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子香酚对黄瓜疫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疫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黄瓜生产的土传病害,筛选对黄瓜疫霉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药剂是防治黄瓜疫霉病的主要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了丁子香酚和嘧肽霉素对黄瓜疫霉菌,以及丁子香酚对黄瓜疫霉菌和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对于黄瓜疫霉菌,丁子香酚的效果优于嘧肽霉素,EC50值分别为0.622 3和20.673 9 mg/L.而在使用丁子香酚的情况下,对稻瘟病菌的防治效果又好于对黄瓜疫霉菌,其EC50值为0.469 7 mg/L.  相似文献   

2.
辣椒疫病防治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和孢子囊萌发抑制法分别测定了烯酰吗啉、氢氧化铜、王铜、甲霜灵、福美双、三乙膦酸铝、氨基寡糖素、霜霉威、百菌清、代森锰锌等10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1.06 μg/mL;氢氧化铜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1.68 μg/mL;代森锰锌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霜霉威对辣椒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囊萌发几乎都没有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菌产孢子囊培养基的筛选结果为米糠琼脂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产孢子囊量最多且个体较大、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对辣椒疫霉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对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和对辣椒的增产作用,旨在筛选出可有效防控辣椒疫病并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小或有益的防控药剂,为辣椒疫病防控提供指导。【方法】以辣椒疫霉菌Ph2为试验材料,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对15种药剂进行初筛;以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为候选药剂,辣椒疫病高发田块为试验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灌根法为主要施药方式,统计施药后不同时段辣椒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收获期测定不同药剂处理辣椒生长及产量指标,计算增产率;采集辣椒根际土壤,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菌落数量,计算细菌/真菌比,探索不同药剂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对辣椒疫霉菌生长抑制率为100.00%的药剂有6种,分别为33.5%喹啉铜SC、80%烯酰吗啉WG、72%霜脲·锰锌WP、687.5 g/L氟菌·霜霉威SC、23.4%双炔酰菌胺SC和64%噁霜·锰锌WP;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第3次药后33 d防效最好的是氟菌·霜霉威(93.86%),其次为噁霜·锰锌(71.78%);各药剂处理对辣椒生长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鲜椒推测产量最高的是噁霜·锰锌处理(22.74 t/ha),氟菌·霜霉威处理次之(21.29 t/ha),较CK分别增产29.52%和21.22%;各药剂处理下的细菌/真菌比表现为霜脲·锰锌>氟菌·霜霉威>噁霜·锰锌>喹啉铜>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以霜脲·锰锌处理最高,为13.85,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P<0.01)。【结论】氟菌·霜霉威和噁霜·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增产作用明显,对土壤细菌生物量影响较小,可作为辣椒疫病的防治药剂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囊形成法测定了常用的12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菌剂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50%安克和68%精甲霜锰锌的对菌丝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它们对菌丝生长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4.434 6+0.759 8x和y=4.569 7+0.522 6x,抑制中浓度分别为5.55μg/mL和6.66μg/mL;而50%安克和72.2%霜霉威对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2.393 3+1.304 9x和y=2.269 5+1.303 6x,抑制中浓度分别为99.45μg/mL和124.34μg/mL.其它供试杀菌剂的毒力效果均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5.
色菌界的疫霉菌所引发的作物疫病是农业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探明壳寡糖是否可用于作物疫病的绿色防控,分析壳寡糖对辣椒疫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在壳寡糖终浓度为0、10、30、50、100、300、500 mg/L的PDA平板上接种辣椒疫霉、恶疫霉、瓜类疫霉、寄生疫霉和荔枝霜疫霉,测定菌丝生长情况;在壳寡糖终浓度为0、10、30、50、100 mg/L的10%V8培养液中培养辣椒疫霉菌丝,观察菌丝形态变化;添加0、10、30、50、100 mg/L壳寡糖,观察对辣椒疫霉游动孢子囊的产生,以及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和萌发的影响;对本氏烟喷施浓度为0、10、30、50、100、1 000 mg/L的壳寡糖后接种辣椒疫霉,观察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壳寡糖能直接抑制辣椒疫霉和其他4种卵菌(恶疫霉、瓜类疫霉、寄生疫霉和荔枝霜疫霉)的菌丝生长,但抑菌效果在种间存在差异,当浓度为100 mg/L时对辣椒疫霉的生长抑制率达到了52.50%。自50 mg/L浓度起,壳寡糖对辣椒疫霉的菌丝形态,游动孢子囊形成,以及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和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升高时抑制效...  相似文献   

