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选择在腾格里沙漠有代表性的4种天然牧草,利用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牧业气象试验站2002年- 2009 年的牧草观测资料和历年的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4种天然牧草生长特性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刺新生枝条在9月上中旬达到最大值,霸王在8月下旬9月上旬达到最大值;白刺和红砂在8月中下旬达到最大值,且4种天然牧草生长达到最长后都趋于稳定;从生长速率来看,白刺>霸王>红砂>红刺.红刺、白刺、红砂3种天然牧草新生枝条的生长长度与3种气象因子呈正相关,而霸王新生枝条的生长长度与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旬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白刺、红砂、霸王3种天然牧草的新生枝条生长长度与旬平均气温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红刺达到极显著水平;4种天然牧草新生枝条生长长度与3种气象园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9、0.6812、0.6762、0.6136.  相似文献   

2.
醉马草对几种牧草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3种优良牧草的化感作用.[方法]应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结实期醉马草根、茎、叶水浸液0.2、0.1、0.05和0.025 g/mL4个浓度,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化感作用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的抑制性为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红豆草;醉马草不同部位水浸液的抑制效应表现为叶>茎>根.[结论]醉马草根、茎、叶浸液对无芒雀麦起着抑制作用,而根的水浸液对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茎和叶还是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宁夏5种主要禾本科牧草苗期在NaCl、水分复合胁迫下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对其抗盐、抗旱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各种禾本科牧草体内脯氨酸含量的主效应除湖南稷子对其体内脯氨酸含量表现为负效应外,其他种均表现为正效应,其单因素效应随NaCl和水分胁迫的增加,各种禾本科牧草体内脯氨酸均有增大的趋势;NaCl、水分2因素时各种禾本科牧草体内脯氨酸含量影响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以脯氨酸含量为主要指标对5种禾本科牧草抗盐、抗旱性初步排序为湖南稷子>苏丹草>高丹革>燕麦>黑麦.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玉峰  许彦慧  赵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35-15736,15754
该系统针对鄂尔多斯市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评估业务的需求,分析了全市30年气象、粮食产量、牧草产量等农牧业资料,提取影响小麦产量、玉米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返青期、小麦适宜播种期、玉米适宜播种期气象因子,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利用V isual Basic语言集成建立了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实现了农牧业气象预报定量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候变化及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兵  杨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35-14537
通过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合作农气观测站的牧草观测资料及降水、气温和积温等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牧草生长的影响,发现气候变化导致位于高原边坡地带的合作牧草生长期有明显延长的趋势。合作地区牧草生长期延长的主要原因是返青期提前,趋势提前15.5d/10a。由于秋季降水量增多和初春气温上升导致合作牧草返青期提前,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合作牧草返青期出现了明显提前的趋势。合作牧草黄枯期也呈提前的趋势,趋势提前5.5d/10a,合作牧草黄枯期提前的主要原因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气温升高,夏季降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兴海县及类似地区牧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9-2020年三江源地区兴海县高寒草原天然牧草(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该地区天然牧草返青期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构建返青期预测模型。【结果】1999-2020年三江源区兴海县天然牧草返青期随年代延长呈不显著的推迟趋势;西北针茅牧草平均返青期为4月12日,最早与最晚日序差值达33 d;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日期与3月中旬和4月上旬的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1-4月各旬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显著。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与3月中旬平均气温关系模型为y=97.53-1.916T3中,模型预测牧草返青期与实际值误差6~8 d。【结论】三江源区兴海高寒草原西北针茅牧草返青期以3.2d/10a的气候倾向率呈不显著推迟趋势,建立的返青日期预测模型可为及时、准确地开展天然草场牧草返青期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开花期纳里橐吾水浸液对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纳里橐吾(Ligularia naryensis)蔓延机制以及导致草地退化原因.[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在人工气候箱中研究纳里橐吾水浸液对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纳里橐吾根和茎叶的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萌发指数具有抑制作用,且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茎叶;对萌发指数影响大于萌发率;抑制作用随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而加大;4种牧草对纳里橐吾化感作用敏感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无芒雀麦=草地早熟禾>苇状羊茅>黑麦草.[结论]在纳里橐吾退化草地恢复时,应优先考虑黑麦草和苇状羊茅等耐受性较好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因子对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设施温室>牧草>养殖.双因子协作对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牧草×设施温室>经济作物×牧草>粮食×养殖>牧草×养殖>粮食×牧草>粮食×设施温室>经济作物×养殖.通径分析表明,牧草种植面积与人均纯收入呈正相关,牧草种植面积对人均纯收入的直接效应值大于相关系数.宁夏扬黄新灌区的发展需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只有使农业和牧业有效地结合,提高系统的耦合性,才能显著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9.
