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不同采摘期甘薯茎尖中的硝酸盐 亚硝酸盐和VC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鲜甘薯茎尖4个品种(胜利100号,卢选1号,一窝红,红腿)不同采摘期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结果表明,4种甘薯茎尖不同采摘期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较低。其中亚硝酸盐含量低于4.0mg/kg,符合我国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硝酸盐含量符合一级蔬菜限量标准,VC含量丰富,均为品质上乘的蔬菜。  相似文献   

2.
菜用甘薯一般是指生长点以下12 cm左右的鲜茎叶作蔬菜用.经研究表明,甘薯茎叶,尤其是茎尖和叶片富含维生素(A、B、C)及粗纤维、蛋白质、糖分、矿物质等,有助于人体营养.甘薯抗逆性强,产量高,生长和恢复生长快,在台风、水灾等自然灾害过后和蔬菜生长淡季,甘薯茎尖可作为绿叶蔬菜补充供应.且甘薯病虫害少,施农药少,是较理想的无公害蔬菜.从2000年开始,诸暨市农科所立题引进,筛选出了茎尖适合菜用的甘薯品种--"福薯7-6".现将其品种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
渝苏1号是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于1985年育成的综合性状好的高淀粉含量的新品种。为确定该品种品质,我们对甘薯茎、叶、蔓尖营养成分进行了生化分析。 材料和方法 1985年10月22日和28日(薯藤收获时期),在我校生  相似文献   

4.
甘薯茎尖菜用指茎尖生长点下 10~ 15cm的茎叶幼嫩部分 ,可炒食、做汤或烫漂后凉拌。茎尖及嫩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蛋白质、糖分及一些生理碱性物质 ,有助于减轻营养不良或食物酸碱失衡引起的疾病。 2 0世纪 90年代日本人把甘薯茎尖誉为“保健食品”或“长寿食品”,而香港人则尊称“蔬菜皇后”。甘薯分枝多 ,抗逆性强 ,茎叶生长和恢复生长快 ,可多次采收 ,是我国各薯区夏季高温蔬菜淡季较好的绿叶蔬菜来源。甘薯属旋花科 ,茎叶很少或不受十字花科害虫危害 ,因而不用或少用农药 ,是较理想的无公害洁净蔬菜。以往甘薯主栽品种的茎尖食…  相似文献   

5.
叶菜型甘薯品种福薯10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甘薯嫩尖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明显高于芹菜、菠菜等蔬菜,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大约高出3.8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的淀粉含量,为叶菜型甘薯品种茎尖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为材料,研究分析了不同采摘时期甘薯茎尖不同部位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茎尖中叶、茎、柄的淀粉含量在不同采摘时期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的平均淀粉含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茎>叶>柄。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叶>茎>柄。叶的淀粉含量以采摘第1期的最大,第2期的最低。在第1期至第4期范围内,叶的淀粉含量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第4期以后,则呈逐渐升高趋势。茎的淀粉含量以第7期的最高,第3期的最低。在采摘第1期至第3期以及第4期至第6期范围内,茎的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柄的淀粉含量以第6期的最高,第3期的最低。在第1期至第3期范围内,柄的淀粉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第3期以后直至第6期范围内,柄的淀粉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第6期至第7期,柄的淀粉含量又呈迅速下降趋势。叶、茎、柄三部位间淀粉含量变化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但呈现出部分明显的关联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甘薯又称红薯、地瓜,适应性强,产量高、稳产性好,是我国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块根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茎尖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铁等,可作蔬菜食用;具有促进肠胃蠕动、通便排毒、减肥、降胆固醇、防癌抗癌、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医疗保健功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菜、药兼用作物及食品加工(粉条)、化工原  相似文献   

8.
以甘薯茎尖和山楂为原料,进行复合型饮料的研制。结果表明,绵白糖、蛋白糖、山楂的添加量依次为2.20%,0.03%,5.00%时,产品的风味最佳。其主要营养成分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0%,可溶性蛋白含量6.53μg/g,可溶性总糖含量1.44%,可滴定总酸0.024 g/100 mL,黄酮甙总量0.80 mg/g。  相似文献   

9.
由于甘薯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虫性,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使用农药,因此其茎尖(又称薯尖)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满足市场需要,黄石市用台农71甘薯薯块直接生产茎尖,采取大棚套拱棚加地膜方式进行甘薯早熟栽培,不仅使茎尖的亩产量达到了5000千克以上,而且填补了3月底至5月份市场茎尖供应空白,对6月份市场茎尖供应不足也起到了补充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甘薯茎尖食用品质及产品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甘薯茎尖不同生长期的营养特性及食用品质,采摘数量和时间对田间产量的影响,产品的营养成分以及系列产品的开发。结果表明,徐薯18号是较好的食用品种,每年的7月底至8月中旬是徐薯18号茎尖最好的食用期和采摘期,其系列产品的香辣味稍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保存方法对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高粱秸、玉米秸、豆秸和甘薯藤4种秸秆在不同保存方法(露天保存、棚舍保存、青贮和氨化)下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并选用2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去势本地黄牛(450±15kg)来研究不同保存方法对其DM、OM、NDF和A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方法对CP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OM高粱秸差异极显著(P<0.01),甘薯藤差异显著(P<0.05);NDF差异均显著(P<0.05);ADF差异均显著(P<0.05),WSC差异极显著(P<0.01);提高DM、OM、NDF和ADF降解率的方法为烘干,氨化,豆秸除外。  相似文献   

