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6,(1):25-25
如东县 2005年种植高品质棉科棉3号6.5万亩。该县掘港镇天星村24组棉农严汉其种植科棉3号4亩,种植行距106.56厘米,株距32.3厘米,每亩密度1933株,单株成铃39.6个,每亩总铃76547个,亩产籽棉450公斤。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5,(23):22-22
2005年.自然气候条件对江苏省棉花生产形成了灾害,高邮是受台风、雨水侵袭较重的地区之一,棉花产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然而品种的准确选择、管理的精心、抗灾措施的到位,使得大灾之年仍夺高产。高邮市甘垛镇联兴会六组棉农李长肆有着多年植棉经验.今年他种植3亩高品质棉科棉3号.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仍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其种植密度为每亩1920株,平均单株成铃33个,每亩总铃数达6.33万个,单铃重为5。3克,籽棉产量达335.5公斤。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5,(22):24-24
邳州市地处黄淮棉区南端,雨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温光水资源对棉花生长较为有利,土壤系黄泛冲击平原,适宜发展棉花生产。棉花是该市大宗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均在10万亩以上。从2002年起该市引进种植科棉系列品种以来,产量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5年该市高品质棉种植面积为5万亩。  相似文献   

4.
高品质棉“科棉1号”于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启东市示范推广,2004年推广面积达5万多亩.据田间考察,“科棉1号”平均每亩密度2050株,株高107cm,果枝台数17.8台,单株结铃28.7个,亩总铃数5.88万个,按常年“科棉1号”每万桃折皮棉19kg计算,亩产皮棉111.7kg。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5,(2):27-27
2004年该市涌现出一大批种植高品质棉科棉1号、科棉3号高产典型。其中,安丰镇通榆村10组种植了350亩高品质棉科棉1号、科棉3号,取得大丰收。据有关专家实地调查,该组种植的科棉1号、科棉3号平均单株成锥达到42.8个,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高品质棉的推广种植,2004年我们组织实施了30hm^2的“科棉1号”丰产示范方。由于气候条件十分有利,技术措施及时到位,棉花产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示范方实收密度27150株/hm^2,平均单株成铃42.8个,公顷总铃116.2万个,实现了籽棉单产每公顷超6000kg,皮棉单产每公顷超2000kg,达到2150kg的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良集 《农家致富》2004,(18):31-31
一、种植模式 1.等行棉花套种等行油菜 一般畦宽3.6米,棉花行距1.2米,株距40厘米.每亩密度1390株,棉花行间于10月底套栽油菜,油菜行距1.2米,株距15厘米,每亩密度3706株,春季在油菜行间预留的棉行中套栽棉花,棉花与油菜等行距60厘米。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5,(22):22-23
基本情况 2005年,潜江市棉花原种场园艺分场李生辉(0728—6280404)不范种植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苏杂3号20亩,示范田土壤肥力中等.育苗时间4月13日,4月18日齐苗.4月30日移栽.大田种植为棉花.果树间作,株距50—60厘米.大田密度每亩1300株。移栽前每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含量45%)20公斤作基肥。现蕾期为6月2日。  相似文献   

9.
砀山县具有多年瓜棉套种习惯,2010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20万亩,以大棚、中棚和小拱棚种植,其中瓜棉套种面积10万亩左右。由于西瓜、棉花市场行情较好。大棚瓜棉套种的亩收入在10000元左右。小拱棚瓜棉套种的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全县2010年瓜棉套种平均每亩收入在7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内黄县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左右。1990年以来,棉花地膜覆盖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至1997年,地膜棉已发展到20万亩左右,其中,春直播地膜棉4~5万亩,春播麦套地膜棉15万亩左右。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棉苗出土期间,如遇30℃左右高温天气,仍按...  相似文献   

