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方锋  王莺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114-124
作物播种面积是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依据,及时了解作物播种面积时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历史统计资料,选择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代表区,探讨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时序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广东省油料、花生、糖料和甘蔗播种面积变化呈增-减-平趋势,油菜籽、芝麻和麻类呈增-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农产品跨渠道流通的复杂性、协同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以数字化技术和模式带来的可追溯、可分析、可共享等优点切入,对比分析农产品流通正向供应链和反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和影响因素,研究构建企业供应链的优化模型;从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主体——平台入手,分析企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路径,运用博弈论、协同理论分析平台的竞合机制、保障机制及演化机理等;从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方法——模式创新入手,从物流、电商、技术等角度,提出农产品流通跨渠道整合的创新实施路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精减环节,优化农产品流通路径;以需定产,推动农产品生产精准对接;促进供求两端结构性对称,减少损耗浪费;实现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大范围盈利。对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从简单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及形成质优、安全、高效的流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适应畜牧业产业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需要有一大批熟悉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和国 家有关法规,具有较强的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能力,具有较强科技创新与实践技能高级科技 人才。据此要求,构建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拓宽了专业 基础,体现了畜牧业产业化以及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沸石与化肥配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炭和沸石在提升耕地生产性能和作物生产力,修复土壤障碍和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与化学肥料科学配施可作为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了提高生物炭、沸石与化学肥料配施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简要归纳了生物炭、沸石与化肥配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研究现状,包括生物炭和沸石的性质与特征,生物炭、沸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机理,生物炭、沸石与化学肥料配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应。最后指出了生物炭、沸石与化学肥料配施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类生物炭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及根茎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稻壳炭、木屑炭对烤烟根区土壤微生物、根茎病害发生以及烟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明显影响着烤烟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对碳源的利用,进而影响着青枯病、黑胫病的发生情况和烟叶的产量、产值,但其效果因生物炭种类而异。木屑炭处理烤烟旺长期细菌和采烤前放线菌的数量明显比对照增加了11.7%和12.8%,而稻壳炭处理旺长和初烤时的真菌数量显著增加。植烟土壤中青枯菌和黑胫病菌的数量及其占微生物总量的百分比也以施用生物炭处理显著低于对照,而烤烟旺长期根区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则相反;到烟叶采烤前,根区微生物对酚酸类和胺类的利用以生物炭处理相对最低;上述情况以木屑炭处理较稻壳炭处理更为明显。与对照相比,木屑炭处理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24.3%和33.3%,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23.9%和14.9%,产量和产值增加了4.7%和21.1%;稻壳炭处理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18.1%和23.9%,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15.9%和6.0%,产量和产值增加了2.2%和12.0%。综合而言,施用生物炭能较好地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及其对碳源的利用,减少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其中以木屑炭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纽荷尔脐橙高接在不同基砧中间砧组合上的栽培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枳/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对照(CK),对红桔/罗伯逊脐橙36号(TA)和枳/锦橙(TB)等三种不同的基砧/中间砧组合高接纽荷尔脐橙后进行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A生长势最旺,TB和CK长势中庸。TA产量、果实品质不及CK;TB与CK的产量差异趋势有年际间的差别,而果实品质各有优缺点。光合色素含量和相对构成所反映的光合能力按CK、TB、TA顺序递减。TB与CK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都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TA。不同基砧/中间砧组合对叶片矿质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除N、Mg外,其余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趋势有年际间的不同,但Fe和Mn、Ca和K、Ca和Zn表现稳定的负相关关系,K和Zn表现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济薯18、徐薯18和商薯0110为试验材料,在开始进入块根膨大期时(移栽后第35天),叶面喷施矮壮素·DA-6合剂和烯效唑,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生长类型甘薯的产量、光合作用和叶片、块根中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同化物向根部的转运,提高了块根的产量。其中每hm2喷施1 500 m L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225 g烯效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济薯18和徐薯18的产量。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徐薯18的光合速率,而对济薯18和商薯0110的光合速率的提高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烯效唑处理对甘薯叶片的光合作用没有显著影响。烯效唑处理降低了3个甘薯品种的叶片IAA含量,显著降低了济薯18膨大中期的GA3和叶片ZR含量,降低了徐薯18膨大后期的块根ZR和ABA含量;增加了济薯18和徐薯18膨大中、后期的叶片ABA含量、膨大前、中期块根IAA含量以及整个商薯0110膨大期的块根IAA含量。矮壮素o DA-6合剂处理显著降低了济薯18膨大中期的叶片IAA、膨大后期的块根和叶片ZR含量,降低了徐薯18膨大前期叶片IAA、ZR、ABA、块根ZR含量以及降低了商薯0110膨大前期的叶片GA3和后期的ZR含量;增加了济薯18膨大前期的块根ABA、GA3、叶片ZR、中期的叶片ABA和整个膨大期的块根IAA含量,增加徐薯18膨大前期的叶片ZR、中期的块根GA3和ZR含量、叶片IAA、ABA、后期的块根IAA含量,增加了商薯0110膨大期的块根ZR、ABA、中期的叶片ZR、后期的叶片GA含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部分改变了甘薯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促进了地上部同化物向块根的转运,提高了甘薯的块根产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品种类型而异,并不是影响甘薯块根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摸清园博馆油松植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及时准确发现植株存在的健康问题和潜在风险,为短期内实施紧急补救、调整干预措施以及制订长期的树木复壮管理和科学养护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系统调查园博馆内栽植的79株油松基本生长和健康指标,计算其健康值、划分健康等级,对其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园博馆室外展园内栽植的油松绝大部分健康状况表现良好,没有差和极差2个健康等级的植株,健康等级为中的植株为9株,占总株数的11.39%,健康等级为良和优的分别为63株和7株,占总株数的79.75%和8.86%。平地和缓坡立地环境下的油松健康状况整体表现优于山地立地环境下的油松表现。在树冠和树干方面的不佳表现,枝叶病虫害、叶斑或变色以及干部病虫害等问题是导致植株健康状况变差、健康值降低的关键指标因素。应围绕引发园博馆油松衰弱的病虫害关键问题,建立基于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综合防控措施。此外要以提高和改善油松植株立地条件为目标和导向,科学实施精细化养护管理措施,提高植株的生长势和树势。还应建立树木健康档案制度,加强对油松植株生长状况的定期监测巡查。  相似文献   

