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比较了DMPT、牛磺酸、甜菜碱、酵母浸膏、L-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等七种物质对淡水石斑鱼、泥鳅、金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表明:对淡水石斑鱼诱食效果的强弱顺序为DMPT>甘氨酸>甜菜碱>牛磺酸>L-丙氨酸,其中DMPT达到显著引诱水平(P<0.05);对泥鳅诱食效果的强弱顺序为L-丙氨酸>DMFT>牛磺酸>甜菜碱>甘氨酸;对金鱼的诱食效果强弱顺序为牛磺酸>甜菜碱>DMPT>甘氨酸.谷氨酰胺和酵母浸膏对三种动物均有抑制作用,L-丙氨酸对金鱼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温条件下诱食剂对泥鳅诱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水温15℃左右条件下,4种氨基酸、甜菜碱、四角蛤蜊和田螺提取物对泥鳅的诱食作用。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四角蛤蜊提取物和甜菜碱对泥鳅表现出了较高的诱食促生长作用,所有的氨基酸组合都表现出具有诱食作用,但单一的甘氨酸和谷氨酸没有诱食作用,甘氨酸还表现出一定的摄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味素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饲料添加剂,对促进鱼类摄食和生长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同行的关注。鳗鱼用香味素是根据鳗鱼的营养生理特点研制的一种新型香味添加剂。通过在基础鳗鱼饲料中添加鳗鱼用香味素,研究其对鳗鱼生长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4.
氨基酸对鲫鱼、泥鳅诱食活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文胜 《内陆水产》2002,27(6):34-36
1引言鱼类具有灵敏的嗅觉与味觉,海、淡水鱼的味觉器官对于氨基酸都具有较强烈的感受性,挥发性弱的氨基酸亦能刺激鱼的嗅觉感受器。1924年strieck第一个进行了鱼类摄食行为试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证明,鱼类的摄饵引诱物中,其活性成份主要是氨基酸。因鱼类的不同,氨基酸引诱作用的强弱将因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而不同,Ala、Arg、Gly、Pro是对较多鱼类有效应的。伊奈和夫对真鲷的试验中发现,只有Gly、L-Val、L-Ala等3种氨基酸混合存在时,饵料才能显示活性。宋天复(1989)报导质量浓度2%的Ala.Val.Glu和盐酸甜菜碱对…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甜菜碱、氨基酸、动植物提取物3类诱食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和实验情况。不同诱食剂对不同养殖对象引诱效果不同,同一种诱食剂对不同养殖对象的引诱效果也不同,使用混合诱食剂的一般可增强诱食效果。选择诱食剂的原则是有效、经济、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河蟹配合饲料添加诱食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河蟹配合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后其饲养效果有较显著的变化。应用正交设计针对复合氨基酸、甜菜碱和风味素三因子对中华城繁星进行了诱食剂的研究,得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添加量:复合氨基酸0.6%;甜菜碱0.15%;风味素0.5%。其中,风味素是河蟹诱食作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一种贝类作为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种贝类(ASL)不仅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全面,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甜菜碱含量高达289mg/g。向饲料中添加1%的ASL粉,发现其对金鱼的诱食活性不仅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且显著高于化十香组;饲料中添加03%的ASL粉,异育银鲫摄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六周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33%,这些结果表明ASL作为水产动物诱食剂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蟹配合饲料中诱食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河蟹配合饲料中添加诱食剂,饲养效果显著增强。作者用正交设计,以复合氨基酸、甜菜碱和风味素三因子对中华绒螯蟹进行了诱食剂的研究,获得了比较合适的添加量,即:复合氨基酸0.6%;甜菜碱0.15%;风味素0.5%。其中风味素是诱食作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促摄物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显著增加了养殖对象的摄食量,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进而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本试验以泥鳅为研究对象,用四角蛤蜊粗提物、甘氨酸、组氨酸、谷氨酸作为诱食剂进行了诱食活性的研究.统计分析显示,四角蛤蜊粗提物和组氨酸表现出较强的诱食促生长作用,单一的甘氨酸或谷氨酸对泥鳅没有诱食活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测试了丙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甜菜碱、大蒜素、酒糟干粉这7种诱食剂对于田螺摄食行为的诱导作用,以期为探索田螺人工养殖的科学方法提供一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对田螺的趋食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七种诱食剂中甜菜碱和大蒜素的效果最好,但大蒜素的添加量为0.2%,低于甜菜碱的0.4%。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13,(5):85-85
禾花鱼为稻田中养殖的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和草鱼,因采食落水禾花、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对鲫鱼、泥鳅的诱食活性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类的摄饵刺激物质中,主要活性成份是氨基酸[荻野珍吉,1984年译本]。近年来,日本学者从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和提高饵料中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出发,开展了对促进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的试验研究[Katsuhiko Harada,1987;Katsuhiko Harada等,1987;Kenji Naka Jima等,1989],但国内对此则刚刚起步,宋天复等[1989]曾发现2%的丙氨酸、缬氨酸对金鱼的摄食无明显作用,但将氨基酸的浓度提高到16%即有明显的促摄作用。氨基酸对金鱼摄食活动的影响效果不仅决定于氨  相似文献   

13.
