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播种期、密度、施氮量3因素对花油8号直播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花油8号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密度,施氮量的影响最小;花油8号高产关键技术:10月5日左右播种,种植密度1.6万株/667m~2,施N16kg/667m~2,氮肥的施用比例为三叶苗肥:五叶苗肥:薹肥=1:5:1。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播种期、密度、施氮量3因素对花油8号直播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花油8号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密度,施氮量的影响最小;花油8号高产关键技术:10月5日左右播种,种植密度1.6万株/667m~2,施N16kg/667m~2,氮肥的施用比例为三叶苗肥:五叶苗肥:薹肥=1:5:1。  相似文献   

3.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闽甜107”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施氮量>播种期>种植密度,并优选出产量高于817.65kg/667m2的栽培措施:播种期4月1~7日、种植密度3720~3940株/667m2、氮肥施用量16.75~19.75kg/667m2。  相似文献   

4.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闽甜107”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施氮量>播种期>种植密度,并优选出产量高于817.65kg/667m2的栽培措施:播种期4月17日、种植密度37207日、种植密度37203940株/667m2、氮肥施用量16.753940株/667m2、氮肥施用量16.7519.75kg/667m2。  相似文献   

5.
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期对贵农玉008号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贵农玉008号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播种期对贵农玉008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农玉008号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及播种期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播种期(x3);种植密度在3 600株/667m2左右、施氮量在12 kg/667m2左右,于4月5日前后播种有利贵农玉008号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明确影响高原生态区黔油18号油菜产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高产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方法】运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最优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在海拔950 ̄1200m的高原生态区对优良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8号的主要栽培措施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油菜产量的量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结果】结果表明,在4因素中,对黔油18号的影响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结论】要获得≥2493.46kg/hm2的产量,其最佳栽培措施组合是:保持密度13.60 ̄14.50万株/hm2,氮肥291.35 ̄330.00kg/hm2,磷肥92.28 ̄102.2746kg/hm2,钾肥119.20 ̄129.20kg/hm2。  相似文献   

7.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糯玉米品种"闽糯0018"在闽东高山反季节栽培中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优选出产量大于900.43 kg/667m2的农艺措施方案:播种期5月22~26日、种植密度3757~3988株/667m2、氮肥用量16.97~19.86 kg/667m2。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与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油8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菌核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12 kg/667m~2,密度在2.0万~2.5万株/667m~2之间时,汉油8号的产量较高、群体结构较为合理;继续加大施氮量和栽培密度,油菜单株营养生长势弱,容易造成倒伏,且角果总数难以保证,油菜菌核病发病严重,加大了机械化收获的难度,对产量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油菜新品种浙双7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6,他引:1  
通过对浙双72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3因子正交试验表明,对油菜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栽培因素是播种期和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在高产栽培中,应适期早播,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同时应适应密植。生产应用中,播种期以9月25日左右为宜,施氮量276kg/hm^2,种植密度10.5万-13.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以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21为试验材料,通过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和施氮量(X3)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育苗移栽方式下,研究各因素对宜油21产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解析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宜油21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其大小为:施氮量播种期种植密度,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宜油21主控措施应是氮肥施用量和播种期;播种期与种植密度间的互作效应最大,并达到显著水平。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迟播高密度,宜油21产量最高,早播低密度也可获得高产,但迟播低密度,产量最低;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产量达2 860 kg/hm~2以上的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9月25日~29日、92 839~104 399 株/hm2和215.8~242.8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玉油1号的最佳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组合,实现良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相配套,以便在云南省适宜区推广应用。[方法]试验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玉油1号在玉溪市最适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及尿素施用量,及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3个因子对产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播种期、尿素施用量、密度,其中仅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播种期对玉油1号的生育期、单株有效角果、角粒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正相关,而尿素施用量对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玉油1号的在中海拔油菜种植区域的最适宜播种期应选择在10月15—20日,密度为18万~21万株/hm~2,种肥及苗肥共施用525 kg/hm~2尿素。  相似文献   