9.
丘陵山区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丘陵山区属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也是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内容丰富的地区。笔者结合近年来在丘陵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中取得的成绩,总结了适宜这一地区推广和应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提出丘陵山区生态农业推广必须多样化、应用必须实践化、研究必须科学化。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实用和配套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的产业化、优化生态农业结构、强化科技培训力度和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是丘陵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黄曦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4):57-62
中国人多耕地少,人地背反增减,我们必须利用生产对象和生产要素的特性,全方位开发利用空间生态位和巧妙利用时间生态位,科学组合农业生产,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对象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弥补土地、资金短缺,缓解劳动力富余等带来的困扰。通过长时间的典型调查,充分根据农业生产对象的可选择性,空间布局的离散性,生产时段的可控性,市场需求的区域性和波动性,生产对象和生产要素的相互依存性和可替代性等特点,紧密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经济学,运用聚类分析,系统比较,提出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不同优化模式。通过合理开发农业空龄经济生态位和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的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精巧耦合,将空龄生态位开发从平面拓展为立体,农业结构从时间断面调整推展为全过程优化,促使物能转换的小循环助推系统大循环,从而有效增强物能转换的功放效应,提高了系统生产力。空龄生态位开发与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耦合,突破了静止的、孤立的空间开发和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落后方法,是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促进中国生态农业持续、高质、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果实在采收后仍然是活的有机体,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不断的软化现象。果实的成熟软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发育调控过程,其间经历了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包括细胞壁的降解、内含物的变化、呼吸速率以及其他的代谢变化。本文就果实成熟软化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相关的胞壁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纤维素酶、糖苷酶等)、胞膜酶(脂氧合酶)、胞内酶(淀粉酶和蔗糖酶)以及植物激素(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在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和作用,并对软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综合表明,果实的成熟软化过程受多种酶、植物激素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及植物激素的作用在不同种类、不同品种果实中表现不同。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的探讨为果实的贮藏、保鲜及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理论研究中的若干争议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晓  常洁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9):138-144
在国内,将产业融合理论等运用于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已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理论争议。通过对近20年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集中分析了当前国内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动力、阶段和测度、基本形态等基础理论中的主要争议点,并提出进一步的思考。研究表明:(1)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对当前国内农业发展现实困境的破解;(2)农业资源的通用性是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3)旅游需求转向、管制放松和技术进步是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推力;(4)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结果是产生了新的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受旅游需求、产品创新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融合经济发展并非是一条持续增长的曲线;(5)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与农业资源通用性程度、产品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其融合发展的效应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多层面的综合效应,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应立足资源-创新-效应的系统视角进行探讨。由此,要进一步加强融合发展与旅游需求、农业困境及区域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强化资源、主体、经济、市场的监测、评估和管理,以科学指导国内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单作春棉、麦套春棉、麦套晚春棉和麦套夏棉4种不同耕作栽培途径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指出麦套晚春棉是适合冀中南温光资源的最佳耕作栽培途径;阐明了麦套晚春棉高产、早熟机理。同时对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田养分平衡、棉麦共生期土壤水分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玉英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322-325
阐述与探讨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如何通过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在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有创新供给不足。农户文化素质低,经营规模小,对现代农业认识不足且科技与农户、企业间缺乏推广、中介机制。针对存在的不足,需通过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中介机制,培育龙头企业,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措施定位,加快现代科技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作物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作物学会自1962年起创刊《作物  相似文献   

16.
