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义  孙慧  王梅 《油气储运》2011,30(10):725-728,713
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社会需求推动了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政策,亦为城市燃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城市燃气由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3类气源构成。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投入商业运营,使得天然气用气人口首次超过人工煤气用气人口,2009年已接近液化石油气用气人口;2009年天然气消费量占领了56.4%的燃气市场,首次超过液化石油气,成为燃气领域的主导气源。目前,城市燃气行业的市场开发和企业运营面临挑战,同时,保障安全稳定供气已成为各燃气公司生产运营的重中之重。天然气成为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已是大势所趋,液化石油气将作为天然气的有益补充而稳步发展,人工煤气最终将退出燃气市场。城市燃气行业尚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加大整合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重视应急调峰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城市燃气发展阶段应该在坚持全过程透视、全要素梳理和全方位考察的原则下进行合理划分,而不应简单地以主要气源为依据进行阶段划分。从煤气在中国开始出现到新中国成立前,人工煤气为唯一城市气源,城市煤气与殖民主义密切相关且定向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至全国城市煤气工作会议前(1984),国家煤气政策缺位,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渐入城市煤气,气源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全国城市煤气工作会议后至2002年为行业政策形成阶段,发展城市煤气政策逐步形成,多气源齐头并进发展迅速,以人工煤气为主的供气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多元投资主体竞争,集团化发展与形成,确立天然气的主导地位是现阶段城市燃气发展的主要特征。内在需求、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是城市燃气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城市天然气利用项目的市场研究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城市燃气阔步向以天然气为主导气源转变的现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新时期开发城市天然气利用项目的前期准备、市场调研、数据处理、分析预测等环节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前期准备的主要目的是初步确定天然气利用的市场研究方向;市场调研则需要收集用气城市的政策信息,天然气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气城市燃气发展现状与竞争对手的信息;数据处理是指对用气负荷、天然气价格及受众对价格的承受能力等的量化分析;分析预测即对用气市场进行客观、全面、理性地分析和判断,为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天然气业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地下储气库是截至目前国际公认最经济有效的天然气季节调峰手段,中国地下储气库建设进度缓慢,储气调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基于此,梳理了中国地下储气库发展现状,分析了天然气行业在当今形势下的发展特点、需求、方向,结合欧美地下储气库的发展经验与中国现行的行业政策,总结了中国地下储气库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以下建议:通过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等多方面努力,构建储气库市场化建设和运营机制,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推进形成良性的天然气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阐述农民组织化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我国农民组织化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为基层组织,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动力,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目标组织体系.从政府制度建设、配套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农民组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用天然气的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用天然气利用格局及存在的问题两方面阐述了我国民用天然气利用状况.针对我国各地区民用天然气利用的不均衡性和发展态势,将其使用区域划分为4种类型.分析了发展民用天然气在政府监管、上下游工程建设的协调性、天然气调峰以及天然气销售企业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民用天然气利用的发展趋势.指出民用天然气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需要重视国内天然气市场培育开发,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以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建立专门的天然气法规,形成公平、合理的天然气定价机制,科学制定天然气利用规划,促进天然气开发和利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闻博览     
《新农村》1995,(3)
我国将从六方面引导私营经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将从六个方面对私营经济进行引导和管理:1.创造一个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把以所有制为依据制订政策,转变列以产业为依据制订政策。2.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企业。3.积极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4.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个体、私营经济。5.支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开发横向经济联合,互相参股经营。6.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管理的重点放在日  相似文献   

8.
