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打叶复烤是烟叶加工的必要环节.分析了现有复烤企业打叶复烤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增设工序,加强工艺管理,加大在线检测频次,稳定加工环境等措施,可显著提高打叶复烤质量.  相似文献   

2.
打叶复烤设备的技术改进对烟叶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热风润叶机、打叶机的技术改造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打叶复烤设备技术改造的重要性,以期能够对打叶复烤工艺配套设备的整体改造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毕节市威宁县、赫章县不同等级烟叶打叶复烤加工数据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对烟叶打叶复烤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烟叶生长的前提下,降水适当、海拔较高、日照时数较长的条件下所生产的烟叶打叶复烤加工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Raje.  JF  高丽洁 《杂粮作物》1992,(3):24-29
玉米、高粱和大豆的打叶处理引起籽粒产量和粒重的显著下降。减产量受失叶时间和严重程度的影响。高粱和玉米打叶使粒数和粒重下降(Stickler 等,1961;Hanway,1969;Tollena-ar 等,1978)。玉米早期打叶降低粒数,而授粉后打叶降低粒重。打叶还缩短玉米籽粒灌浆期的持续时间(Tollenaar 等,1978;Jones 等,1983;Barnett 等,1983)。在抽丝中期后12天全部打叶,降低玉米籽粒生长速率,而在抽丝中期后24天打叶不降低。  相似文献   

5.
甘蔗化肥减量增效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当前甘蔗生产的施肥现状,并提出蔗地机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蔗叶还田、合理灌溉等相应的化肥减量增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垦区的自然优势和发展甜菜生产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叙述.着重指出当前甜菜低产低糖原因.①选地不当,失收面积大.③收获密度不够.③水肥措施不能满足甜菜生长的需要.④生长中期大量打叶.今后只要做好选地工作、保证收获密度、科学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垦区甜菜将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棉花配方施肥在赣北棉田的应用效果,在彭泽县浪溪镇浪溪村实施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当地棉农常规施肥增产增效明显。在当前市场棉价和肥料成本的条件下,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节本增收1031.4元/hm~2,增收幅度为6.8%。  相似文献   

8.
棉花脱叶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降低机采棉的脱叶成本,进行了多种脱叶剂配方的脱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脱落宝和乙烯利混合剂,能达到减少脱落宝用量,降低脱叶成本的效果,而缩节安和乙烯利混用,表现出好的脱叶效果,脱叶成本亦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防除甜菜田间杂草理想的除草剂配方,进行了8种除草剂配方的甜菜田间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配方对甜菜田间杂草都有一定的防效,施用安全,且与产量和产糖量呈正相关,建议使用除草剂配方(5)(杂草2~4叶施用220m L/667m~2 16%甜安宁,杂草4~6叶施用260m L/667m~216%甜安宁+60m L/667m~2 20%乙呋黄,甜菜6~8叶施用280m L/667m~2 16%甜安宁+120m L/667m~220%乙呋黄)和除草剂配方(6)(杂草2~4叶施用260m L/667m~2 16%甜安宁,杂草4~6叶360m L/667m~216%甜安宁,甜菜6~8叶施用480m L/667m~2 16%甜安宁)对甜菜田进行除草。  相似文献   

