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甜菜抗丛根病新品种内甜抗202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甜抗202(原名内101)是多胚型二倍体抗丛根病杂交种。父母本按1:3比例自然杂交而成。该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区域试验中。平均块根产量40954.5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3提高81.07%;含糖率16.38%。比对照品种提高2.05度;产糖量6729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09.4%,丛根病病情指数0.13,比对照品种降低0.22。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普通组生产试验中.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8.71%和47.81%。含糖率比对照降低0.10度;该品种达到丰产型品种标准。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组生产试验中,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刺比对照提高156%、1.39度、181.25%,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0.48.达到丰产、抗丛根病型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2.
KWS9103是由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德国KWS公司引进的丰产优质甜菜品种,1997~1999年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组织的甜菜品种区域试验,1999年通过审定登记.南疆的焉耆糖区和阿克苏糖区85%以上的甜菜是地膜覆盖栽培,北疆的昌吉、伊犁、塔城等糖区也以地膜栽培为主,地膜栽培此品种表现出丰产优质的特性.经3年的试验及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发芽势强,出苗率高,易保苗;叶丛自立,叶片犁铧型;根圆锥形,根皮白色,根沟浅,根体正,大小均匀,须根少,便于收获;生长势强,较抗褐斑病和丛根病,耐白粉病和根腐病;丰产性和稳产性很好,块根产量一般在4.5 t/667m2以上,25%的地块可达5.5~6.5 t/667m2,含糖率15.5%以上,属丰产中糖型品种.在推广此品种的同时,对该品种进行了一系列的栽培试验,为该品种的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过1995~1997 年的比较试验,外引抗丛根病甜菜品种在我省河西地区甜菜丛根病重病地土壤环境条件下种植,均不同程度表现出抗丛根病性能,其块根产量、糖产量分别比对照甘糖1 号平均增产526.7% 和812.6% ,含糖率平均增加3.5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恢复在甜菜丛根病区域的大面积种植,以扩大内蒙古的优势经济作物面积,引进国外优良的甜菜品种,通过田间病圃试验,根据生育期地上部的发病症状、产量、品质指标,分析比较不同甜菜品种的抗丛根病差异,结果得出,所有引进品种均有抗丛根病特性,其中,抗性强、块根产量和含糖率两年表现突出且较稳定的品种有BETA812、KWS6167、KWS5145、HI0474、H7IM15,其中HI0474和H7IM15地上部的丛根病症状较其他品种重,但对产量和含糖率影响较小,这与品种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甜菜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含糖率之间的差异,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奇台县糖区气候及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同一甜菜品种采用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两种方式进行种植,调查分析各自的农艺性状及收获期的产量和含糖率.[结果]甜菜品种HI0936采用地膜覆盖的产量较露地直播产量高出8 678.75 kg/hm2,含糖率较露地直播低0.55°,产糖量高出1 854.75 kg/hm2.[结论]地膜覆盖的总体表现优于露地直播模式,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是获得甜菜高产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甜菜杂交种KWS5440由德国KWS公司培育,2005年由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2007-2008年参加新疆甜菜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新疆甜菜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新引KWS5440(KWS5440),审定编号为新审甜2009年第23号.  相似文献   

7.
"ADV0412"甜菜是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的二倍体遗传多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种,2007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ADV0412种子发芽势强,出苗快,苗期生长势强,叶片少,叶丛斜立、呈犁铧形,根冠比例协调,适于密植。根体为圆锥形,根头小,根沟浅,根皮光滑,皮质细致,糖汁纯度高,工艺品质好,块根含糖率平均为15.50%,平均667平方米(1亩)块根产量为5767公斤。该品种抗丛根病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甜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临河试点试验结果表明:KWS9442、SD13806、BETA866三个品种表现突出,产量、产糖量较对照增幅明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虽然KWS9442、BETA866的含糖率较对照低,但高于糖用甜菜含糖15.5%的标准,建议进行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完成的项目《丰产兼抗丛根病型甜菜新品种甜研309的育成和推广》,前不久荣获中国农科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甜研309于1993年参加了黑龙江省品种区域试验,1995年因表现优良提前一年参加生产试验,同时还在内蒙、新疆、甘肃等丛根病发病地区进行了多点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0.
