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咸酥花生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的发展趋势与利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专用型花生品种产业化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产业化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花生种质资源鉴定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岩咸酥花生是龙岩本地特色产品,对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从本单位选育和外地引进花生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合本地生产种植的花生品种(系),旨在为咸酥花生产业化生产用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龙岩咸酥花生是一个传统的地方特色产品,常年加工量达28000吨,产值超2亿元人民币,先后获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已进入全国各大、中城市,并远销东南亚市场。但长期以来加工的品种均是油食兼用型品种,其蛋白质、油酸/亚油酸比值较低,加工产品耐贮性差,出口受限制。为了改进咸酥花生的品质,增大出口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咸酥花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龙岩咸酥花生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阐述了福建省龙岩咸酥花生的产业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咸酥花生发展、拓展市场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西农业学报》2022,(2):155-156
阐述了福建省龙岩咸酥花生的产业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咸酥花生发展、拓展市场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咸酥花生加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对原有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提升,从燃料的配制,风管、鼓风机、炉灶的改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直接烘烤改为间接循环烘烤,形成新的加工工艺流程和产品标准,以规范龙岩咸酥花生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咸酥花生加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对原有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提升,从燃料的配制,风管、鼓风机、炉灶的改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直接烘烤改为间接循环烘烤,形成新的加工工艺流程和产品标准,以规范龙岩咸酥花生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加工咸酥花生的优质品种,引进10个花生品种进行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加工属性的试验鉴定,以主栽品种泉花7号作对照,鉴定结果,龙花128和福花3号在产量、抗病性和加工属性方面均表现优异,可作为今后加工咸酥花生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龙花163"是新选育的高产、优质,适宜咸酥花生加工的专用品种,为了进一步鉴定其加工属性,采用咸酥花生湿烤加工工艺,分别对龙花163和泉花10号(ck)进行试验,鉴定结果,该品种比对照烘干缩短2h,烘烤缩短1h,出仁率多4.5%,纯质率多2.6%。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根据咸酥花生的产业状况,对选育出的花生品种进行了不同栽培因子和加工属性的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均适宜加工咸酥。种植最适品种龙花243,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穴数16.68万穴/hm~2,穴播仁数3粒仁/穴;最适加工品种龙花163,其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穴数11.12万穴/hm~2,穴播仁数3粒仁/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用于加工成成酥花生的加工型品种.[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进行对比试验,以便进一步进行成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汕油188、06F6-1的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均较强.对照的有效分枝数最多,其次是06F6-4和汕油188.06F4-51的饱果率最大.各品种(系)的双仁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657、06F6-6、06F6.1、06F64、06175-2、06F6-5、对照、汕油188、06175-5、06F4-51.0657的百果重最重,百仁重最高,其次均为汕油188.各品种(系)的出仁率除06F5-5外均在60%以上.汕油188、06F5-2、0657和06F5-5分别比对照增产37.3%、28.1%、17.5%和6.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汕油188、0657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参加龙岩市成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2.
加工型花生品种(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合用于加工成咸酥花生的加工型品种。[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10个花生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进行对比试验,以便进一步进行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汕油188、06F6-1的抗旱性、抗倒性、抗病性均较强。对照的有效分枝数最多,其次是06F6-4和汕油188。06F4-51的饱果率最大。各品种(系)的双仁率由高到低依次为:0657、06F6-6、06F6-1、06F6-4、06F5-2、06F6-5、对照、汕油188、06F5-5、06F4-51。0657的百果重最重,百仁重最高,其次均为汕油188。各品种(系)的出仁率除06F5-5外均在60%以上。汕油188、06F5-2、0657和06F5-5分别比对照增产37.3%、28.1%、17.5%和6.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汕油188、0657的综合性状优良,可以继续参加龙岩市咸酥花生加工型品种(系)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强的alto专用型花生品种,笔者以泉花7号为母本、台南1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龙花243。以泉花10号为对照,经多年多点试验,龙花243荚果产量为4202.7kg·hm,籽仁产量为2815.35kg·hm~,比对照泉花10号分别增产12.0%和11.49%。其生产性示范增产幅度在750~2250kg·hml2范围。按湿烤咸酥花生的成品标准,龙花243加工产品(荚果)的出仁率和纯质率均达特级品标准,比泉花10号分别增加4.8%和8.1%。结果表明,龙花243高产、抗病、适应性广、加工属性好,是伏良的加工(荚果)型花生新品种,已于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花生加工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辽宁省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分析了辽宁省花生加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出辽宁省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如加工技术高新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加工生产规模化、加工原料专业化等,以及辽宁省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如加强花生深加工技术研究、培育和推广优质专用型花生品种、进一步降低加工成本等。  相似文献   

15.
