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稻对水、肥、气、热的要求较高,栽培方法与普通杂交水稻不同,其中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尤为重要,选择“中浙优一号”作为供试品,探索超级稻最佳栽培密度,为超级稻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种植开创了水稻高产的新途径,根据超级稻的种性要求,因地制宜地提高栽种水平,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文中初步探讨了晚造栽培超级稻P88S/0389的性状表现和提高超级稻产量水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超级稻发展的历程,由于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超级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在综观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超级稻育种技术,并提出了对今后超级稻育种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水稻栽培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推动,嫩江灌区超级稻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可水稻单产提高的却不多,为此,我们在2012年选择了4户科技示范户,对栽培的三个超级稻品种的水田,进行了调查测产,并希望通过定量关系的分析,为超级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家重视。该文主要从超级稻研究的历史、超级稻概念、超级稻育种途径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超级稻的研究进展。结合连云港市超级稻的育种实践和水稻高产栽培的经验,提出了连云港市发展超级稻的意见和江苏省淮北地区超级中粳水稻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6.
<正>超级稻指的是将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相结合培育的具有单产更高、品质更好、抗性更强的新型杂交水稻。其不同于普通水稻品种,具有株型高、穗型大、分蘖力强、光合作用强等特点,因此其栽培面积在贵州省毛石镇持续扩大。在超级稻示范推广过程中,气候、土壤、栽培水平、管理方式等都会对高级稻产量造成影响。因此,超级稻的栽培过程应结合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真正实现稳产高产。具体而言,超级稻栽培应以优良品种为前提,育秧为基础,合理稀植精确控苗、加强灌溉,科学施肥、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超级稻强、弱势粒品质及淀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稻米品质即水稻强、弱势粒品质的协同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方法]以超级稻甬优2640和武运粳24为供试材料,大田种植条件下,设置氮空白区(ON)、当地农民习惯(LFP)、优化栽培管理1(T1)和优化栽培管理2(T2)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永吉县水稻栽培面积中超级稻占90%以上,吉粳88又是超级稻中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如何确保吉粳88获得高产稳产,对全县水稻生产极为重要。从2010起,该县开始进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示范工作,示范所选择的品种就是吉粳88。经过3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地水稻创高产的栽培技术,即利用水稻叶龄模式技术指标,按着水稻自身生长发育规律,通  相似文献   

9.
答:近年不少农民引进了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的一些超级稻高产品种(组合),虽然产量显著增加,但与报道的记录相差甚远。专家们认为: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或者称为最高产量记录,是在最适宜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最有利于产量形成的温光资源获得的经济产量。农民种植的超级稻一般难以达到其高产记录,主要原因:一是超级稻的高产记录是专家根据品种特性和肥水需求采取了比较科学的栽培措施,而农民朋友采用的传统栽培措施,难以满足超级稻对肥水等条件的要求。二是超级稻创造的高产记录在气候、土壤、肥水比较好的自然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不是什么地方、什么年份都具有创造超级稻高产记录的这些条件。比如水稻抽穗及其灌浆结实时期较好的气候条件,对很多地方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是创造高产记录的同一块地的同一位农民并不见得年年都可以达到高产记录的水平。但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种植得当,在同等条件下,与普通水稻相比,超级稻的产量一定会比其他品种(组合)高。  相似文献   

10.
答:近年不少农民引进了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的一些超级稻高产品种(组合),虽然产量显著增加,但与报道的记录相差甚远。专家们认为: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或者称为最高产量记录,是在最适宜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最有利于产量形成的温光资源获得的经济产量。农民种植的超级稻一般难以达到其高产记录,主要原因:一是超级稻的高产记录是专家根据品种特性和肥水需求采取了比较科学的栽培措施,而农民朋友采用的传统栽培措施,难以满足超级稻对肥水等条件的要求。二是超级稻创造的高产记录在气候、土壤、肥水比较好的自然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我国的基础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十分重要。文章简单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的概念和群体特征,并探讨了水稻超高产的生理特征和关键栽培技术,并展望了超级稻的研究方向,对超高产和超级稻的栽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四川成都地区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 3 年(2006~2008 年)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水稻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关系密切,对于不同的品种类型,4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在10.5~11.25 t/hm2的产量目标下,通过中小苗三角形条栽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且与穗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合理制订高产栽培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采取育种与栽培相结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节水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为基础,以农业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为主攻方向,实现水稻高产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经两年水稻栽培技术规范与万亩超级稻高产示范,总结出一套超级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用生育期适宜和适应性强超级稻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加强肥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常年在5000hm2左右,占耕地面积的22.6%。通过超级稻示范带动了全镇稻农实现超级稻规范化栽培,从而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促进我镇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吉粳88是超级稻中的优良品种,采用精确定量栽培就是根据水稻叶龄模式来确定施肥、灌水指标,通过肥水调控来调节水稻分蘖,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达到大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超级稻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即超高产水稻的简称。我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目标每667平方米分别是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通过国内水稻育种和栽培专家的共同努力,在小面积试种条件下第一期、第二期目标均已如期实现。考虑到水稻生育期长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每公顷每天生产100公斤稻谷的品种(组合)就可以称之为超级稻。主要栽培技术有: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省富锦市水稻栽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推广,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在多年的实践生产中,总结出水稻高产栽培的条件和技术体系。一、水稻高产栽培的必要条件1.具有更高增产潜力的超级稻品种超级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综合性能,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在不同纬度地区可以分别达到亩产700、800、900千克,是水稻超高产的主要条件。从提高结实期群体光合生产积累能力的群体质量理论分析,超级稻应具有粒/叶(平方厘米)比高,叶  相似文献   

19.
超级稻Ⅱ优航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设计基蘖肥与穗肥的不同施氮比例,对超级稻Ⅱ优航2号的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超高产栽培水稻总颖花数的增加主要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多,超高产栽培水稻产量的显著提高主要是库容量的显著扩大。(2)超高产栽培水稻群体无效分蘖和无效叶面积少,群体源库协调。(3)超高产栽培水稻根系活力、光合能力在孕穗期、齐穗期均高于普通高产栽培水稻,超高产栽培有利于水稻生育中后期有机物的积累。因此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途径是:(1)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扩大库容;(2)培养健壮个体,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粒叶比,协调源库关系;(3)提高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方法]以中浙优1号等4个超级稻为试材,于2009年在广西钦州市的传统中稻区、冬种辣椒区、冬种蔬菜及马铃薯区和双季稻区进行了超级稻+再生稻栽培示范项目,示范面积为167.9 hm2。[结果]在传统中稻区和冬种辣椒区推广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冬种蔬菜、马铃薯区虽然水稻有所减产,但可使一年三熟或多熟,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宽松,确保农民在冬种作物上增产增收;在双季稻区虽然产量略低,但节省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农民有充裕的时间再种植一茬冬种作物。[结论]利用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全生育期缩短1个月左右,产量与双季稻差别不大,并且具有省种、省工、节水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