甜菜耐丛根病新品种中甜—甘糖4号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甜-甘糖4号以是我粒雄性不育系9001A为母本,抗(耐)丛根病品系9305为父本配制的多粒雄性不育杂交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功能叶片寿命长,大田生产试验块根产量平均达41190.0kg/hm^2,比对照品种甘糖1号增 204.5;含糖率平均达14.66%,比对照提高了3.30个百分点;丛根病病指为28.7%,属较抗(耐)甜菜丛根病品种。  相似文献   

11.
9个西瓜新品种在兰州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筛选适合兰州地区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对引进的3个中大果型西瓜品种和6个小果型西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大果型西瓜表现好的有陇抗11号、大果黑美人,其中陇抗11号属中晚熟品种,平均单瓜重5.32 kg,中糖含量为11.5%,风味好,贮运性好,平均产量达79857.14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抗9号、丰抗8号分别增产2.76%、8.97%。大果黑美人熟性较早,平均单瓜重4.87 kg,中糖含量为11.8%,风味好,抗裂性好,极耐贮运,平均产量达73071.4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抗9号、丰抗8号分别减产5.97%、0.29%。小果型西瓜表现好的有金雷、陇丰早欣,其中金雷平均单瓜重4.32 kg,中糖含量为12.3%,风味佳,较耐贮运,折合产量64857.14 kg/hm2,较对照品种京欣2号增产7.58%。陇丰早欣平均单瓜重3.65 kg,中糖含量为10.5%,脆甜爽口,抗裂,极耐贮运,折合产量60785.71 kg/hm2,较对照品种京欣2号(CK3)增产0.83%。综合参试品种表现和兰州地区市场需求认为,中大果型西瓜品种陇抗11号、大果黑美人和小果型西瓜品种金雷、陇丰早欣适宜兰州西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甜菜新品种“吉农单301”是以“吉农9013CMS”为母本,以“吉农4404”为父本杂交育成。区域试验根产量平均43161 kg,hm^2,比对照品种“HyB-13”高2.4%,含糖率16.37度,比对照高0.78度,产糖量6917kg,h0,比对照高7.12%;生产试验根产量平均41960kg/hm^2,比对照品种“HyB-13”高8.0%,含糖率平均16.25度,比对照高0.76度,产糖量平均6809kg/hm^2,比对照高13.3%。该品种于199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产量高、抗病性强、含糖量高,适于吉林省甜菜产区及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部分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甘蔗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甘蔗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0 kg和过磷酸钙100 kg作基肥,甘蔗萌芽快,萌芽率高,达88.9%,每667 m2蔗茎产量7 102 kg,蔗糖分含量18.27%,每667 m2产糖1 298 kg,与常规施肥相比蔗茎增产8.6%、糖分含量提高2.53%、产糖量增加26%,初步说明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湛江地区甘蔗生产上适宜作基肥施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肥料配施对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甜瓜科学施肥技术、实现甜瓜高产优质施肥,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对甜瓜产量、SPAD值、维生素C(Vc)、糖分、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配施硫酸钾产量最高,达到102.69 t/hm2;心糖和边糖含量分别为16.97%和9.90%,较对照分别提高35.54%和33.78%,Vc含量为60.86 mg/kg,较对照提高31.44%;氮、磷、钾积累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6.86%、35.54%、27.76%。硫酸钾复混肥(15-15-15) 600 kg/hm2和控释尿素(44%)300 kg/hm2作基肥,膨瓜期追K2SO4 300 kg/hm2,促进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可作为甜瓜高产优质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5.
