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亲本创新对扩大栽培甘蔗遗传基础及选育突破性的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53年建场起就开展甘蔗亲本创新和利用的研究,50多年来,在热带种、割手密、大茎野生种和近缘属植物斑茅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近年来使用的293份常用亲本中,220份为自育品种(品系),约占75%,其中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及其下属场选育的材料约占自育亲本材料的56%。海南甘蔗育种场通过"高贵化"育种途径,利用大茎野生种和当地割手密选育出导入新的野生种血缘的崖城73-226、崖城58-43、崖城58-47和崖城82-108等创新材料。至今,我国自育品种中至少有17个品种含有当地割手密的血缘,1个品种为大茎野生种的后代。在斑茅利用方面,海南甘蔗育种场于2001年获得了一批斑茅蔗BC1真杂种,并于2003年育成一批BC2后代。  相似文献   

2.
这次在海南省三亚市"福建驻海南农作物繁育基地"召开了我省"九五"水稻育种攻关总结会.通过考察在海南基地我省水稻育种的情况,深有感触.我省广大水稻育种攻关人员,为攻克杂交水稻育种难关,艰难跋涉,勇攀科学高峰,为我省水稻育种上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成绩有目共睹.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水稻育种攻关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任务,要通过水稻育种攻关人员的努力,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黔兴201亲本整理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及时生产出高纯度的足量亲本供大面积制种,采用“两圃两库一田法”整理繁殖杂交玉米黔兴201亲本。通过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选择,建立原原种库;通过原原种穗行选择和套袋自交选择,生产原种,建立原原种后备库;通过亲本繁殖田生产亲本种子,采用育种家种子和原原种育苗移栽提高繁殖系数,充分利用冬季海南充足的光热条件加快繁殖进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海南南繁土地、人工、差旅费等相关费用的提高,在经济上给育种者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探索烤烟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实现日光温室晋代育种及亲本繁育势在必行。试验结果表明,温室晋代育种及亲本繁育可以达到南繁的同样效果;比南繁省差旅费、补助费、租地费;比南繁观察方便,可使更多的课题参试人员随时对烟株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5.
红麻新品种“福红航952”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红航952是福建农林大学采用自主创立的亲本筛选与宇航搭载结合的育种技术路线,以福红952种子为材料,通过宇航搭载进行航天育种,经过4年8次往返于福建、海南两地自然日照条件下的生态环境选择,特别是经过3年的海南冬春季自然短日照条件的鉴定,育成的光钝感、优质、高产、抗病的红麻新品种。该文介绍其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  相似文献   

6.
粤农出73—204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粤糖57—423为母本、CP49—50为父本,筛选的优良育种亲本材料。具有大茎、高产、抗逆性强的农艺性状,在海南甘蔗育种场易开花.花粉量大,活力强.易于杂交。它是我国大陆甘蔗杂交育种中的高频应用亲本。也是为数不多既可作为父本也可做母本使用的杂交亲本之一。其中作为杂交母本应用较多,后代性状表现非常突出,已经选育出包括粤糖93—159、粤糖00-236和粤农89-759等优良甘蔗品种10多个。它是我国甘蔗育种中自主创新的重要亲本,也是甘蔗杂交育种的主要亲本之一。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营8433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水稻新品种营8433由大石桥市农业中心水稻育种室研究育成。1984年,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育种室以(5074×C57-2-3)为母本,(M95×S56)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1984年冬至1985年春在海南种植F1代,198...  相似文献   