12.
加工专用型紫色甘薯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适宜连城县种植的加工专用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以‘龙岩7-3’为对照,2012年秋季引进5个紫色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薯块的营养品质、甘薯干和油炸脆片产品的加工品质等方面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种表现不同。其中,‘伟祥1号’鲜薯产量最高达41.9 t/hm2,比对照‘龙岩7-3’增产25.8%。‘济薯18号’鲜薯产量为31.6 t/hm2,与‘龙岩7-3’相当。‘济薯18’和‘伟祥1号’加工的甘薯干,不仅在工艺稳定性、口感、色变等综合指标,均接近‘龙岩7- 3’,而且在产品的形态、色泽、透明度、口感和质地等方面均表现优异,可作为加工甘薯干的紫薯品种。‘济薯18’和‘伟祥1号’加工的油炸薯片,含油率适中,膨化度高,产品品质与对照‘龙岩7-3’相当,可作为加工油炸薯片的紫薯品种。‘福薯9号’、‘泉紫薯1号’和‘宁紫薯1号’的薯形美观,营养品质高,食味粉香,适合优质鲜食和加工甘薯全粉用。  相似文献   

13.
白志辉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3):229-235
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实验利用甘薯淀粉废水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将其作为微生物肥料用于雪菜种植。通过盆栽实验考察了尿素(CN)、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BF)、解淀粉芽孢杆菌灭活菌液(BI)、甘薯淀粉废水(SW)、尿素结合微生物肥料(BC)对蔬菜产量、NO3-、NO2-含量,以及土壤性状,N2O排放的影响。实验表明:BC和CN在蔬菜产量方面比CK提高了5倍。BF和SW对蔬菜产量影响不显著。半量氮肥配合菌肥处理(BCL)表现出与CN相近的增产效果,而蔬菜NO3-含量同CN处理相比下降了16.4%~73.6%,土壤NO3-含量降低了22%~29%,降低了土壤中氮淋溶风险;土壤N2O平均排放通量(FLUX30)较CN处理降低了58.3%~73.1%。综上,利用淀粉废水培养解淀粉芽孢杆菌不仅可以资源化利用废水,并且其产物可作为一种绿色肥料应用于蔬菜种植,为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紫薯的营养价值与产品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薯富含花青素类色素和硒元素,其营养价值和应用前景日益引起人们重视。主要阐述了紫薯的营养价值,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紫薯产品的开发情况,同时展望了紫薯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在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紫色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其药用功能的研究现状,简述了风靡国内市场的紫色甘薯脆片、紫色甘薯软糖、紫色地瓜干等系列产品的加工。  相似文献   

16.
李翔  许彦  付勋  彭彩  张艳  刘丹  聂青玉 《保鲜与加工》2020,20(4):192-196
为明确重庆市菜用黄麻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为其产业发展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根据食品和蔬菜主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分别测定菜用黄麻嫩叶和老叶中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以及氨基酸成分,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及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对蛋白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菜用黄麻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富含VC、VB2和VB6,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具有高钾、低钠、高钙的特征,且铁、锌、硒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被检测的17种氨基酸;几种氨基酸评价结果均显示菜用黄麻蛋白为高营养价值蛋白质,其中,蛋氨酸+半胱氨酸为菜用黄麻蛋白的第1限制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含量很高。说明重庆市菜用黄麻的营养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高品质蔬菜品种加以推广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郭琪琳  吴海云  李欢  刘庆 《作物杂志》2020,36(2):41-325
选取3个鲜食型、3个淀粉型和3个紫甘薯品种,于不同生育期采集地上部茎、叶样品,测定其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不同类型甘薯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叶中C、N、P含量范围分别为391~399、26.3~29.1、2.90~3.10mg/g,茎中分别为421~428、11.6~15.2、4.99~5.77mg/g,其在茎、叶中的差异大于甘薯类型间的差异;茎中C含量随生育期延长略有增加,但茎、叶中N和P含量则随生育期延长而降低,茎、叶中C、N、P含量随生育时期的变化大于甘薯类型间的变化。不同类型甘薯叶中C/N、C/P分别以紫甘薯和淀粉型甘薯最大,说明紫甘薯和淀粉型甘薯有较高的碳同化能力;3种类型甘薯叶中N/P为8.57~9.97,表明N元素是甘薯茎叶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为甘薯在中轻度稻田镉污染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20个甘薯品种作试验材料,采用旱地小区试验,研究中轻度稻田镉污染区甘薯的生长发育及其积累和转运Cd的差异。[结果]供试甘薯品种的蔓长、茎粗、生物量、产量以及茎叶、块根积累和转运镉的能力存在品种差异。有3个品种的茎叶镉含量超过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0.05 mg.kg-1),所有品种茎叶和块根的Cd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值标准 ( <0.1 mg.kg-1 )。茎叶和块根富集系数范围分别为0.225~1.222、0.022~0.160,转运系数范围为0.067~0.511,说明甘薯对土壤Cd仍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但由茎叶向块根的转运能力较弱。[结论]‘QS816’、‘湘薯20’、‘湘108’、‘广87’可作为中轻度稻田镉污染区种植甘薯的优先选择品种,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杀菌剂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防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害,在2016 年田间试验的基础上,2017 年选用5 种杀菌剂的不同浓度或其中2 种杀菌剂混用对甘薯茎基部腐烂病进行田间防控试验。结果表明,以50%多菌灵100 倍液于扦插前浸薯苗、扦插后在薯苗基部浇施,在5 月中旬—6 月上旬扦插甘薯苗的条件下,大约7 月上中旬甘薯茎基部腐烂病未发病至初发病时,在甘薯茎基部每隔10 天左右,连续喷施防治3 次的防效最好,达60.10%,产量达18798.61 kg/hm2,比对照增产389.51%,且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