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因此又称雏番鸭"三周病"。该病的特征为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患鸭严重下痢;该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性、渗透性、坏死性肠炎。自然条件下,只有雏鹅和雏番鸭对本病易  相似文献   

2.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雏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的雏番鸭以喘气、腹泻、脚发软及进行性消瘦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传染性强和死亡率高㈣。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因此又称雏番鸭“三周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40%以上,是目前番鸭饲养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雏番鸭的一种以腹泻、呼吸困难、软脚和喙端发绀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由于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故俗称"三周病"  相似文献   

4.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传染性喘泻病,俗称“三周病”,是一种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仅发生于雏番鸭的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易感禽主要为三周龄以内的雏番鸭,以泻腹、呼吸困难、脚软、肠道严重炎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疫病。雏番鸭是唯一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均不感染发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损失。笔者就一起番鸭三周病的诊疗情况进行介绍。1背景2月中旬,漳浦某养鸭户饲养番鸭4 500只,13日龄。在11日龄时雏鸭开始发病,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6.
正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喘气和软腿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疫病。该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该病目前除侵害雏番鸭外,未见对其他禽类及哺乳动物致病。该病于1985年在  相似文献   

7.
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主要侵害三周龄以内的雏番鸭。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通常与番鸭小鹅瘟以及番鸭"三周病"混合感染,且番鸭小鹅瘟与番鸭"三周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因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甚至造成误诊。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细小病毒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细小病毒通用引物P1、P2;在番鸭"三周病"病毒的特异性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M1、M2;在番鸭小鹅瘟病毒的特异性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G1、G2。利用所设计的三对引物进行PCR检测,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出雏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以及与番鸭小鹅瘟或者番鸭"三周病"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的番鸭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以腹泻、呼吸困难、肠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雏番鸭细小病毒病(MDPVD),俗称"三周病",该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3周龄内的雏番鸭发病。病番鸭表现为脚软、呼吸困难及腹泻为主要症状,该病的死亡率可达40%~50%以上,给养鸭业造成巨大危害。目前控制本病的方法主要为疫苗免疫接种及一些综合防制措施,对发病动物采用番鸭超免卵黄抗体或超免血清作被动免疫,进行紧急  相似文献   

10.
<正>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临床特征,俗称"三周病"。该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均不感染发病。该病最早  相似文献   

11.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叫番鸭“三周病”,是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呼吸困难和软脚为主要病状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高死亡率,本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内的雏番鸭。  相似文献   

12.
<正>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三周病",是一种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仅发生于雏番鸭的高度接触传染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易感禽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以泻腹、呼吸困难、脚软、肠道严重炎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1发病状况邯郸县尚璧镇一农户饲养1500羽番鸭,从15日龄开始发病,以张嘴伸颈呼吸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病鸭羽毛松乱,怕冷打堆,不爱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排出黄绿色、灰白色的水样粪便,随着病情发展,两脚发软,蹲伏。少数病  相似文献   

13.
番鸭细小病毒(MPV)引起的雏鸭发病称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俗称"三周病".其发病率为26%~62%,病死率为22%~43%,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给养鸭业带来一定损失.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多以腹泻、喘气和进行性消瘦及脚发软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4.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对1-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80%的番鸭细小病毒病,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为了明确病因,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5.
雏番鸭“三周病”流行病学及临诊表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死亡率。发病对象主要为三周龄以内的雏番鸭,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肠道严重发炎,肠粘膜坏死、脱落,肠管肿胀、出血。本病可造成雏番鸭大批死亡,即便耐过也成僵鸭,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为  相似文献   

16.
番鸭细小病毒(MPV)引起的雏鸭发病称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俗称“三周病”:其发病率为26%~62%,病死率为22%~43%,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给养鸭业带来一定损失。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多以腹泻、喘气和进行性消瘦及脚发软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故称“三周病”。临床上以气喘、腹泻、生长迟缓、运动失调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是目前番鸭饲养中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笔者用中药配合抗血清治疗该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 ,是由细小病毒引起 ,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 ,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 ,对 1- 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 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 80 %的番鸭细小病毒病 ,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 ,为了明确病因 ,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 ,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从广西的南宁、北流、博白等地采集 2 0余份病料分离出3株病毒 ,代号为A17、M2 、M3。将三个毒株分别在鸭胚中盲…  相似文献   

19.
粟硕  张桂红 《广东饲料》2013,(12):38-39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科依赖病毒属的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DuckParvovirus,MDPV)引起的以腹泻、喘气、脚软和胰脏坏死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1-3周龄的雏番鸭最为易感,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1病原雏番鸭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为球形单股DNA病毒,无囊膜,其可在番鸭胚中增殖,并能致死鸭胚。雏番鸭细小病毒对酸和热不敏感,对紫外线敏感。2流行病学本病6~21日龄雏番鸭最易感,感染后死亡率高达40%~60%,30日龄以上的番鸭感染后死亡率较低,往往成为发育不良的僵鸭。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不洁孵化场和带毒鸭为传染源,本病从9月份到次年4月份高发,这段时间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