采用滤纸培养皿法,以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和苗长为指标,研究细叶旱芹(Cyclospermum leptophyllum(Pers.) Sprague ex Britton et P. Wilson)地上部化感物质对4种草坪草和5种牧草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叶旱芹地上部化感物质对4种草坪草和5种牧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种子发芽势抑制最明显,抑制率最高达96.3%;其次是对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91.1%。通过比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测定指标,得出5种馏分对草坪草的化感作用为石油醚相>氯仿相>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水相,而对牧草的化感作用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氯仿相>正丁醇相>水相。说明不同受体植物对相同萃取相组分的化感作用强弱存在差异,细叶旱芹地上部化感物质主要存在于石油醚馏分中,可进一步从中分离提取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根据青南牧区河南牧业试验站1996~2016年天然牧草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应用SPSS软件曲线估计方法中的线性、"S"型、二次项等模型模拟了牧草趋势产量;应用Excel软件中"数据分析"计算出各个气象因子与气象产量相关系数,挑取相关系数≥±0.5的因子,建立气象产量预报模型,计算出气象产量预报值,对1996~2016年预报产量结果回代检验。结果表明:(1)影响河南地区牧草产量主要气象因子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2)利用SPSS软件建立模拟效果较好的牧草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预报模型;(3)对1996~2016年预报结果进行回代检验,表明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正确率为67%,2017年预报检验结果误差为-3.2%(即:预报结果正确);(4)用所建的牧草产量预报模型来预报下一年的牧草产量时正确率较高,可以在该地区范围内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在天然草地放牧系统中,草地植物与草食动物是同时进化的.草食动物的选择性采食作用保证其采食日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植物对食草作用的适应所形成的抗牧性反应又使植物减少了来自动物采食的危害.草地植物与草食动物的协同进化关系成为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同一年,不同滩羊产区的混合牧草6个样品,主要牧草20种,46个样品进行了含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肃滩羊典型产区和一般产区混合牧草含硫量是对照区(蒙古羊产区)的4.5~5.2倍,较过渡产区高约9倍。典型产区以红砂、珍珠、合头草、沙葱为优势牧草,它们是构成该产区牧草中硫库的主体。同时亦探知了不同产区牧草含硫量与所在土壤硫库和总盐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两种规格草鱼对32种牧草嗜好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测定大小2种规格草鱼对禾本科(Gramineae)和豆科(Leguminosae)的32种牧草每日的最大摄食量,以确定其对32种牧草的嗜好性.结果表明二者对其中的大多数牧草有共同嗜好性,它们都喜食禾本科(Gramineae)牧草,其中最喜食匍匐剪股颖,而对落花生叶等10种豆科(Leguminosae)牧草均不摄食,对紫羊茅等6种牧草二者的嗜好程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1992—1995年十一种优良牧草在河南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牧草均能很好地适应河南的气候及土壤条件,生产性能及生物学价值优良,其中苇状羊茅的产量最高,三年生者为45000kgDM/hm~2,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产量最高,达1050kg/hm~2,而无芒雀麦叶量丰富,有较高的饲料草利用率,其它牧草也各有其不同优良特征。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松嫩草原的自然概况.讨论了该区域的植被类型,同时根据该区域的植被状况和生态条件,将草场植被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型,即草原、草甸和沼泽.讨论了该区域所含的各种植物类群.并根据其产草量和营养特点,给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良退化草场,提高草场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研制了一种牧草切根机具。该切根机具在草地高板结的情况下可以顺利入土切根,切断根茎型或根茎疏丛型牧草的横走根茎,促进牧草复壮和自我繁殖。介绍了该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工作部件结构特点,并对该机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达到了预期的研制目标。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1994年在冀西北山区对牧草的混播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适宜该地区采用的牧草混播组合、混播比例及混播方式。  相似文献   

18.
4种抗盐性不同牧草对Na_2SO_4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种抗盐性不同牧草对Na2SO4胁迫的反应,经过1%和2%Na2SO4胁迫后,草原绢蒿、贺叶蒿、苇状羊茅和鸡脚草的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都随Na2SO4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都随Na2SO4浓度增加而逐渐上升。抗盐性较强的草原绍蒿和苇状羊茅的叶水势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率要分别低于同科中抗盐性较差的圆叶蒿和鸡脚草;可溶性糖的下降率却大于圆叶蒿和鸡脚草;草原绢蒿和苇状羊茅的脯氨酸和游离氨氨基酸的增长率要分别大于圆叶蒿和鸡脚草。在l%N82SOI胁迫下,两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但经2%Na_2SO_4胁迫后又开始下降,苇状羊茅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鸡脚草。两种菊科牧草叶绿素含量随着Na_2SO_4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草原绢蒿叶绿素的下降率要低于圆叶蒿的下降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来源锌的生物学效价变异很大。天然饲料中锌的生物学效价是豆科高于禾本科,禾本科中是麦类高于玉米。动物性饲料中锌比植物性饲料粮中的锌有效。各种化合锌的生物学效价一般高于谷物中天然来源的锌。各种化合锌态比较,醋酸锌更易被动物吸收,而硫化锌中锋的生物学效价较低。饲料成熟度、植酸含量、饲料加工方法、动物本身的营养状况,都影响锌的生物学效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栽培牧草种子的大小、比重、容重、密度和孔隙度等物理性状以及粗蛋白、祖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灰分、水分、赖氨酸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以期对鉴定和选用牧草良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