山西运城小麦和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山西运城地下害虫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危害并有效控制,调查了2011年山西南部运城市小麦和玉米的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同时研究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及常用的化学制剂吡虫啉和氟虫腈3种药剂拌种对小麦和玉米种子的出苗率、被害株率、防虫效果以及保苗效果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拌种后幼苗的株高、根长及相关的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的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地老虎和蛴螬3种,为害程度因地块变化较为明显;苦参碱对小麦和玉米的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而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低于吡虫啉和氟虫腈;幼苗的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相对提高,抗性增强,且植物源农药对环境友好,可以在农业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揭示不同香型烤烟风格特色形成与美拉德反应物的关系,为研究和开发更具特色的新型卷烟配方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测定分析了不同产地生产的不同香型烤烟中与感官评吸指标密切相关的芸香苷、还原糖、烟碱和脯氨酸等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从美拉德反应物的角度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浓香型烟叶;(2)浓香型烤烟各部位烟叶的烟碱含量均显著高于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烟叶;(3)清香型和中间香型C3F和X2F烟叶的芸香苷含量及B2F烟叶脯氨酸含量均高于浓香型烟叶;(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烤烟的还原糖、脯氨酸和芸香苷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柔和度及圆润感;但烟叶烟碱含量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存在两面性,清香型和浓香型烟叶烟碱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感官评吸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静电学和生物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了果蔬食品静电场保鲜机理,提出了静电保鲜机理是固有电场和细胞膜的电位作用,电场击穿细菌"细胞电容器"的杀菌作用,臭氧强氧化杀菌作用和活性氧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钾肥品种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辣椒的合理施肥、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土培试验条件下,以氯化钾和硫酸钾为钾肥肥源,基于不施钾肥(CK)、施氯化钾(K1)和施硫酸钾(K2)3个不同处理,对辣椒植株株高、茎粗、根茎叶生物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测定,供试辣椒品种为‘正鸿189’和‘艳椒425’。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能促进辣椒株高、茎粗、根茎叶的生物量,促进了辣椒生长发育,‘正鸿189’K1和K2总生物量较CK分别增加19.26%、25.88%,‘艳椒425’K1和K2总生物量较CK分别增加49.22%、73.93%。2种钾肥均增加了辣椒种子数量、增加了单果重、促进辣椒结实率,从而增加辣椒产量,‘正鸿189’K1与K2处理较CK产量分别增加6.43%、10.46%,‘艳椒425’K1与K2处理较CK产量分别增加(P<0.05) 20.23%、22.49%。2个品种辣椒相比,‘艳椒425’对钾肥更敏感。本试验条件下,辣椒对氯不敏感,在正常施用氮、磷肥条件下,施用硫酸钾在促进辣椒生长、产量的提升方面均优于氯化钾,要实现辣椒高产优质以硫酸钾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20.
钟大森  张昭  许宁  张凯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6):156-159
“放管服”改革在科技领域的迅速深入推进,对科研项目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专业机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放管服”改革的背景和要求,总结了专业机构在农业科研项目管理中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的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落实改革精神的考虑和建议:正确理解“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抓好专项实施的“两定三强”工作;加强专业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专项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