8.
受海南气候条件多变、亲本性状、土壤类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海南制种仅仅依靠其父母本在原产地的种植数据作为依据,往往会造成玉米花期相遇不良或不能相遇,致使结实率低,甚至制种失败,影响玉米参试品种的结果和延长了育种年限。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玉米花期不遇的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进入冬季,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77岁的郑天存研究员如"候鸟"一样迁徙到海南的育种基地进行小麦繁育.每年,从全国各地到海南育种的科研人员不计其数,南繁育种基地也就成了育种人心中的硅谷.有7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与高等院校活跃在南繁基地,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都经过南繁.南繁这个天然的温室,为育种缩短了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相继在海南建立了永久性的农作物育种和繁殖基地,开展"南繁"工作。南繁是利用海南特殊的气候条件、在冬季进行育种、繁殖、制种、加代等工作,为加快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效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对玉米南繁制种技术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了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11.
"罗麦6号"是宝山区农学会吴根法主持的小麦育种组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2004年5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5年进行配组杂交,亲本是"468(重庆049×罗选5号)×生068",经4年8代(昆明夏繁)选育,到1999年育成并开始参加区品种生产试验及新品系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2.
甘蔗亲本创新与突破性品种培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甘蔗亲本创新的意义着手,把亲本创新归纳为亲本改良、新亲本的创制和独立亲本系统的培育三个类型;并结合甘蔗育种的历史和现实,把整个甘蔗有性杂交育种分为突破阶段和改良阶段,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甘蔗育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探讨了不同亲本类型的培育方法和培育突破性甘蔗新品种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3.
‘粤糖91-97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从‘粤农73-204’בCP67-412’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宿根性和抗逆性强,中大茎,萌芽快、齐,萌芽率高,分蘖性好。此外,该品种作为亲本花粉量多、活力强、配合力强、后代性状表现突出。家系评价分析显示,‘粤糖91-976’具有较高的经济育种值,其亲本和杂交组合选择指导意义较大。近10年来,全国各育种单位利用‘粤糖91-976’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共配制组合442个,花穗961穗,并选育出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甘蔗新品种5个‘福农39号’‘福农41号’‘桂糖30号’‘桂糖32号’和‘桂糖34号’。‘粤糖91-976’是海南甘蔗育种场自主创制的优异重要亲本,在甘蔗育种中利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薯区甘薯育种核心亲本初步构建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SSR和AFLP分子标记手段,分析中国北方薯区主要育种亲本的遗传差异,初步构建中国北方薯区甘薯育种核心亲本。根据育种亲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结合综合农艺性状,分别构建以高淀粉、食用和综合性状为育种目标的核心亲本群,所构建的核心亲本群分别保持了供试品种多态性条带93.61%、94.12%和93.73%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核心亲本群配制授粉组合,选择出后代入选率高的重点组合。  相似文献   

15.
以选育早熟、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作为育种主攻方向,以鲁麦14、尉132和"87初20"为亲本,运用复交方式,育成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烟农22。先后参加山东省小麦晚播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居参试品种首位,并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就育种目标制订、亲本选择、穗行前期选拔和选择时注重均衡其它性状探讨了早熟高产小麦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小麦育种研究工作中对亲本材料的创制、鉴定评价与选择利用的主要进展,指出在小麦育种研究工作中,要重视对育种亲本材料的培育与定向选择,创制新的亲本材料,以供育种利用,提高育种效率。并通过对119个育成品种的分析,用大量实例证明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利用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新育成的品种(系)作亲本,是育成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注重对自创亲本材料(含杂交后代中的F3代以上表现突出的材料)的选择与及时利用,可有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海南冬天温度适合玉米南繁加代,也可以搞制种、扩繁亲本,海南制种或扩繁亲本,应该是家里工作的一个补充,不应作为主导去做,换句好说,能不到海南制种、扩繁亲本,就尽量不要到海南去制种,因海南一直以来是鼠多、虫多、病害重,制种成本高,而且产量变幅大,很难控制,受地块,管理精细程度影响大,对管理人员要求高.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向日葵杂交种的亲本繁殖和制种。向日葵杂交种的亲本繁殖和制种工作不仅是向日葵育种工作的延续和发展,更是向日葵育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所以保证亲本纯度的亲本繁殖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大豆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共同提高已经成为国内大豆育种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本文从高蛋白大豆品种资源选择、杂交方式以及选择方法对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选育的关系加以探讨,同时对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报道,旨在为大豆高产高蛋白育种者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 从1984年开始,我院以外引的高蛋白品种(系)45份为亲本材料,与一些丰产性状突出的品种(系)配制杂交组合。F1、F3代在海南加代,F2、F4、F5代在院内试验区种植选拔,同时在F4或F5代测定蛋白质含量。2 结果与分析2.1 亲本选配 通过育种…  相似文献   

20.
蔡海亚 《湖北农业科学》2016,(24):6581-6581
正12月9日,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主持的"优质恢复系香5的选育与应用"成果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优质恢复系香5的选育与应用"项目以优质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优选目标亲本,对杂交后代的米质进行外观评测,田间品尝的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将多亲本的特优外观、优良食味、特殊香味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