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产量表现(一)河南省区域试验产量表现安玉13(AY8521)2001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预试(套种组),供试33个品种,平均667m2产698.9公斤,比对照种“豫玉18号”增产16.3%,达极显著差异,全省10个试点全部增产,居试验第2位。2002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667m2区试(一)组(编号为2022),试验平均667m2产605.98公斤,比CK豫玉18号平均增产10.11%,达极显著差异,居试验第5位,全省9处试点8点增产1点减产。2003年继续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3500株/庄园区试(一)组(编号为2103),试验平均667m2产500.4千克,比CK豫玉18号平均增产9.3%…  相似文献   

2.
<正>浙凤糯7号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选育成功。该品种2004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产747.8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0.3%;2005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845.8千克,比对照增产17.3%;2年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产796.8千克,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16,(4):38
正晶华油901是由荆州市晶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0~2012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含油量44.55%,芥酸含量0.3%,饼粕硫苷含量17.80微摩尔/克,品质达到"双低"油菜品种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199.10千克,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48%;平均667平方米产油量89.14千克,比中油杂2号增产8.88%。  相似文献   

4.
新玉87号是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的特点。2012~2013年参加自治区南疆复播特早熟玉米区域试验,2年667米~2平均产量467.01千克,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67%,9个点次试验全部增产。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667米~2平均产量547.02千克,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1.31%。抗病性好,籽粒容重高达790克/升。  相似文献   

5.
<正>徐豆22是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豆9号/泗豆288杂交育成,属淮北中熟夏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品种审定编号:苏审豆201604。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13~2014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206.9千克,比对照徐豆13增产7.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222.9千克,比对照徐豆13增产8%。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0,(4):60-60
突出优点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2产736.6千克,比对照增产9.14%,居该组第一位:2007-2008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米2产754.7千克,比对照增产8.2%。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6,(4):37
正两优622是由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0%,整精米率60.8%,垩白粒率46%,垩白度11.6%,直链淀粉含量21.3%,胶稠度40毫米,长宽比3.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52.27千克,比对照扬两优6号增产6.32%。  相似文献   

8.
正全两优1号是由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和荆州市忠诚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出糙率80.2%,整精米率65.6%,垩白粒率46%,垩白度5.2%,直链淀粉含量14.6%,胶稠度84毫米,长宽比3.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27.68千克,比对照丰两优香1号增产4.83%。  相似文献   

9.
正该品种是由长江大学、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常规粳稻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3~2014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5.7%,整精米率66.0%,垩白粒率58%,垩白度8.4%,直链淀粉含量9.1%,胶稠度69毫米,长宽比1.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50.27千克,比对照鄂晚17增产12.11%。其中,2013年每  相似文献   

10.
<正>联创5号,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08012)。联创5号具5大突出特点:①丰产性好、稳产性突出。2005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667米2产613.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96%~5.0%,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新玉4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熟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杂交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一、产量表现新玉41号于2005~2006年参加自治区北疆中早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2005年区试平均667米2产量918.17千克,比对照新玉13号增产9.83%。2006年区试平均667米2产量897.20千克,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12.
玉米、黄豆是我市喀斯特山区主栽的粮经作物品种.2004年以来,我市在大化、都安、东兰、巴马、凤山、金城江等6县(区)进行2545公顷的玉米-黄豆免耕丰产栽培试验、示范,其中免耕春玉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06.7千克,比传统常耕玉米增产1 57.8千克,增产45.2%;免耕套种夏黄豆平均每667平方米产132.8千克,比传统栽培增产45.6千克,增产52.2%.  相似文献   

13.
《农家参谋》2011,(4):25
品种名称:滑玉15审定编号:2009006由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全国生产经营权产量表现:2007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19.8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居第一位;2008年续试,平均667平方米产621.7  相似文献   

14.
喜产多抗优质的中花4号通过广西、湖北、贵州、全国品种审定,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种仁蛋白质含量30.7%,百果重160克,种仁桃形,适合食品加工和出口。全国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234千克,比对照增产10.3%,高产栽培667平方米产  相似文献   

15.
正腾龙838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腾龙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杂交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容重732克/升,粗蛋白(干基)含量9.59%,粗脂肪(干基)含量4.15%,粗淀粉(干基)含量73.2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98.22千克,比对照鄂玉25增产11.02%。2.特征特性株型半紧凑,植株  相似文献   

16.
油菜浙油51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05-1905
油菜浙油51(原名M417)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檨有限公司选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檨2010-2011年度参加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93.2 kg,比对照浙双72减产檨檨0.9%,减产不显著;每667 m^2产油量89.3 kg,比对照增产4.8%。2011-2012年度省油菜区域试檨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69.4 kg,比对照增产0.8%;每667 m^2产油量83.0 kg,比对照增产13.2%。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06,(8):32-3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花生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子粒粗脂肪含量56.19%,粗蛋白含量25.7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荚果278.66千克,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2.20%。株型较紧凑,株高中等,茎枝粗壮,生长势强。叶片椭圆形,较  相似文献   

18.
正该品种是由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和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马铃薯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1.品质产量2012~2013年参加湖北省马铃薯二高山及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干物质含量25.07%,淀粉含量18.14%,还原糖含量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2127.6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21.3%。2.特征特性属中晚熟马铃薯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农业》2010,(5):60-60
中农大4号 突出优点 高产 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2产736.6千克,  相似文献   

20.
该品种原代号LD6018,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l代杂交种,组合为118/P138,母本118选自美国杂交种,父本P138为外引系。该杂交种参加了2003—2004年山东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两年23处试点中有22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594.8千克,比同组对照掖单4号增产14.5%。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13.6千克,比同组对照农大108增产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