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动物保健》2006,(12):22-22
据香港《太阳报》报道,随着近年来禽流感在世界各地的小时出现,令世人闻其色变,找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死穴”已成为科学家们的愿望。由华人女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小组,就找到了H5N1病毒的弱点,那就是促使它长形的蛋白尾巴发生突变,来阻止病毒感染其它细胞。这个办法推而广之,或可有效遏制其它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据香港《太阳报》报道,随着近年采禽流感在世界各地的不时出现.令世人闻其色变.找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死穴”已成为科学家们的愿望。由华人女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小组。就找到了H5N1病毒的弱点。那就是促使它长形的蛋白尾巴发生突变.来阻止病毒感染其他细胞。这个办法推而广之,或可有效遏制其他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禽》2009,31(9)
香港和美国科学家联合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包括H5N1禽流感病毒繁殖的化合物,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生物化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登记的23万种化合物进行了仔细筛选。他们发现,其中的20种化合物能够抑制H5N1型病毒的繁殖。专家称,其中名为“化合物-1号”、代号为NSC89853的一种化合物有望抑制流感病毒的繁殖。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保健》2008,(10):121-121
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蔓延到3大洲的至少45个国家。虽然能够传播,但是,还不能有效的进行人传人。这表明,H5N1病毒还不能完全适应人类这个新的宿主。然而,新的研究揭示,H5N1病毒发生了可能会导致大流行的基因突变。泰国Mahidol大学教授Prasert Auewarakul博士说:“我们分析了来自死亡人病例的H5N1病毒上的血凝素,结果表明,发生了新的可以使禽流感病毒适应人的突变”。Auewarakul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在被称作H5N1禽流感病毒的准种(quasispecies)中,一些突变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5,(11):38-38
H5N1病毒是多年来最具毒性也最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它是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第一种H5类型的病毒。如果H5N1病毒变异为可以人传人的形式的话,全球上百万人将因此送命。怎样在禽流感疫情中生存下来?首先,我们要了解更多关于禽流感的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6.
《江西饲料》2008,(4):44-44
科学家锁定了H5N1禽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所需的大约100种基因,这一发现有助于寻找阻止禽流感病毒扩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陛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要是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8.
《每日健康新闻》10月4日的消息称,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致命H5N1型禽流感病毒传染的关键环节,通过该环节可以导致病毒在人类之间轻易地传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已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对全球流感大流行的高度关注,但对流感病毒H5N1的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空白。为了阐明禽流感病毒H5N1的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准备了12月龄猪肺泡组织上皮细胞,并测定了3株H5型禽流感病毒(A/Crow/Kyoto/53/2004[H5N1],A/Duck/Hong Kong/342/78[H5N2],A/Duck/Hong Kong/820/80[H5N3])的生长动力学曲线,由此引起细胞病变,尽管所有3株病毒在鸡胚胎成纤维细胞可以引起类似细胞病变,但H5N1型病毒却可强烈诱导猪肺泡上皮细胞(pAEpC)的细胞凋亡。3株病毒在pAEpC内的增长和繁殖有相似之处。与此相反,只有在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pAEpC细胞内才能检测到TUNEL阳性细胞,并且半光氨酸酶3、8和9的活性在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pAEpC细胞内均显著升高,在禽流感病毒H5N2和H5N3感染的细胞内没有发现该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只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诱导pAEpC的细胞凋亡。H5N1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在增加半光氨酸酶抑制剂Z-VAD-FMK后受到抑制;然而在病毒生长或释放子代病毒方面无显著差异。采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H5N1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感染的pAEpC细胞中对半光氨酸酶依赖的细胞凋亡起着关键作用。H5N1病毒特异性的细胞病变在人类主要呼吸道上皮细胞中也可观察到。综上数据表明,禽流感病毒H5N1由于诱导细胞凋亡而导致哺乳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大量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5月19日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研究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可能正在发生变异,禽流感病毒对于人类健康的危险性正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中新网:5—6月发生的青海湖禽流感事件。到底谁是“真凶”?中国科学家携手攻关,终于在短时间里迅速“破案”——一种经过重组的新H5N1型病毒“杀死”了候鸟。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疾病综合征。本文通过对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的描述,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根据禽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M)基因序列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神经氨酸酶(NA)基因设计并合成了三对特异性引物,用于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的RT-PCR分型鉴定方法。试验证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将H5N1与H6N2、H9N2有效区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在基层动物防疫和监督部门进行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公文速递     
《饲料广角》2005,(10):9-9
据此间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最近发现有猪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中央医院的科学家们新近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快速准确鉴定H5N1禽流感病毒的ELISA法。他们采用分别针对H5和N1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ELISA方法的捕获抗原的基础。其中,H5单克隆抗体针对的构象表位,能够识别HSN1亚型病毒的多个裂解位点,N1单克隆抗体针对线性表位识别包括AELPF在列的氨基酸序列,这个序列在用来分析的708个HSN1亚型病毒中保持高达99%的同源性,但在N2和N9中出现缺失。  相似文献   

16.
《江西饲料》2008,(5):43-44
科学家锁定了H5N1禽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所需的大约100种基因,这一发现有助于寻找阻止禽流感病毒扩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06,26(4):384-384
美国科学家在日前出版的《分子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使用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早期预警系统,及时提醒科学家,禽流感病毒何时变身为能够轻易感染人类的可怕杀手。路透社报道说,美国加州拉霍亚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Ian Wilson说,通过这种名为“多聚糖阵列”的检测,他们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只要发生一些非常微小的变异,就会在人群中引发大流行。从2003年开始,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已经造成70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H5N1禽流感病毒的侵袭作准备,但美国科研人员指出,另有一种H9N2禽流感病毒也可能带来同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疫苗的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引起禽流感暴发,而且感染动物种类不断增多。我省目前主要应用的疫苗有H5N2,H5N1两种灭活疫苗,部分区域试推广应用禽流感(H5亚型)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和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苗(rLl-H5株),本文将以上4种疫苗的使用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8-1953
比较鸭源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Changchun/01/2010)和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Liaoning/N/2011)对BALB/c鼠的致病性。以106EID50/50μL剂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鼠,攻毒后3,5,7,10,14 d取小鼠的肺、脑和肝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做病毒回收试验,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RT-PCR检测;分别取接种病毒后5 d小鼠的脑、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接种H5N5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脏中分别于接种后3,5 d分离到病毒,肺脏中于接种后5 d分离到病毒,脾脏、肾脏和粪便中均未分离到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毒对小鼠的脏器组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肺脏、脑和肝脏较为明显,且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小鼠脑和肝脏的病理损伤比H5N5亚型更严重。这表明2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且H5N1亚型强于H5N5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