盐水速冻花生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从台湾省引进的“台南选9号”、“台南11”、“台南13”、“台南14”等4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经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筛选出“台南13”为输日盐水速冻花生的专用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龙岩地区4月4日播种,株距12cm,穴播3粒种,施纯N 45kg/hm2为“台南13”最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花生新品种赣花7号(原名赣花92--01)系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谢为民研究员应用系统选育的方法选育而成的多粒型小子花生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抗病抗逆、低脂肪、高糖分、口感好、适宜烘烤加工等优良特性,2011年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作为烘烤加工型花生品种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区花生种植分布广,规模种植区域相对较集中,但生产上存在着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商品性差及栽培技术不规范和深加工滞后等问题。文章介绍了研究区域的概况,分析了花生生产现状特征及花生品质特征。结果表明,受生态条件限制,花生脂肪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中等,油亚比值普遍偏高。在空间分布上,蛋白质南高北低,而脂肪含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油亚比则是东部丘陵区高于西部平原区,主产区低于非主产区。指出该区应紧紧围绕花生作为区域性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优势农产品,以大幅度提升花生种植效益为核心,强化空间合理布局,实施标准化无公害和基地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率,提升深加工水平,铸造国家"植物蛋白源、加工原料源、农田生物互补源",促进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区域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仁和其加工品可以产生独特的香气,其香味品质是决定市场经济价值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花生仁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香味物质,而花生香味由多种挥发性物质共同组成,包括吡嗪类、吡咯类、呋喃类、吡啶类、醛类、酮类、酸类、烃类、芳香类等化合物,且不同挥发性物质具有不同的香味。花生的香味物质主要来源途径有美拉德反应、脂肪氧化和热降解反应、氨基酸和糖类降解反应 3 种途径,目前花生香味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还较少。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挥发性物质被鉴定,目前主要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对花生香味进行提取,并结合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对香味进行检测。花生香味物质的形成主要受基因型、加工方式和时间、籽粒含水量等因素影响,已有大量文献表明耕作栽培模式影响水稻香味物质的积累,但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影响花生香味物质积累的文章未见报道。同时,利用花生香味物质还可以抑制黄曲霉的污染,减少花生的经济损失,以及利用挥发性物质鉴别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该文以花生仁为对象,通过对花生香味物质成分分析、花生香味物质分类、花生香味物质的提取和鉴定方法,影响花生香味物质形成的因素以及花生香味物质抑制黄曲霉的污染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究花生香味品质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花生二氧化碳充气包装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花生的贮藏期并使二氧化碳充气包装在花生贮藏中更好地推广使用,以赣花7号为供试花生品种,研究二氧化碳充气包装花生吸附结块的条件及在加速氧化贮藏期间其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生吸附结块与花生质量呈正相关性,与气体含量呈负相关性,在常温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量与花生质量的最佳配比为0.11mL/g;而且二氧化碳充气处理结块组花生的贮藏品质劣变速率缓慢,其过氧化值和酸价显著低于未结块处理组和对照组,由此可见,二氧化碳充气处理结块花生更适合贮藏。  相似文献   

20.
富硒黑花生乳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月英  赵士豪  陈连文  关中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74-2074,2110
通过正交试验对富硒黑花生乳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15时,加入蔗糖脂肪酸酯0.25%、单硬脂酸甘油酯0.20%、羧甲基纤维素钠0.10%、白砂糖8%的富硒黑花生乳感官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