1998~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研究大蒜高产优质高效的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蒜的产量,三年平均,蒜苗、蒜苔和蒜头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3.9%~39.2%、24.2%~33.2%和17.3%~24.5%,平均增产30.5%、29.4%和21.2%。增施氮肥也能有效提高蒜苗和蒜苔的产量;磷肥用量不足,蒜头产量急剧下降。以施用钾肥为中心的平衡施肥技术能有效增加蒜苗和蒜苔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分含量,改善大蒜的内在品质,提高大蒜的营养价值。施钾增收5343~7279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10.8~19.5):1。当前生产水平条件下,大蒜平衡施肥方案为纯N300kg/hm2,P2O590kg/hm2,K2O30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庆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87-9187
[目的]探索超甜玉米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方法]蜜玉1号是以Mo17(sh2/sh2)为母本,金银束二环系(sh2/sh2)为父本连续6代的回交结合自交选育而成。通过品比、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研究了蜜玉1号的植株性状、籽粒性状和品质以及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结果]蜜玉1号产量高,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甜玉米区试,平均产量10 574和10 323 kg/hm2,分别比对照蜜玉8号增产6.44%和1.80%,2年平均产量10 449 kg/hm2,比对照增产4.12%。该品种早熟,抗大、小叶斑病和纹枯病,水溶性糖含量为16.92%,还原糖含量为6.98%,品质优,口感好,品质综合评价2级,最适采收期在授粉后的20~22 d,适宜江苏省各地种植。[结论]蜜玉1号高产优质,抗性好,含糖量高,适播期长,适宜种植区域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6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0 984.5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9.0%。2007—2008年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中,平均产量为10 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8位。在2008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3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4.49%,属于高淀粉品种;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5)、茎腐病(病株率13.8%~29.0%),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病(病情指数15.4~59.1);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 880.5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宁夏水稻及瓜、果、蔬菜的产量,提高抵抗病虫害性能,以水稻、西瓜、番茄、辣椒、茄子为研究对象,进行S-诱抗素对其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病虫害发生率降低4.4%~35.6%,增产22 500 kg/hm2;施用福施壮和吲叮诱抗素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最大增产1 910.10 kg/hm2和1 530.30 kg/hm2;施用寡糖后有助于增加西瓜糖度,中心糖增加1.425度,边缘糖增加2.625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量水平对酿酒葡萄蛇龙珠果实品质及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洲葡萄(V.vinifera L.)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et)为材料,通过设置18 750 kg/hm2(T1)、13 875 kg/hm2(T2)、9 000 kg/hm2(T3)和4 125 kg/hm2(CK)4个产量水平,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对蛇龙珠葡萄果实成熟度、果实品质及葡萄病害的相关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蛇龙珠葡萄产量的递减,果实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呈下降趋势,T1、T2、T3及CK采收期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89.81、194.01、197.37和205.77 g/L,总酸含量分别为6.69、6.30、6.11和5.89 g/L;果实糖酸比亦呈上升趋势,T1、T2、T3和CK分别为28.66、31.20、32.87和35.53;单宁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为1.48、1.82、1.74和1.36 mg/g;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53、1.38、1.29和1.26 mg/g。不同产量水平对蛇龙珠葡萄果实病害影响差异显著,但对叶片病害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富含胡萝卜素的保健型红肉甘薯新品种的生产应用提供种质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从"波嘎×三合薯"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富含胡萝卜素的优质桔红肉甘薯新品种南薯012。该品种在2009—2010年的四川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4 600kg/hm~2,平均干物率29.0%,平均薯干产量7 152.0kg/hm~2;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28 410.0kg/hm~2,平均薯干产量8 734.5kg/hm~2;区域试验多点分析表明,鲜薯总糖含量5.28%,蛋白质含量1.43%,维生素C含量28.9mg/100g,类胡萝卜素含量5.21mg/100g。该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鲜薯产量高,熟食味甜,富含类胡萝卜素,商品性好,抗黑斑病,耐贮藏,适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用,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