10.
以稻草、五节芒和圆叶决明及羊粪为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进行不同配方处理的仿生态栽培。结果表明,15个配方中以A3(即20%稻草+30%五节芒+50%羊粪)的子实体产量最高,其次为配方B(即50%五节芒+50%羊粪)和配方B1(40%五节芒+10%圆叶决明+50%羊粪)。进一步比较用这3个配方栽培姬松茸时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含量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发现配方B1栽培姬松茸时,这些成分的含量均优于其他2个配方,这一结果对姬松茸的栽培模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凤  钱飞跃 《北方水稻》2014,44(6):76-77
配方肥料是"测土配方施肥"的物化载体,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如何尽快将通过测土配方技术研制的配方肥料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不仅关系到"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效率,同时也关系全区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当前,由于受市场因素、农技体制、农民素质、流通形式等诸多因素影响,配方肥料的推广工作进展得很不顺利。要真正把配方肥料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增效作用,还需要各级政府、农技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经销商等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2.
茶树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九  潘根生 《茶叶》1991,17(2):17-21
在依据当前的生产水平所采用的氮磷钾比例、用量和施肥技术条件下,NK 和 NP 配方效果最好,能明显提高夏茶,秋茶芽叶的氮、磷含量:增产效果分别达124.4%和114.6%,比 N、K 或 N、P 分别单独施用时的总增产效果提高一倍左右.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越冬叶以及夏茶、秋茶芽叶的氨基氮含量能很好反映施肥和供氮状况:它们的氨基氮含量与全氮量的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此外,发现越冬叶和夏茶芽叶的氨基氮含量与茶叶产量也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越冬叶及夏、秋茶的芽叶氨基氮含量可以作为不同时期茶树氮素营养的诊断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夏茶和秋茶来说,它们的氨基氮含量低于600ppm 时茶树可能缺氮,低于250ppm 时表明茶树严重缺氮.试验结果还表明,夏、秋茶芽叶除氨基氮外,它们的全氮量也能反映施肥和氮营养状况,也可作为茶树氮营养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如果高粱植株进行打叶或遮蔽处理,那么该株其他绿色器官的光合作用率发生显著变化,因光合面积减少而造成的损失可得到部份的补偿。Enyi(1g64)曾观察到水稻打掉旗叶后,从穗、叶鞘和花梗上得到较大的补偿。同样,Waxdlaw(1965)也记载过,小麦打叶或叶片受损时,其他器官对这些功能部位提供了补偿。本研究通过测定完整叶片的光合作用率,查明在不同处理下打叶的高粱株补偿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调控方式对棉田棉叶螨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比较了棉田设置黄板、喷施缩节胺、不同方式种植诱集作物、与玉米、蔬菜、果树邻作和防除杂草、整枝打权等对棉叶螨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棉花生长期,棉田设置黄板有利于抑制棉叶螨的发生危害;缩节胺抑制棉田棉叶螨发生危害的效果不显著;棉花与不同作物邻作时,棉田棉叶螨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及时除杂草和整枝打权可有效防除棉叶螨的种群数量;诱集作物种类及其种植方式对棉田棉叶螨的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小,但条带种植诱集作物对棉田棉叶螨的防控作用大于成片种植诱集作物。综上,可通过种植诱集作物及变换其种植方式和配套的农艺措施、合理的药剂防治对生态调控棉田中的棉叶螨防控。  相似文献   

15.
一、棉叶螨(红蜘蛛) ①棉地叶螨小红虫,棉花被害象火龙。②查插摘打加挑治,专人专药治专虫;查出一点打一片,及时歼灭打围攻。③防治叶螨常不懈,“双抢”莫忘治棉虫。④采用三氯杀螨醇,防治叶螨效果灵。二、棉铃虫①四代防治是关键,疏忽失脱麻烦添;辛苦栽种大半年,收成好坏在几天。②十卵有三变紫色,喷药良机莫失踏。③歼灭棉铃虫要善战,抓住蛾卵两关键; ④蛾子羽化高峰期,点灯诱杀是良机。五定两包一检查,统一行动搞围歼。  相似文献   

16.
遵义县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散叶收购是烟叶收购模式的革新,其优点在于能快速、大幅提高烟叶纯度,降低植烟成本、提高烟农收益,提高调拨效率;缺点在于技术分级限制较多.探讨了当前散叶收购模式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技术瓶颈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朱双瑶 《茶叶》2005,31(1):50-50
在夏茶生产中,危害最大的茶树害虫要算是小绿叶蝉和螨类了.在我市当前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1"二虫"的为害症状 1.1小绿叶蝉 该虫是茶树芽叶重要害虫之一.属同翅目叶蝉科,俗称叶跳虫,均以成、若虫刺吸芽梢汁液,使叶片失绿,叶脉变红,叶质粗老,严重时芽梢红褐焦枯,芽叶萎缩,状如火烧.受害芽叶制成干茶,碎末增多,滋味较苦涩,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验室是实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化验室经过自我完善,基本符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达到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检测需要,并对基层检测部门进行示范、指导与帮助。为盘锦地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水稻纹枯病是浦城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2011—2020年全县年均发生面积26 153.3 hm~2,防治面积23 133.3hm~2,产量损失3 626.3 t。通过对浦城县2011—2020年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开展相关防效试验,探索出推广使用抗(耐)性品种、机械插秧(宽行窄株)、测土配方施肥、打涝田间菌核、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科学轮换用药等防治效果较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崔明  周卫卫  余雪标  蔡冒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2):2176-2179
对比研究施用沼液配方肥和无机复混肥的肥效特点及其对瓜栗生理指标、生长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沼液配方肥在瓜栗上的最佳施肥量为750 kg/hm2.在此施肥量下,植株表现为相对叶绿素含量、总叶面积、地径、胸径、株高、总生物量鲜重、总生物量干重、叶生物量鲜重分别比施用等效无机复混肥高13.8%、65.0%、26.2%、44.8%、37.2%、51.7%、114.6%、6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