氮肥行业“十一五”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氮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氮肥工业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氮肥工业以煤为原料占70.2%,以天然气为原料占21.4%,以油为原料占8.4%。这种原料的情况与我国能源结构相适应,也是氮肥工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优势;碳酸氢铵是我国特有的氮肥品种,2004年产量3895.5万吨,占全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问题转换及政策导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改革30年,我国农村基本解决了贫困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好发展问题而陷于低水平均衡状态中.本文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农业政策的演进,归纳了我国当前农业问题的三大特征,认为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剥夺农业与工业反哺农业的交替阶段.在此阶段迫切需要以明确的政策来保障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和农民享受平等的发展权;为防止对农业政策目标的异化,需要在宏观政策体系中理顺农业与其他政策目标的关系,并重点在农业系统内部研究确定能够有效打破低水平均衡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物质沼气产业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产业技术研究不成体系、缺乏配套的工艺与装备、模式总结与推广力度不够、标准体系构建不完善等不足之处.针对国内外沼气工程产业和政策发展现状,阐述户用沼气、联户集中供气、规模化沼气工程等生物质沼气产业规模,分析了在居民生活用气、热电联产、净化提纯制取生物天然气等主要应用领域的趋势,研究了种养结合畜沼果(菜、茶)、沼气集中供气、气热电肥联产、生物天然气等多种商业模式,梳理了国内外沼气发电、生物天然气、政府投资等的补贴政策及实施效果,并针对核心部分厌氧发酵技术和沼气提纯技术对比了不同工艺的关键指标和优缺点,提出加强技术支撑与保障、探索多种应用模式、加快建立标准体系等建议,为我国生物质沼气工程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我国天然气工业将进入一个以西气车输为标志、天然气气源多元化、城市燃气向天然气转变的大发展阶段。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不断增加的探明储量加上进口天然气,使输气干线和下游分配管网的建设成为可能。探讨了我国城市天然气的发展模式,指出下游的用气市场是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根本,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应遵循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王震  董宣 《油气储运》2020,(1):9-1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区域,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核心区,经过20多年的投资与合作,形成了集石油与天然气全产业链、油公司业务与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有机结合、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与当地化相融合的示范合作区。基于“一带一路”沿线油气合作必要性及其已取得成绩,重点研究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合作的潜力、面临的风险,建议政府持续优化“五通”政策,打造能源丝绸之路与能源区域命运共同体,能源企业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提升国际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建筑垃圾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改造和建筑工业的迅速发展,加之一些旧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服务年限的到期,使得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报废拆除,进而产生大量的建筑拆除废料和垃圾。如何处理这些越来越多的建筑废料,是各国政府棘手的问题之一。将建筑废料经过回收处理后再重新利用,既能保护天然资源,又能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本文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和应用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潘家华 《油气储运》2008,27(2):1-2,15
从利用核聚变获取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转化为天然气和输气管道与地下储气库建设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与预测了21世纪能源的转换趋势。认为在新世纪应加快对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我国要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加强对天然气水合物特别是水合物转化为天然气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潘家华 《油气储运》1994,13(4):6-10
我国管道工业的发展,有着美好的前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东部油区进入低产阶段,为了“稳定东部”,对东部管道需要进一步改造,即加强管道内检测,维护或更换防腐层,进行管道优化运行的研究,灵活运用现有管网完成进口源油的输送。随着成品油需求的增长,发展成品油管道是最佳选择。建设成品管道的关键技术包括:减少混油段的长度;混油界面的检测;混油段的处理及快速切换装置内容。天然气的开发和城市煤气化的兴起,输气和这  相似文献   

16.
史术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95-22497
基于系统动力学基模分析方法,参照彼得·圣吉概括的八大基模之一的成长上限基模,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了乡村旅游成长上限基模,包括科学规划差额成长上限基模、基础设施投入差额成长上限基模、高素质从业人员差额成长上限基模。通过对成长上限子基模作并运算,得到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长上限基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就乡村旅游发展消除成长上限的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强调应由政府主导,加强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以及政策支撑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多渠道引进人才,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贯彻管道运输技术政策 提高管道运输综合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有关管道运输技术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情况进行了综述,从宏观上回顾了管道工业近年来在科技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综合分析表明,与国外先进的管道技术相比,我国管道工业综合能力的差距是很大的。根据我国管道工业发展的现状,在建立管道工业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等十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在建设天然气管道、发展成品油和煤浆管道、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管道防腐、应用微机技术等领域全面提高我国管道工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The diffusion of e-commerc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cent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E-commerce is also considered as an efficient channel to alleviate poverty in rural China. Volumin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e-commerce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yet it is lacking empirical evidence as to the effects of e-commerce on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Since the year of 2014, in order to develop rural e-commerce, Chi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National Rural E-commerce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Project. This gradual involvement policy offered a natural experiment for evaluation of e-commerce. Based on village-level survey data from rural China and Heckit method, our study finds that rural e-commerce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 income. Moreover, the effect is inverted U-shaped for the relative-poverty villages. The estimation of the propensity scores matching model confirms that the results are robust. The follow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1) policy support to rural e-commerce should prioritize the povertystricken villages. By doing so, the marginal income effects of e-commerce will be maximized.(2) Investment in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and establishment of human resources for e-commerce in rural areas will have spillover effects, increasing rural income through the "digital dividend".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三农”问题逐步受到重视,农业保险问题再次备受瞩目,但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第一,要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第二,政府必须在立法、资金等诸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我国的农业保险才可能获得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