11.
兰君 《新农村》2001,(7):25-25
近年来,美国在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肯色州等地推行了超窄行棉花种植新技术。结果表明,超窄行棉花平均每公顷的皮棉产量为849千克,而常规行距棉花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70千克。超窄行距的比常规行距的每公顷增产79千克,增产率超过10%。1.超窄行棉的种植密度超窄行棉的行株距为25厘米和19厘米,每公顷7.5~22.5万株.超窄行棉的密度为常规棉的2~4倍。而单位面积的铃数则随着单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可获得高产。2.超窄行棉的害虫和杂草控制生产超窄行棉,主要采用条式播种机播种,由于密度大,难以沟施农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韶民 《农业展望》2006,2(11):26-27
1棉花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642万吨 2006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达到8060万亩左右,同比上升5.8%。今年棉花生长中后期.各棉区天气总体有利,棉农田间投入较足,棉花产量可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642万t,同比增长12.4%。一是棉花种植面积增长。西北内陆棉区为1973万亩,同比增加10.9%;黄河流域棉区3723万亩,同比增加8.2%;长江流域棉区2130万亩,同比增加6.8%。二是单产提高,由上年每亩75kg提高到79kg。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万荣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4万亩,60%为河滩植棉。棉花上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据调查,2002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为0.3万亩,占总面积的10%,为中等偏轻发生;2003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为0.5万亩,占总面积的16%,为中等发生;2004年全县发病面积达0.6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22%,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兴化市于1987年引进苏棉1号进行试验示范种植.1989年将苏棉1号确定为兴化市抗病棉推广品种,已累计推广26万亩,占抗病棉面积的82%.4年来种植苏棉1号百亩丰产方11个,累计面积1320亩,平均亩产101kg.1991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昌荣镇瞿沈村9组105亩丰产方(均为大麦后棉)仍然获得107.3kg/亩的好收成.经几年试验示范,形成了苏棉1号亩产100kg栽培模式.苏棉1号亩产皮棉100kg产量结构为:密度3200~3400株,单株成铃19~21个,亩总铃6.8~7万个,单铃重4~4.2g,衣分36~37%.主要栽培技术路线是:培育大壮苗,深沟高垄,增加密度,早促早发,防病治虫.  相似文献   

15.
湘杂棉3号F12005年通过河南省引种认定,2005年开始在南阳地区大面积种植,到2008年湘杂棉3号F1在南阳市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占全市杂交棉总面积的16%。其以棵大、桃大、纤维白、衣分高等优势深受该市广大棉农和棉花收购商的欢迎,但近几年随着推广面积的逐步扩大,在生产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局部容易发生早衰问题,对此,我们在生产一线进行连续几年的调查研究,找出早衰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早熟棉邯686选系HS901为试验材料,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对4个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下棉花不同时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在获得较多群体总铃数的基础上铃重没有明显降低,棉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处理,子棉产量达4867.5 kg/hm2。由此提出在黄淮棉区采用早熟棉花品种,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棉花吐絮期躲过雨季,减少烂铃,获得较高产量,节省人力和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如东县棉花苗期双子叶杂草发生规律探讨桑芝萍,曹炳和,丁兰兰,陈迎春,陈斌(如东县植保站226400)(如东县掘东区农技站)如东县位于黄海之滨,常年种植棉花50万亩左右,其中旱粮棉区(即沿海连作纯棉区)植棉11万亩左右,稻棉轮作区植棉38万亩左右。棉花...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芮城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万~11万亩,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2005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4万亩,占棉花总播种面积的61.5%,为中等发生;2006年发生面积6万亩,占总面积的75%,为中等偏重发生;2007年发生面积为9万亩,占总面积的85.7%,为中等偏重发生,且个别田块大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8万5.4万株/hm2)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的全生育期会略缩短,株高先降低然后略增高,单株干物重、总果节数和单株果枝台数均减少,而单位面积总干物重却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大,棉株成铃向上部、向内围集中,而且单株成铃数明显减少,铃重、单位面积总铃数和单位面积籽棉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霜前花率则呈上升的趋势;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6万株/hm2,此时籽棉产量最高,达4292.0 kg/hm2。  相似文献   

20.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2005年5月上旬对全国春播棉实播面积及夏播棉计划种植面积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涉及的15个产棉省、区,89个植棉县(市、团场)的4189户棉农,农户样本基本保持不变。调查显示,2005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预计达509.73万hm^2,较2004年下降10.42%,较意向调查高1.75个百分点。其中春播棉实际播种面积499.2万hm^2,夏播棉计划播种面积10.53万hm^2。在三大主产棉区中,冀鲁豫棉区实播面积降幅达12.33%;长江中下游地区下降13.49%;西北内陆地区基本保持稳定,降幅仅1.98%,其中甘肃实播面积有所增长,增幅为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