12.
四种因素对花生“台南13”春播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春播花生"台南13"进行了播种期、穴播粒数、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四因素正交高产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4月4日,每穴播3粒种,种植密度16 67万穴/hm2,施纯氮45kg/hm2为最优组合;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施氮量和穴播粒数,播种期的影响最小。另外就各因素对产量结构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不同直播密度、不同施氮量对双低油菜赣两优二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赣两优二号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期为10月10日左右,最适直播密度为24万株/hm^2,最高氮肥用量为270kg/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用早熟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集成高密低氮、缓控释肥和生物调控技术,研究迟播油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结果表明,选用早熟油菜品种圣光127,在湖北省10月22-30日进行播种,播种密度为60万~105万株/hm~2,施氮量(纯N)为120~240 kg/hm~2的条件下,可获得1 814.3~2 777.4 kg/hm~2的产量。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有效降低施氮量,起到以密省肥的作用,也能缓解因播期推迟引起的产量下降。实施种子处理、选用缓控肥、适度化学除草和叶面补肥等绿色技术能够促进迟播油菜生长发育,缩短全生育期至190 d左右,能够满足湖北地区油-稻-稻(再)三熟制生产的要求。10月22、30日播种的各处理平均产量2 278.9 kg/hm~2,比全省平均产量2 100 kg/hm~2增产178.9 kg/hm~2,按照油菜子价格4.0元/kg计算,增效715.6元/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直播油菜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最佳组合,为油菜的高效栽培和四川丘陵区直播油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建立双低油菜国豪油8号在四川丘陵区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在四川丘陵区,直播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国豪油8号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条件下,该品种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799 kg/hm2的农艺方案:9月25—30日播种,密度45.0万~52.5万株/hm2,施肥量0~750 kg/hm2。农艺措施增产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播期、密度、播期与施肥量、施肥量。8个农艺性状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段长、二次有效分枝数、有效分枝高度、千粒重、株高、根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结论]直播油菜的二次有效分枝、根茎粗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二次有效分枝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油菜机直播方式具有省工、高效的特点。为研究成都平原油菜机直播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设计,研究了播种期、播种密度、氮肥水平等机直播关键农艺措施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在合理的播种期、播种密度、氮肥供应水平下机直播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最佳配置。当播种期为9月30日,播种密度为30株/m2,氮肥供应水平为27 g/m2时机直播油菜产量最高,可达320 g/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汉油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栽培因子对汉油9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施钾量>播期>磷肥>密度.用降维法分析各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氮167.85 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纯磷96.6 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纯钾75.6 kg产量最高;播期为9月11日产量最高,密度为12.3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经过计算机模拟寻优,产量大于3 150 kg· hm^-2栽培方案有93套,相应的农艺措施为播期9月9-11日,密度11.70~12.30万株·hm^-2,纯氮量174 ~186 kg· hm^-2,纯磷量为85.95 ~94.05 kg· hm^-2,纯钾量为84.90 ~95.10 kg·hm^-2.  相似文献   

18.
晋稻8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10年试验的基础上,2011年进一步从施氮量、施氮方式、栽插密度方面研究晋稻8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8个处理中,施氮量210 kg/hm2、栽插密度22.8万穴/hm2、施氮方式不同的2个处理产量排前2位。基肥、蘖肥、穗肥按3∶3∶4的施氮比例更适合晋稻8号的生长发育,增产效果明显。在施氮量、施氮方式相同时,产量及穗粒性状都是栽插密度22.8万穴/hm2的处理表现好,表明该密度适合晋稻8号栽培。施氮量21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按3∶3∶4的施氮比例,栽插密度22.8万穴/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其在有效穗、成穗率、结实率、千粒质量上表现较突出,是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适合在晋稻8号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移栽和直播油菜的氮肥施用效果及适宜施氮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氮肥施用对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长发育状况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探寻直播油菜的氮素营养特点,比较和明确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氮肥施用效果和适宜施氮量的差异,为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0年度在湖北省沙洋县布置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用量田间试验,开展田间调查和产量分析,根据肥效模型确定适宜施氮量。【结果】由于种植方式的不同,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生育期内植株形态和生长发育特点存在较大差异。移栽油菜单株优势明显,植株各方面发育均好于直播油菜,而直播油菜具有群体优势,籽粒产量水平与移栽油菜接近。施氮有效促进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同时,两种种植方式下油菜氮肥施用效果存在差异,移栽油菜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及产量形成受氮素影响更为明显。直播油菜拥有庞大的根群结构,吸收土壤氮素的能力强,对外源氮肥需求量少于移栽油菜。本试验条件下,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28.4 kg•hm-2和130.3 kg•hm-2。【结论】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的植株形态、生长发育及施氮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产量水平相近的情况下直播油菜氮肥适宜用量明显低于移栽种植。因此直播油菜的经济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