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星病,近年来在招远市发生逐年加重。2007年全市病园率达70%~80%,病果率20%~25%,重者果园达80%以上。作者对桃疮痂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1危害症状桃疮痂病的寄主植物除桃外,还有杏、李、扁桃等核果类果树。病菌主要危害果实,其次危害新梢、果梗  相似文献   

2.
<正>梨小食心虫又名东方果蛀蛾、桃折梢虫,俗称"黑膏药",是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害虫。主要危害桃、苹果、梨、李、樱桃、山楂等,是陕西关中桃产区常见害虫之一。1发生与危害幼虫多从果实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幼虫蛀  相似文献   

3.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是果树上常见的重要害虫,可危害梨、桃、李、杏、苹果、樱桃等多种果树,在各梨产区普遍发生.特别是多种果树混栽区发生较重.外界条件适宜时,很易造成流行危害.在宁陵酥梨区有梨、桃混栽的情况.2006年梨小食心虫在宁陵县梨区大发生,虫果率一般为30%~50%.从2006年冬季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陇东枣园桃小食心虫发生危害现状及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陇东枣产区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及特点、发生规律及习性和危害程度等。3年调查研究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陇东枣产区均有桃小食心虫发生,主要以第1代幼虫为害,危害程度因枣园地形、管理水平、树龄不同而差异较大,川水地枣园危害重,虫果率为41.30%~45.00%,旱原地枣园危害轻,虫果率为5.80%~12.00%;管理粗放的枣园危害重,虫果率为33.00%~45.00%,管理较好的枣园危害轻,虫果率为8.00%~11.00%;老枣园危害严重,虫果率为45.00%~59.00%,新枣园危害轻,虫果率为7.00%~11.00%。针对桃小食心虫的危害情况,总结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是为害山楂果实的重要害虫之一,我省山楂“桃小”普遍发生较重,据我们1982~1983年在盖县、营口县、海城、鞍山郊区、辽阳县等地调查,虫果率一般为50~60%,严重园达90%以上,被害果充满虫粪,失去食用价值。因此,防治“桃小”工作是山楂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吸果夜蛾近几年在我区发生比较严重,特别是山脚、山地及近山的果园,危害尤其严重。笔者对其发生进行了多年观察,并在果园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把笔者的多年观察情况及其防治叙述如下。吸果夜蛾主要以成虫为害果实。成虫白天隐藏在荫蔽地方,夜晚在果园活动,用细长尖锐的口器刺入果内吸食果汁。果实被害后,伤口逐渐软腐成水渍状,终至脱落和腐烂。吸果夜蛾在我区1年发生4代,以幼虫或蛹在汉防己、木防己等野生植物上越冬,世代不整齐。5~6月成虫为害枇杷和桃;7~8月转向为害柰李、李、梨,7月中旬~7月底为为害盛期;8…  相似文献   

7.
崂山县是全国重点果区之一,自从山区发展果树以来,吸果夜蛾的危害越来越重,严重的影响果品生产与发展。北宅山区果园,果实被害率达70%,有的果实被迫早采。沙子口公社梨园曾因改换。良种,受吸果夜蛾严重危害,不愿再改换良种。 1965年至1967年,我们在崂山县北宅公社等山区果园进行了吸果夜蛾的种类与防治试验的调查,获得以下结果。 一、吸果夜蛾的危害情况 吸果夜蛾为害李、杏、桃、梨、葡萄、苹果等多种果树的果实(表1),被害果实重者多达30多个虫眼,造成腐烂不堪食用,轻者口味苦涩,不耐贮藏,降低经济收入。同时看出:早熟果早为害,晚熟果晚为…  相似文献   

8.
陈赓 《果农之友》2004,(2):37-37
吸果蛾是吸食果汁的蛾类总称,因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夜蛾科,而且都是夜间危害,故又称吸果夜蛾。寄主有苹果、梨、桃、李、葡萄、柑橘等。在浙江一般危害柑橘,有时对桃、李等果品也能造成很大损失。吸果夜蛾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比较特殊,其幼虫多生活于果园之外,成虫从园外飞入,而且是夜间危害,防治起来比较困难。200l~2002年,笔  相似文献   