6.
荔枝霜疫霉病是危害荔枝的重要病害,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为探讨防治荔枝霜疫霉病杀菌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五种不同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荔枝挂果期喷药3次后,68.75%氟菌.霜霉威SE 6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WG 2500倍液、66.8%丙森.缬霉威WP 800倍液、70%丙森锌WP 500倍液和68%精甲霜.锰锌WG 800倍液5种不同处理对果实成熟期霜疫霉病的各自防效为89.92%、91.45、89.53、88.11、88.01,差异不显著,可在荔枝产区上轮换应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马铃薯晚疫病采用抑快净、银法利、噁霜曲吗、霜疫·烯吗、烯酰·锰锌、王铜·霜脲氰、氟啶胺、甲霜·霜霉威8种药剂的防治,发现抑快净、银法利、甲霜·霜霉威、王铜·霜脲氰、烯酰·锰锌这五种药剂与对照喷清水药效差异极显著,可在张家川县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肉桂醛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机制,研究了肉桂醛作用下辣椒疫霉菌丝的径向生长、辣椒疫霉孢子的萌发与活力、辣椒疫霉孢子内活性氧(ROS)含量和NADPH氧化酶基因(nox)的表达以及外援ROS清除剂谷胱甘肽(GSH)存在下肉桂醛对辣椒疫霉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肉桂醛能够有效地抑制辣椒疫霉菌丝的径向生长和孢子的萌发,抑制辣椒疫霉菌丝径向生长的EC50值为1.0 mmol/L,完全抑制辣椒疫霉孢子萌发的MIC值为0.4 mmol/L,并且Almar blue染色发现此时辣椒疫霉孢子几乎没有活力;0.4 mmol/L肉桂醛处理辣椒疫霉孢子0.50h时,孢子内ROS含量明显增加;GSH能够明显缓解肉桂醛对辣椒疫霉孢子的抑制作用;0.4 mmol/L肉桂醛处理辣椒疫霉孢子0.25 h,孢子内nox1基因表达上调,表明肉桂醛可能是通过上调nox1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大量的抑制辣椒疫霉的ROS。  相似文献   

9.
几种杀菌剂抑制辣椒疫霉孢子囊形成的室内测定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测定了甲霜灵等10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甲霜灵,甲霜锰锌,磷酸乙酯,乙磷铝对辣椒疫霉孢子囊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该菌对这几种杀菌剂的适应浓度范围较宽,硫酸铜,霜疫必克,克抗灵,冠菌铜在较高浓度下对才能在辣椒疫霉孢子囊的形成有抑制效果,该菌以壕几种杀菌的适应浓度范围要对较窄。  相似文献   