徐建志  史艳红 《河北渔业》2015,(2):13-15,61
以鲫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诱食剂NUTRI-TRACK对鲫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后能显著提高鲫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显著提高饵料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同时通过观察统计实验鱼进入实验区和对照区中的次数,证实NUTRI-TRACK对鲫鱼具有较好的诱食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济南市平阴县地处泰山山脉西延余脉与鲁西平原的过渡地带,形成了以丘陵台地为主,平原、洼地为次的地形分布特征。县内自然环境良好,水域资源丰富,十分适宜中小规模泥鳅养殖。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平阴县的泥鳅养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全县多个乡镇都有分布,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创新实践的泥鳅养殖企业和诸多先进养殖技术理念。现把泥鳅塘套养鲢鱼、鳙鱼、鲫鱼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一、泥鳅套养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不同中草药对两种淡水鱼类诱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中草药药理设计制成六种复合试剂 ,以鲫鱼 (Carassiusauratus)、史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为对象进行诱食活性试验 ,用one -wayANOVA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6种中草药复合试剂对两种鱼类的诱食效果并不完全相同 ,复合试剂对鲫鱼都有极显著的诱食效果 ,仅有两种复合试剂对史氏鲟有显著的诱食作用。为鱼用中草药诱食促长剂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8种中草药对苏氏芒鲶的诱食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种中草药(陈皮、桂皮、薄荷、山楂、黄柏、白芷、小茴香、肉蔻)作为诱食剂,采用行为学的方法,记录实验鱼进入有效区的次数,分析不同中草药对苏氏芒鲶的诱食作用.结果表明,薄荷、山楂、小茴香对芒鲶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陈皮、肉蔻对芒鲶的引诱作用不显著(P>0.05);桂皮、自芷、黄柏对芒鲶有抑制作用(P>0.05).为苏氏芒鲶的高效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8种中草药对苏氏芒鲶的诱食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种中草药(陈皮、桂皮、薄荷、山楂、黄柏、白芷、小茴香、肉蔻)作为诱食剂,采用行为学的方法,记录实验鱼进入有效区的次数,分析不同中草药对苏氏芒鲶的诱食作用。结果表明,薄荷、山楂、小茴香对芒鲶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陈皮、肉蔻对芒鲶的引诱作用不显著(P>0.05);桂皮、白芷、黄柏对芒鲶有抑制作用(P>0.05)。为苏氏芒鲶的高效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饲料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两种等氮但不同鱼粉水平 (4 0 %和 35 % )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2 %、 0 5 %甜菜碱、 0 2 %甜菜碱 +0 1%牛磺酸或一种市售添加剂配置成 8种实验饲料。饲料试验在循环系统的玻璃钢桶 (2 6 0L)中进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 ,有利于对虾的摄食和生长 ,甜菜碱诱食效果最佳 ,牛磺酸和甜菜碱的协同诱食效果并不明显。南美白对虾对无机盐、粗蛋白质有较高的表观消化率 ,但是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低只有 6 0 %左右。本研究表明甜菜碱是一种较好的诱食剂 ,其适宜添加量为 0 2 %。诱食剂在两种等氮等能但不同鱼粉水平 (4 0 %和 35 % )的饲料中作用并不明显 ,进一步研究诱食剂在鱼粉含量低、低蛋白饲料中的作用 ,研究南美白对虾脂类营养及调控机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单核苷酸等纯化学制剂对鳖的诱食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单核苷酸、脂肪酸、挥发性碱等纯化学制剂对鳖所做的诱食试验表明 ,除氨基酸是鳖的首要诱食物质外 ,单核苷酸是另一类重要诱食物质 ,其中三磷酸腺苷 (ATP)和腺苷酸 (AMP)对鳖有明显的诱食作用 ,但对日本鳗鲡有强烈诱食作用的尿苷酸 (UMP)却对鳖无效。短链脂肪酸是鳖的又一类诱食物质 ,乙酸、壬酸、戊酸、已酸和月桂酸对鳖均具有明显的诱食作用 ,其中乙酸的诱食效果较之壬酸、戊酸、已酸等更强 ,这与日本鳗鲡情况基本相同。对鱼类有很强诱食作用的甜菜碱、二甲胺、盐酸三甲胺等挥发性碱 ,未发现对鳖有诱食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试验用鱼:当年草鱼种取自深圳市东山养殖场。共300尾,挑选健康且大小较均匀的个体,于室内水泥池中驯化一周后供实验用。 试验饲料:试验用饲料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配制。主要成分:玉米粉50%,花生饼30%,鱼粉10%,其它成分10%。鱼用化十香味素由中外合资广州化十营养保健饲料公司提供。 试验条件与日常管理:试验于室内1.5×1×1米的水泥池中进行。试验阶段水温控制在25±1℃。日投饲量按试验鱼体重的3%,每天早上8点及下午5点各投喂一半。每天早上清除残饵一次。为保持实验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