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年生苹果(‘红玉×金冠'')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片、芽、韧皮部中的内源多酚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80节以下苹果实生树芽中检测不到根皮苷或不存在根皮苷,80节以上含量急剧增加,80节以上韧皮部和叶片中检测不到咖啡酸或含量极低.120节前后实生树韧皮部和芽中杨梅苷含量极低或检测不到,芽中的绿原酸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认为80节和120节是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的两个重要临界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变化规律,利用双向电泳(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 DE)技术对苹果实生树童期和成年期叶片的蛋白质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童期和成年期的2 DE图谱上,有23个蛋白质点在表达上存在明显的质和量的变化。其中,6个蛋白质点为童期组织所特有,3个蛋白质点只能在成年期叶片中检测到。此外,有14个蛋白质点在表达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在成年期叶片中有11个蛋白质点的含量显著高于童期;有3个蛋白质点的含量明显低于童期叶片。因此认为检测到的23个差异蛋白质点可能与阶段转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苹果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苹果杂交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片和韧皮部中的多胺含量。结果表明:叶片中多胺含量明显高于韧皮部;第81-85节和第116-120节韧皮部中的多胺总量、腐胺含量和亚精胺含量都达到最高值,说明第81-85节和第116-120节是苹果实生树的生理转变点。  相似文献   

4.
酶联免疫分析法及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的原理,酶联免疫分析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的技术要点和存在问题,并对酶联免疫分析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证明苹果实生树童性变化与氧化还原平衡态的相关性,采取小金海棠实生树不同节位的叶片,测定miR156相对表达量,H2O2含量以及CAT、APX和GR酶活性。结果小金海棠实生树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miR156相对表达量从1.4m高度显著降低。叶片H2O2含量,CAT、APX和GR酶活性均随节位逐渐升高。表明植物体内活性氧清除机制的CAT途径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均随个体发育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酶联免疫分析(ELISA)是农药残留检测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特异灵敏等优点.主要介绍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半抗原的合成方法,对拟除虫菊酯分子的环丙烷、氰基和芳香环进行修饰;对拟除虫菊酯水解产物进行修饰;增加一个连接臂作为半抗原.同时介绍了酶联免疫分析的研究进展,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半抗原的合成及酶联免疫分析进行了讨论和展望.酶联免疫分析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检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杏实生树若干性状间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关分析表明,杏(Prunus armeniaca)实生树的雄蕊数目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花冠直径与平均果重之间相关程度紧密,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4和0.5675超过P=0.05的显著水平,而叶片面积与平均果重之间,叶形指数与果形指数之间仅有微弱的相关。性状间的相关程度与实生树的生态地理起源有关,叶形指数与平均果重,叶柄长度与不完全花百分率在CS 系实生树中表现有显著的相关,叶片面积和花冠直径与不完全花百分率在RS 系实生树中呈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苹果育种杂种初选轮纹病抗性评价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个苹果品种间杂交组合的杂种实生树枝干和果实轮纹病田间自然发病的调查,采用次数分布图和群体平均数法分析了苹果轮纹病抗病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苹果不同杂交组合F(1)代对轮纹病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实生树枝于发病级别和果实发病率经方差分析年份间差异显著;枝干抗病性与果实抗病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对苹果育种杂种初选过程中苹果轮纹病抗病性评价开展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苹果一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作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幼苗不同品种叶片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是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苹果叶片感染病原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形成速度和程度与品种抗病性有直接关系。进一步提出了苹果一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病不能有病理生理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具无融合生殖特性的4 年生湖北海棠实生树为试材, 以1 年生实生苗和4 年生成年芽嫁接树作为4 年生实生树的童区和成年区的对照。从空间角度对不同高度位置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多年生实生树叶片的解剖结构随叶位上升, 逐由阴性结构转变为阳性结构, 其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 细胞形状指数等均随叶片位置高度上升而增加。单位刻度内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数却不随高度而发生变化, 且在成年芽嫁接树与实生树之间也无差异。成年芽嫁接树叶片的海绵组织厚度不随高度而发生变化, 但细胞形状指数、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等与多年生实生树具相同变化趋势, 也具有由阴性结构向阳性结构转变的特点。解剖结构特征不宜作阶段转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