10.
辣椒疫霉引起的植物病害使农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环保、经济实用的混合微生物菌剂防治策略是当前的最新发展趋势.试验从6种药用植物分离得到15株植物内生菌,平板拮抗实验筛选得到拮抗链霉菌SAT1,经鉴定为Streptomyces anandii,其发酵液粗提物和挥发性物质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接种链霉菌SAT1的孢子液可提高辣椒苗对辣椒疫霉的抗性并明显促进辣椒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辣椒疫霉病菌对内吸性杀菌剂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江西省采集分离的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153个菌株对甲霜灵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已有55.60%的菌株存在抗药性,其中中、高抗菌株占27.50%;甲霜灵与恶唑烷酮、甲呋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与霜霉威之间没有交互抗性;甲霜灵对敏感菌株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囊的形成和游动孢子的释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0.2776mg/kg、0.2663mg/kg、2.295mg/kg,而霜霉威浓度达500mg/kg时,对菌株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囊的形成和游动孢子的释放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活体寄主上对病菌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2.
陈春利  王绍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56-12057
[目的]确定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在不同时期施药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中椒7号为供试材料,辣椒疫病为防治对象,研究几种药剂不同施药时期施用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结果]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对辣椒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试验剂量内时辣椒安全无药害。药剂施药时期不同,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不同,最佳途径是苗期用药和移栽后田间喷雾相结合。推荐苗期使用72.2%霜霉威盐酸盐AS43320g/hm^2苗床泼浇,或移栽前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17187.5g/hm^2灌根或泼浇;移栽后大田发病初期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773.44—1031.25g/hm^2喷淋茎基部或喷雾,间隔7d施药一次,可连喷2~3次。[结论]该研究为辣椒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对辣椒疫病防效较好的新型杀菌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效果测定和网室生测,对50%氟吗啉锰锌等12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5%代森锰锌.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等药剂对辣椒疫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4.822 0、4.814 0、0.475 9和2.502 6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能使菌落变稀。在网室生测试验中,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霉的防效最好,2.0、2.4和2.8 g/L的防效分别为85.14%、89.39%和92.45%。[结论]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防治香草兰疫病的最佳药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68%精甲霜.锰锌WDG(水份散粒剂)、50%烯酰吗啉WP(可湿性粉剂)、25%甲霜.霜霉威WP、69%烯酰吗啉.锰锌WP、36%霜脲锰锌WP和70%乙磷铝锰锌WP等6种不同使用浓度药剂对香草兰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WDG 1 000倍液、50%烯酰吗啉WP 1000倍液及36%霜脲锰锌WP 1 000倍液对香草兰疫病大田防效较好,分别为86.6%、81.4%和79.8%。生产上可交替使用这3种药剂来防治香草兰疫病。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旋覆花对辣椒疫病的控制效果,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旋覆花根、茎、叶、花进行浸渍超声提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上孢子萌发法测定各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离体活性,并测试了盆栽防效.结果表明,在0.1g·mL-1供试条件下,旋覆花的花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强,4种溶剂提取物抑制率分别为81.19%,93.15%,100%和95.43%;叶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抑制率分别为81.17%,88.29%,95.43%和87.16%;除茎的氯仿提取物外,其它茎、根不同溶剂提取物抑制率均大于62.79%.在0.05 g·mL-1质量浓度下,叶和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对供试病菌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83.33%和66.67%,其它提取物抑菌活性均较弱.在1.0g·mL-1处理剂量下,旋覆花花的氯仿提取物对辣椒疫病的治疗和保护作用分别为46.35%和52.18%,均与对照药剂相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氨基寡糖素田间防治辣椒疫病和体外对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的抑菌作用,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田间喷雾使用氨基寡糖素对辣椒疫病有一定的防效,40mg/L氨基寡糖素对辣椒疫病的防效高达73.2%。采用生长速率法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上研究了氨基寡糖素体外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可以抑制辣椒疫霉的菌丝生长,有效中浓度EC50为100mg/L。在无菌水中氨基寡糖素可以抑制辣椒疫霉新生菌丝上孢子囊的形成以及静止孢的萌发,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64mg/L和41.84mg/L。  相似文献   

17.
甘肃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甘肃6个地区的19株辣椒疫霉单孢菌株进行甲霜灵的抗性水平测定,结果表明,甘肃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存在明显差异,酒泉市铧尖乡、临水乡和金塔县未施用过甲霜灵的菌株,EC50平均值为0.13mg/L,可作为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敏感基线。兰州、天水、武威等地区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普遍产生较高的抗性,中高抗菌株检出率达到63.2%,抗性水平最高可达388.0倍,这与上述地区长期施用甲霜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