移栽质量难以保证,无法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育苗滤水移栽机的研制成功为玉米机械化移栽提供有效机械载体,填补了我国在该类型农机装备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中耕保墒的农艺节水理论基础,提出了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了中耕保墒追肥机,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各项功能经两年10余种作物苗期应用效果良好,单项和多项作业较传统人工作业可提高功效4~6倍,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降低,且灵活轻便.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机械化中耕作业的重要性,对3ZF-4型中耕追肥机进行了试验与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作春玉米土壤酶活性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田控制试验共设5个不同耕作方式,并以传统种植方式(无覆盖平种)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下0~20、20~40 cm土层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的变化及各生育期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变化和产量构成要素。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均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同时全膜双垄沟播耕作方式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主要表现为较好的果穗长度、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粒数和百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子。全膜双垄沟播耕作方式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最为显著,分别较CK增加了119.46%和95.09%。全膜双垄沟播是兼顾高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集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在民勤绿洲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免储水灌施用保水剂注水播种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构成要素的变化,并对玉米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与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量2.5 g/m2或采用保水剂拌种注水播种处理较常规灌溉处理可增产17.77%和15.13%,节水18.76%和13.92%,增收26.37%和15.73%,上述指标在各处理中均处于较高值,且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玉米穗粒重、穗重和穗长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玉米秃尖长、百粒重和穗行数的大小几乎不影响玉米产量,因此,通过增加玉米穗长、穗粒数、穗粒重、穗重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相同农艺措施情况下对马铃薯人工种植和机械化种植2种模式的对比试验研究,对2种模式作业方式、生产效率、作物生长情况、作业成本、产量情况、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提供可靠的技术模式和翔实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4.
在有限的耕地上,使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几年来,开鲁县农机部门在推广玉米机械精量播种的基础上,结合"吨粮田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玉米高产栽培大小垄机械化技术,取得很好的效果。1技术简介1.1栽培方法在4m畦田或无埂大田内用ZBQ-6型气吸式播种中耕通用机种植6条垄,大垄垄距90cm,小垄垄距50cm,埂宽70cm,两条大垄作为中耕链轨道,每公顷设计株数为82500-90000株,在其它农艺措施和管理方法相同的条件下,实施机械化精量播种、中耕和追肥卫·2测产结果实行大小垄机械化技术种植的玉米,每么顷实际收获株数…  相似文献   

15.
徐敏 《农机科技推广》2013,(10):54-54,57
目前,大蒜种植是采取人工单粒垂直栽插的方法,栽插难度大,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根据大蒜生长特点,从2010年开始,徐州市农机推广站对大蒜种植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大蒜传统垂直种植和简化水平种植作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水平种植不但不影响大蒜出苗、生长和产量,而且可大大降低大蒜种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6.
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主要是在春玉米种植区,为了适时早播,争得农时,使用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机械完成铺膜及播种玉米的一项机械化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播种机械化技术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力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地温,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潍坊农机管理局组织有关单位承担的潍坊市1 997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经过三年努力已按计划完成 ,并于 2 0 0 0年元月通过鉴定。该项目通过对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综合试验 ,探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路子 ;引进、试验、筛选玉米生产全过程中播种机械、喷除草剂机械、喷灌机械、追肥机械、联合收获机械、脱粒机械等 ,研究其适应性、可靠性及作业效率 ;总结出一套适应农业生产的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操作规范 ;培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典型 ,为全面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作准备 ,以达到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 ,…  相似文献   

18.
丹东地区首次引进电子播种技术.对使用2BD-1D新型全自动电子播种机播种与人工播种作业进行对比试验,考察试验玉米的出苗率、苗期生长势、用工量及种子化肥使用量等指标.对比试验结果证明,电子播种技术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从机械深松、种子选择及处理、种植模式选用、免耕播种、田间管理、保护性耕作、适时收获等方面,论述玉米机械化种植的技术要点及关键环节,为提高玉米产量及作业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水稻秧田的除草剂代替了中耕除草机,提高了除草的效率,每年可节省1.5亿人工,但是污染了环境,而且对大米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又开始重视水田机械中耕除草作业。日本2008年动力中耕除草机产量超1万台,我所也进行水田动力中耕机研制和试验,经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田进行机械中耕作业对增产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