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疾病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养猪业的生产,猪病频发和难以治疗已成为困扰广大养殖和兽医人员的难题,为此,就当前猪病治疗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以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一、猪病治疗难的原因1、疾病表现复杂多病原混合感染已成为猪病发生的主要形式,使得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不及单纯感染典型,同时,非典型化病例的出现,使猪病诊断更加困难,基层兽医常用的方法仍是流行病学诊断、临诊诊断或病理学诊断,有些甚至不会病理剖检。因此,疾病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当前猪病治疗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诊断困难。2、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免疫抑制是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对抗原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农业部将其列入一类法定传染病。近年来,虽然采取了法定免疫防治措施,该病仍在全国范围内不间断地流行,每年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被称为养猪业的“头号大敌”,而且流行形势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急性暴发的少,主要表现为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仔猪胎盘垂直传播及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免疫麻痹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归根于猪瘟免疫失败。因此,猪瘟依旧是引起养猪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疫病之一,本文主要是对猪瘟防疫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清我区猪病的发病种类、感染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在全区规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细菌培养鉴定,血清学检测,开展了主要猪传染病的调查。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初步查明危害我区养猪业的主要疫病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猪丹毒、猪肺疫、JE、PPV、PR、链球菌病等。另外,对我区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的疫病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疫病的发病原因、防治措施和免疫效果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仔猪痢疾主要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病原感染引起,是养猪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仔猪死亡率较高,病愈猪也往往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制约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预防进行探讨,为综合防治该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木乃伊胎等。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在养猪业中广泛流行一种新的以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在血液中的红细胞(红血球)表面以及血浆中,故称为附红细胞体病。该病现呈暴发流行趋势,成为危害养猪业的大敌之一。本病不仅感染猪,还感染其他动物如马、牛、羊、鸡、兔、鼠等,同时也感染人,所以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为引起广大畜牧兽医人员及养猪者对本病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对猪附红细胞体病作一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猪无名高热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主要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给本病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主要针对猪无名高热发生的原因、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猪瘟的防治     
<正>尽管我们畜牧兽医部门每年都在预防注射猪瘟疫苗,但是在我们地区猪瘟还是养猪业的最大杀手,严重威胁着养猪业发展,也给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猪瘟:俗称"烂肠病",是一种由猪瘟滤过性细小病毒引起的,在临床发病过程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1猪瘟的流行病学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1.1流行特点该病发生于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主要通过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健康猪,一旦感染发病,愈后带毒和潜伏  相似文献   

9.
目前,猪呼吸道疾病造成养猪业的经济损失很大,成为养猪业疫病防治中十分突出和十分棘手的问题。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并且大多是由两种或几种病原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探讨其感染现状及因素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规模猪场、不同阶段猪群进行疾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哺乳母猪的感染率最高,死亡率则是仔猪最高;夏季是本病的发病高峰期;继发感染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混合感染是造成本病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猪病防治难、猪难养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一个大问题.多病混合感染已成为猪病发生的主要形式,使得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不及单纯感染那么典型,使猪病诊断和防治更加困难.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猪病防治难的原因作简要的分析,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养猪业中母猪流产的情况有上升的趋势。导致母猪流产的原因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感染了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有布氏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1.布氏杆菌病猪布氏杆菌病是由猪布氏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猪的生殖系统,引起相应的病变。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体通过污染圈舍、饲料和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感染公猪的精液中含有病原体,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能够引起母猪发  相似文献   

13.
<正>猪链球菌病是当今危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疾病,严重危害着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的发展。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zooepidemicus,SEZ)是引起我国猪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之一。SEZ主要引起猪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肺炎以及突发性死亡等症状~([1])。此外,该菌能感染马、牛、羊、猫等多种动物,实验动物小鼠、兔对该菌也极为易感~([2])。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病原体寄生于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故称之为附红细胞体病,是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新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猪附红细胞体病多为隐性,且常与猪的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临床诊治都比较困难,往往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季发病较多,尤其是多雨之后最易发病,常呈地方流行。各种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但怀孕母猪容易发病,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他猪多为隐性感染。感染猪引  相似文献   

15.
<正>日渐增多的猪病,已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疫苗打了,无效果:药物用了,治不好。其原因何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猪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所造成的,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2型(PCV-2),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一种免疫性疾病一支原体病(MH)的"助纣为虐"。导致猪群机体免疫力下降,抑制免疫应答,从而使免疫失败,并造成多种疾病混合感染,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集约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肠道传染病。冬季猪生产中,腹泻对仔猪的影响较大,死亡率较高。即使猪有抵抗力,但还是避免不了会被感染,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是养猪场的难点。冬季腹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低温胁迫"。病猪的主要特征是严重腹泻、呕吐、严重脱水和身体消瘦。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疾病的日常预防和控制。作者根据  相似文献   

17.
刘荷玲 《福建农业》2006,(12):25-25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遍布全球,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特征是咳嗽和气喘,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对称性突变。以猪气喘病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茼感染为主的呼吸道病复合症,成为现代养猪业的主要危害。  相似文献   

18.
猪气喘病是猪呼吸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难以治愈。该病呈现地方性感染,且不同性别、年龄、品种和季节的猪都可能被感染。猪气喘病的死亡率极高,加上特有的致病机理,对全世界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猪气喘病的传染途径、引发原因、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养猪场加强对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是目前最严重的仔猪疾病群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饲料报酬率较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养猪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口蹄疫(FMD)是偶蹄动物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本病以发热及口腔内、鼻口部、乳头和蹄部等部位出现水疱为重要特征。易感动物发病率近100%。除幼畜外,该病很少致死。该病毒能感染所有野生和家养偶蹄动物,但主要感染牛和猪;绵羊和山羊常不作为严重的被感染对象。该病是食用性动物的一种极重要的疾病,尤其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较大,由FMD引起的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