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水体景观是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都部分高校为例探讨了水体景观的相关理论与规划设计,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结合评价因子创建一套数学模型,初步建立校园水体景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成都部分高校水体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优化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津5所高校的校园环境现状及学生空间使用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53%的学生认为现有校园环境一般或不理想;每天在校园内逗留时间在2 h以上的学生仅占1/3;超过50%的学生认为校内活动主要是学习、散步和交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公共设施不足,缺少空间围合。因此,以生态设计理念和空间变化设计手法为指导,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空间围合是改造校园环境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休读空间是高校校园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休读空间尤具特色。其不仅能改善校园环境,还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西南大学崇德湖滨水休读空间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从区位、地形、空间、驳岸和景观构成要素5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了高校校园滨水休读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并对今后的高校滨水休读空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现场勘查、文献收集、调研以及结合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对绿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完善措施,旨在为海河教育园区未来绿地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增强绿地在维护校园环境生态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塑造人文环境与营造景观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校园植物配置应遵循相应的植物配置原则,因地制宜,营造不同的校园空间景观。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植物配置为例,论述职校校园植物的配置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校园环境景观的特点与功能要求,运用属性层次模型(Attribute Hierachical Model,AHM)法构建校园评价体系。通过AHM模型的建立与研究应用,对校园评价对象进行指标得分评价,以获取校园景观环境质量水平。结果表明:用AHM方法评价校园景观环境是科学准确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景观环境总体质量评价结果为57.15分,评价等级为C。  相似文献   

7.
张军  殷青  衣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23-9028
以现代效度理论为指导,将建筑空间中的各个体验作为分析因子,从多重角度对建筑空间进行效验,寻求应用于空间效验的方法,得到一个评价建筑空间的方法和最佳设计准则。以便指导学生对建筑空间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出适合的建筑。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在中国现阶段高校高速发展期校园环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广场建设的问题。通过分析广场特别是中心广场的内涵与重要性,提出了一个成功的中心广场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设计原则,以山东英才学院北校区中心广场的设计为案例,对该套评价标准进行了实践。笔者创新性的以大学校园中心广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成功案例而得出的评价体系能为今后中心广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希望在建或将要建的大学校园中心广场能够避免现有的问题,通过建设宜人的空间和尺度,真正为师生们提供一个交流思考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财经学院校园绿化为例,从点状布置、条形布置、块状布置、空间布置的方式来探讨大学校园绿化空间布置应当要灌输以人为本的意识,根据大学校园的特性,选择不同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适合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人性化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0.
结合现有规范理论,总结现有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定量筛选指标,构建包括功能性、美感度、生态性3个方面共35个指标的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各个指标权重、赋值标准以及具体的定量化计算方法;以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质量进行评价,综合得分66.6分,评价等级为"中"。建立的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和发展国家森林公园建设评价成效的思路,促进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可根据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的自身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情感化校园的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意义,分析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体性、人性化、地域性和生态性的设计原则,并指出要创造多层次、多功能校园交往空间,为师生的联系和情感交流提供人性化场所.  相似文献   

12.
周敏  宋晓青  杨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22-2823,2859
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校园环境使用中的环境心理学理论基础和不同空间的设计原则,认为满足师生必要性行为的需要和促进师生自发性行为的产生是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天津农学院根据发展的需要,特别重视校园环境的改善。本文主要从教学楼广场场址和空间进行分析,确定了整个设计的总体构思,并进一步明确其布局形式,旨在充分发掘农院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崭新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模糊综合评价在城市广场吸引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城市中小型游憩空间的吸引力研究,本文以城市广场为例,从环境质量、活动空间与设施、服务质量与管理3个方面建构了评价系统,进行空间吸引力评估。评价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提出吸引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广州市花城广场的吸引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该评价克服了公众评价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步骤简明,结果直观,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路培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02-1004,1006
以西安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为例,分析了当地湿地资源的现状、特性及存在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型空间建设的理论方法及目标,并对预期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三生空间”分类及其功能评价——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滢悦  黄茹月  陈鹏  张立峰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4):298-304,309
为促进区域生产、生活、生态3种空间的合理性布局,提出一种新的"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以探究3种空间发展的不足。以吉林省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吉林省"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图;在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到22个"三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因子,并构建其指标体系;以新型木桶理论为基础,构建"三个空间"功能评价模型,进而实现"三生空间"功能评价。结果表明,生态空间功能值为0.09,是3种空间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亟待解决未来的发展问题;生活空间功能值为0.24,处于居中状态,虽不是发展的短板,但相比生产空间发展速度差距较大,因此,须要及时进行调整;生产空间功能值为0.74,说明吉林省的生产空间比其他2个空间发展快,体现出三者间发展的差距。未来吉林省的发展重点除了要发展生产空间之外,还应重点关注发展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达到"三生空间"的平衡发展,为吉林省未来"三生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路培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996-2998,3000
以西安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为例,分析了当地湿地资源的现状、特性及存在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型空间建设的理论方法及目标,并对预期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黄陵县桥山中学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规划为例,立足学校依山错落建造的实际,从3组并联的院落空间着手,分别以"孝、和、龙"文化为景观构图中心,并随形就势,以廊串联为一体,探索依山院落型校园环境文化景观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建设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扬州市为实证区域,运用Arc GIS9.3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评价建设用地潜在空间的适宜性,为建设用地空间合理配置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勇  杨大伟  耿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06-21908
以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图书馆南侧景观规划为例,探讨了兵工院校校园景观规划的思想和理念。以营造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为出发点,就校园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解决的人与环境的融合,创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将西安工业大学规划为二心、四轴、区域渗透的空间结构布局,并划分为中央景观空间、铺地景观空间、园林小品空间、水体景观空间、兵工文化展示景观空间、教学和住宿空间6部分。对道路系统、园林植物景观也做了进一步安排。旨在通过探析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的规划方案,为高校新校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