9.
油桃梨小食心虫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小食心虫,又名东方蛀果蛾,简称梨小.分布全国各地,危害多种果树.多年来梨小是油桃主要虫害之一.梨小幼虫不仅危害桃的新梢,而且蛀食果实.葫芦岛市前所果树农场共有油桃树18万株,年产量超过5000 t,2004-2005年梨小食心虫在农场大面积发生,危害油桃累计300 t,直接造成经济损失40多万元.由于梨小发生代数较多,且出蛰不整齐,并有世代交替现象,因此极难防治.近两年对100户果业协会会员的油桃树实施监测,2005年梨小大发生,每株虫果率达到20%~30%,按每株油桃产60 kg计算,每株损失12~18 kg;2006年联防后,梨小损失的虫果每株控制在5%~10%,每株树少损失9~12 kg桃,每户250株计算,增产优质桃2 000~3 000 kg,增收3 000~4 000元,全场100户,年增收30万元.另外,在100户示范户经济效益带动下,其他农户逐步加入联防行列,推动我场油桃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简称梨小,俗称折梢虫、黑膏药,是果园重要害虫之一。梨小食心虫危害梨、桃、李、杏、苹果、山楂、海棠、木瓜、樱桃等,以危害桃、梨、杏、李果实最重。近年来,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桃、李、杏新梢受害严重的高达80%,桃、梨、杏、李虫果率,严重的果园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是苹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一年发生1-2代,使果实严重受害.被害果实畸形,果内充满虫粪,俗称猴头果和豆沙馅.该虫的防治关键是做好预报工作,采取树下防治为上、树上防治为辅,人工与药剂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提高苹果生产的无公害水平,2006年我们在北邙秦铺头进行了木虱净防治苹果树桃小食心虫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正桃褐腐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发生广泛,北方桃园多在雨季发生流行。褐腐病不仅导致桃树落果、烂果,贮运期亦可继续传染发病,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褐腐病除危害桃树外,还可侵染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现将桃褐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发病症状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受害,越接近成熟受害越重。果实被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果肉随之变褐软腐,以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  相似文献   

13.
陕北枣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枣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枣蛆,钻心虫,枣实虫,桃蛀果蛾等。为世界性害虫之一,我国大部分枣区均有发生,北方枣区发生较严重。枣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危害,把虫粪留在果内,枣核周围形成"豆沙馅";发生严重时,被害枣果  相似文献   

14.
黄明 《西南园艺》1999,27(2):26
梨小食心虫别名桃折心虫,东方蛀果蛾,简称“梨小”,被害果称直眼、黑膏药(梨)等。梨小食心虫是我县梨的主要害虫,多数地方属于梨、桃、李、杏等水果混栽区,危害猖獗,损失惨重。据1998年对庙宇镇(海拔800米左右)大云等3个村的调查,被害虫果率达78.9%~91.7%,平均为85.3%;其中受害烂果占10%,受害较轻的占60%,受害较重的占30%。虫害大大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减少经济收入。在庙宇镇市场上调查,良种梨(湘南梨)中的好果(无虫果)每公斤售价2元以上,受害轻的虫果0.6元以  相似文献   

15.
刘斌 《广西园艺》2009,20(4):29-30
桃蛀螟,又名桃斑螟,俗称桃蛀心虫、桃蛀野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全州县1年发生3~4代,世代不整齐,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皮缝、桃、李僵果、板栗苞和向日葵秆内越冬,除危害桃、李、梨、柑桔等果树外,还危害玉米、向日葵、西红柿和茄果等,过去在全州未见有危害柑桔果实的报道,近年来在部分脐橙园发现桃蛀螟幼虫危害果实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6.
桃蛀螟是一种危害苹果、桃、李、杏、梨、石榴、葡萄、向日葵、玉米等多种果树和农作物的杂食性害虫。1982年在我县苹果树上严重发生,据1983年调查,一般虫果率为20~30%,严重者高达70%以上,直接影响着我县果品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17.
杏树在迁安市北部山区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市杏树面积达5.8万hm2,年效益530万元以上.品种以麦黄杏、银白杏、大香白杏等老品种居多.由于管理粗放,虫害发生严重,受害果率一般都达50%以上,严重年份达90%,果实大量脱落,经济损失严重.从1994年起,我们对石梯子沟和杏山两大杏园进行观察并有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1997~2000年调查两地受害果率,已由原来的50%降低到1%~3%,虫害基本得到防治.  相似文献   

18.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蛾蛀虫、桃小实蛾等。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此虫在我国危害已有80余年的历史.广泛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江苏等省区。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苹果、梨、桃、山楂、海棠、李、杏、枣等数十种果树.以幼虫蛀果危害。被害果在幼虫蛀孔处有一小片白色蜡质膜:随着果实生长.果实表面完整,但幼虫在果实内部却纵横串食.使果实变形.果面下陷.形成畸形的“猴子果”:后期幼虫食量增大,且排粪于果实内.使果肉变褐味苦.完全丧失食用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枣桃小食心虫,别名桃蛀果蛾、枣蛆、钻心虫、枣实虫等,简称桃小。属鳞翅目果蛀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北纬31°以北、东经102°以东的北方果区。寄生植物有苹果、梨、花红、海棠、山楂、桃、李、杏、枣等。以幼虫蛀害果实。在枣产区普遍发生,尤其大枣产区危害严重,一般虫果率50%~70%,危害严重时虫果率高达90%以上。蛀果幼虫绕核串食,虫粪留在果内,不堪食用,严重影响枣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经济  相似文献   

20.
辽西北地区桃小食心虫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连续4年对彰武镇部分果园的调查结果表明,'苹果梨'桃小食心虫蛀果率平均高达20%,最高为60%.为了摸清桃小食心虫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彰武镇果树站于2005、2006年在建华果园对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期和成虫发生期进行测报,并于2006、2007年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防治,虫果率控制在3%以下,'苹果梨'价格由治理前的0.40元/kg,提高到2.00元/kg,提高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