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高纬高寒地区水稻种植实验,并对水稻产量进行测算,提供了高纬高寒地区水稻种植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主食,水稻农作物单亩产量产量以及质量都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速度以及人们的综合生活水平,而在高寒地区进行有机类型水稻农作物种植的时候会和其他地区的种植工作存在一定的出入,在光照时间长度、昼夜温差数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在高寒地区进行有机类型水稻种植的时候要能保证种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在高寒山区,由于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稻种植的品种和方式都迥异于温带或者亚热带地区,因此对于水稻的种植,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实践经验,分析在高寒山区进行水稻种植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滇西北地区是中国种植高寒水稻最多的区域,为了了解影响滇西北高寒稻作区水稻产量的主要原因,从生态因素、品种与栽培技术两个方面,对影响滇西北高寒稻区水稻产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滇西北高寒粳稻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就宁蒗县永宁乡特殊高寒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而言,本文主要以丽粳9号为主,首先从宁蒗县永宁乡特殊高寒水稻区域入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宁蒗县永宁乡特殊高寒水稻种植规划,最后总结了宁蒗县永宁乡特殊高寒水稻丽粳9号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宁蒗县永宁乡高寒水稻种植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水稻历史悠久,全球范围都有水稻种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水稻当做主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为悠久的水稻种植大国,在种植水稻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以前气候不同,种植水稻的区域不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稻种植能够突破气候和地域环境的限制,高寒山区也开始引进水稻种植技术。如何提高高寒山区的水稻种植率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有哪些方法能够在山区提高水稻产量,如何对水稻品种进行变革,病虫害又该如何防治,这些内容笔者将在本文中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引言 在地处高寒地区的黑龙江垦区建三江分局大面积种植水稻,温度是影响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水稻的大棚旱地育秧中苗移栽,适时育秧和插秧为水稻生长争取了有效积温,众多学者对水稻生育时期田间管理研究也较为深入贴近实际,但在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进行收获过程的研究还较少,而水稻的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都会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此展开研究,旨在对水稻生产过程的完善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帮助广大山区农民朋友解决缺粮问题,我国一直在高寒山区大力推广水稻种植技术。但是水稻在高寒山区快速推广与普及的过程中,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危害,对水稻的生长繁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高寒山区水稻病虫害问题,必须要积极有效的寻找高寒山区水稻病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希望为高寒山区的农民朋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贵州贵定高寒地区水稻单产,水稻育苗是水稻生产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着重介绍贵定县高寒地区大棚建造要求及苗床准备、播种期及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贵定县高寒地区水稻大棚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地区属于高寒地区,以往是水稻栽培的禁地。但随关这技术落后的提高,黑龙江地区已经成为水稻种植的重要地区。本文针要针对寒地水稻栽培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的探讨,希望对同行发挥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黑龙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之一,种植的主要作物包括小麦、大豆及玉米等多种。近年来,肥沃的土壤和广大的耕地面积这些优势得到了较大的发挥,目前已经成为很重要的水稻主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主产作物为水稻、玉米和大豆。但因其地处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具有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偏低,作物气候生长期偏短的特点。使得一些晚熟高产品种难以在此地区进行有效推广。尤其是水稻的种植,常常需要通过提早扣棚提温、提早育苗,抢夺有效积温,从而达到水稻高产的效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像是水稻种植前期催苗和育苗的生产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我国催芽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种类繁多,尤其是水稻,作为我国农作物种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区域优势,提高其产量及质量也就显得至关重要。黑龙江是我国最北部的高寒稻区,由于该地区本身具有较强的自然优势,这就能够推动水稻的高效生产,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该地区的水稻种植现状并不是十分理想,这是因为水稻种植产量不仅与自然环境相互依托,更需要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助推其高效生产,因此,一旦水稻种植的技术及管理能效呈现出滞后性特点,水稻产量就会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高寒山区指的是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的山区,在高寒山区内只能适宜种植较为耐寒的农作物。水稻为禾本科植物,性喜温湿,要提高高寒山区的水稻产量就需要利用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本文介绍了高寒山区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相关技术要点,希望给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高寒水稻研究,概述了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稻作起源、生产障碍及科研成就。总结了高寒早熟极早熟水稻品种的特点,提出了高寒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策略,并展望了发展高寒区水稻生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于高寒地区玉米种植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提升玉米产量。目前为止,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高寒地区玉米种植区域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而且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创新,其对高寒地区玉米种植区域延伸程度和产量的影响也日渐加重,基于此,本文就以地膜覆盖栽培对高寒地区玉米种植区域的延伸程度及产量影响为论文课题,对其进行深入化的研究和思索。  相似文献   

16.
为调整阿尔山市种植业结构,改造中低产田,促进高寒水稻生产发展,打造最北高寒矿泉水稻的生态农业,提高种植业效益,2016年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明水河地区开展了高寒矿泉水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a的试验,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是黑粳9号,平均估测产量为7 455.60kg·hm~(-2),第二是牡丹江23-3,平均估测产量为7 139.10kg·hm~(-2),第三是黑粳10号,平均估测产量为6 451.65kg·hm~(-2)。从田间表现来看,黑粳9号、黑粳10号成熟度好于牡丹江23-3。寒粳1号没有成熟,建议继续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17.
青海自古游以农牧民居多,且地势较为险恶,高原地区的气候也比较不利于种植有机农作物,所以无公害青稞在青海地区的推广较为困难。在青海高寒地区种植青稞,有利于提升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条件。并且因为我国在藏南地区对青稞进行过有机种植,所以可以为青海高寒地区种植青稞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魏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28-2830
[目的]探讨种植紫花苜蓿对高寒地区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后其土壤中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等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而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相对较弱。在青海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2年后,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分别增加17.70%1、4.45%、13.53%,而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则分别下降1.63%、9.03%和12.67%。[结论]在高寒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以改善土壤氮素水平,在种植过程中应增施磷钾肥以充分发挥其培肥地力、改良土壤、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桂东南地区是中国水稻种植的主要分布地区,分析桂东南地区水稻种植影响因素对研究适合桂东南地区的水稻种植类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桂东南地区的气候环境、土质类型、病虫害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水稻在桂东南地区种植的因素,以期为桂东南地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桂东南地区是中国水稻种植的主要分布地区,对桂东南地区的水稻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对研究适合桂东南地区的水稻种植类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桂东南地区的气候环境,土质类型,适应性,水稻品种种植几个方面阐述了水稻在桂东南地区的种植情况;最后,就适应桂东南地区的主要水稻新品种特征种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