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栽培措施对冬油菜抗冻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前作留茬高度和施肥等栽培措施对油菜抗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密度、磷钾肥等对油菜抗冻性及产量影响较大,而前茬水稻留茬高度对油菜抗冻性及产量影响均较小。迟播油菜冻害指数低于早播油菜,产量也低于早播油菜;31.5万株/hm2左右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油菜冻害的降低和产量的增加;磷钾肥能够增强油菜的抗冻性,而氮肥降低了油菜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利于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播期,通过对比不同播期对早晚稻产量和光热资源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熟型双季稻对播期响应的敏感性。【方法】以双季稻主产区湖南省通过审定的主推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至2019年早晚稻各设置3个播期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分析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气象资料,比较不同播期下各品种的产量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随着播期推迟,早晚稻通过缩短播种—始穗阶段的天数使生育期缩短,早稻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对中熟早稻和迟熟早稻产量影响不显著,晚稻产量呈下降的趋势,迟熟晚稻对播期推迟的响应比中熟晚稻快;2018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73%、4.4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1.28%、-1.77%,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64%、8.1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14%、13.25%;2019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增加0.36%、10.36%,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1.53%、12.52%,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72%、6.09%,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58%、6.21%。【结论】播期对双季稻光...  相似文献   

3.
万安县油菜播种面积常年在0.667万hm~2以上。为充分利用万安县双季稻区冬闲田,提高冬种覆盖率,提升油菜单产和总产水平,促进万安县油菜产业化发展,根据江西省农科院安排,万安县在百嘉镇廓埠村开展了双季稻区油菜种植不同施肥量对产量及熟期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对机播机收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不同播期对机播机收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机播机收油菜的产量和经济性状有一定的影响,10月14日播种和10月2日播种的产量、冬前长势、经济性状相差较小,10月29日播种的产量、冬前长势、经济性状影响较大。因此,建议油菜机播机收以10月15日前播种最好。  相似文献   

5.
油菜机械直播播期与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研究油菜机械化直播的播期和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实施油菜机械直播播期、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汉中市汉台区现有生产条件下,油菜9月20日机械播种、密度为37.5万株/hm~2时综合性状较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个不同播期、3种播量的2因素3水平9个处理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播期、播量对皖油2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播期和播量互作可极显著地影响油菜产量;表明皖油29在直播条件下,适当早播有利于夺得高产。皖油29在9月25日播种、播种量3.0 kg/hm2处理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油菜新品种大地199在阜阳市种植的适宜播期,通过对油菜新品种大地199设置3个不同播期,在相同的播种量、肥力水平、田间管理措施下,从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鉴定。结果表明,10月20日前播种天气情况较能满足油菜品种大地199出苗及苗期生长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需求,利于后期产量形成。播期早,油菜生育期长,花期长;播期晚,油菜生育期短,花期短。早播的油菜抗寒性优于晚播,苗龄大的抗寒性好,苗龄小的抗寒性较差。在阜阳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大地199油菜在10月9日播种产量最高,抗性最好;10月底播种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机播机收不同播期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机播机收不同播期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播期对油菜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对于试验地永新县在中乡来说,最佳油菜播种时间为10月15日前,该结果为当地油菜种植的播期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当地油菜产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饲料油菜华油杂62为研究对象,在阴山北麓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了播期对饲料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导致饲料油菜生育期缩短,尤其缩短了从播种到出苗的时间;有效分枝数、茎粗随播期推迟而增大;出苗数、鲜草产量、养分累积量随播期推迟而下降;但植株地上部N、P、K含量随播期推迟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氮含量先减小后增大,磷含量先增大后降低,钾含量逐渐降低;随播期推迟氮、钾累积量逐渐降低,磷积累量先增大后降低。综合考虑,阴山北麓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饲料油菜最适宜播期应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以马铃薯中熟品种克新18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西部农场进行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探讨其对马铃薯生长、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宜过早播种,过早易遭受低温,影响壮苗,从而影响产量及品质;黑龙江省马铃暑适宜播期为5月上、中旬,此期播种的产量高,与其它播期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佳播期为5月6日,最高产量迭49 ...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对油菜"两优586"生育、产量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播期对油菜"两优586"生育、产量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两优586"的最佳播期为10月8日,适宜播期为10月1日~10月15日,产量可达1792.50~1929.75kg/hm2,生育期适中(190d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为345个左右,且抗性较强,发病率低于15%,倒伏率低于10%。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播期插期秧龄对机插稻黄华占产量性状的影响,2020年在陕西省城固县五爱村开展了油菜茬机插稻黄华占的研究。结果表明:秧田播期相同条件下,随着大田插期提前秧龄缩短,水稻产量增加;插期相同条件下,随着秧田播期提前秧龄延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或增加,秧田播期比秧龄对产量影响大,后期秧龄对产量影响增加;秧龄相同条件下,随着秧田播期大田插期提前,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或增加。秧田适期早播长秧龄的大穗,大田适期早插多穗。  相似文献   

13.
直播水稻适宜播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个偏早熟粳稻品种盐粳311和盐粳56为材料,进行直播稻种植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形成及产量结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在当地栽培条件下,2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均为6月5~20日,安全齐穗的临界播期为6月25日。  相似文献   

14.
直播稻播种量对产量形成及抗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了直播稻的播种量对产量形成、抗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增加,水稻基本苗和穗数增加,但分蘖穗数迅速减少;粒数呈先增加后迅速减少的趋势;粒重变化较小;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播种量增加,基部节间拉长,上部节间变短,抗倒伏能力减弱;穗长变短,穗型变小;单株干重变轻,株型变小,由此确定,最佳播种量为90kg/hm2,产量达8821.5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适宜播种时间,确保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方法】以6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12个组合为材料,采用4期播种(前后两期间隔6 d),利用二因素两向分组资料无重复观察值模型与最小显著差数测验法(LSD法)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籽粒产量、灌浆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及成熟后推迟收获对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的恢复系糙米率有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糙米率有降低趋势;籽粒产量、灌浆期、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在不同播期间无显著差异。II优组合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宜香优组合1~3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第4期显著减少;不同播期对杂交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大,推迟播种会降低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第4期推迟收获会导致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加,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恢复系和杂交稻在川南3月27日后推迟播种,产量有减产趋势,4月上中旬播种产量减少极显著;恢复系和杂交稻谷粒长宽比不受播期影响;杂交稻灌浆期、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受播期的影响比恢复系大;杂交稻成熟后不及时收获会导致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麦茬直播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麦后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熟期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3种熟期类型的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产量形成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3种熟期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均显著下降,且变化程度不一;产量的下降主要在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降低,穗数和千粒重变化不大。不同播期条件下直播稻的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在品种类型间有所异同:随着播期的推迟,产生相同效应的是外观品质和蒸煮与食味品质,但变化趋势不一,外观品质均呈变优的趋势,蒸煮与食味品质则呈变劣的趋势;产生不同效应的是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变优而营养品质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变劣而营养品质变优。【结论】直播稻在前茬腾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易取得高产,且可以改善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但降低了外观品质,播期对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因品种熟期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7.
播期对冬油菜鲜、干重净增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鲜干重净增量、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期的推迟,冬油菜越冬率、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重净增量、根冠比均逐渐降低;株高、茎粗、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主序有效角果数都相应减少;不同播期处理间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粗、角果长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株产量和单株总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结论]在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冬油菜适宜播期在9月5~15日.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不同直播播种期对赣油杂5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赣油杂5号的成熟期推迟,花期和全生育期缩短;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逐渐减少;角果长度、角粒数和角粒重表现先增后减;10月15日前播种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10月下旬以后播种处理减产显著。因此,赣油杂5号的适播期较长,最适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高抗油菜浙大619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大619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油2009002)。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直播油菜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产量影响较大,早播有利于提高油菜的产量,迟播有利于降低油菜植株高度,在浙江杭州地区,直播油菜的最适播期为10月15~25日,最迟不宜超过10月底,生产上宜掌握"早播适当稀植,迟播适当密植";氮肥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油菜的产量,但考虑到低碳、生态以及该品种的耐肥抗倒性等问题,生产上提倡适当增施,不宜过多,建议每公顷施尿素450 kg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双油8号的适播期、迟播临界期和获得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建立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双油8号不同播期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其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间的油菜生育期差别较大,播期越早生育期越长,9月15日播种的生育期达到243.8d,比10月1、15日播种的生育期分别长20.8、27.8d;在同一播期内,种植密度越小,成熟期越晚;种植密度增大,成熟期提早。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单株角果数的影响较大。[结论]在豫南地区双油8号的适播期在9月15日~10月15日,适播期内产量均以45万株/hm2最高;在晚播情况下,产量均较低,但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增加,以种植密度75万株/hm2产量最高,因此晚播情况下应加大种植密度,以密补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