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草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草原调查监测是草原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梳理我国及主要草牧业发达国家的草原调查监测发展历程,发现在监测内容上国内外主要经历了从生产指标到生态指标的逐步涵盖;调查监测的方法上国内外均以长期和短期相结合,以长期监测为主,短期监测为辅,随着技术发展,各国均根据草地类型、利用等特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调查监测体系。建议我国在草原监测上应科学布局固定监测点;完善草原长期监测网络体系;建立系统的天地空一体化草原监测技术体系;健全多功能草原监测的指标体系;加强草原监测人员和科技的投入,以推动我国草原监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获批建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数据与应用中心草原所分中心。草原所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草地遥感调查,是我国最早把遥感技术应用于草地资源监测的单位之一,长期从事草地资源及生态环境动态遥感监测、生态环境遥感应用、草原灾害应急管理技术创新应用等研究。  相似文献   

3.
肃北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荣堂  孙翔云 《草业科学》2003,20(10):13-16
根据多次考查和多年积累的资料研究结果认为,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逐渐萎缩;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在不断扩大和蔓延;洪水和泥石流破坏加剧;草原害鼠活动猖獗;草原载畜能力已超过临界放牧标准。现行的利用、保护对策对局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弊端较多,不足以治本。建议以“全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规划”中提出的“三大体系”、“八大工程”为总体目标,从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全局出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制定天然草原利用强度指标、建设规模化的优质人工草地等措施,达到既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全国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约有占国土总面积41.7%的草原,草原生物灾害是影响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累。受多种因素影响,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原鼠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国性的问题。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为例,提出了目前在我国草原生物灾害(鼠、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1)对综合治理认识不足,过分依赖化学方法;(2)长期缺乏对草原生物灾害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3)基础设施建设不力;(4)监测预警体系落后;(5)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同时,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对策:(1)加强科普宣传、草地管理、生物防治综合治理草地鼠虫害;(2)加强对草原生物灾害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完善的、全国性的草地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4)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深入贯彻"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的需要,切实保护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促进草原生态的全面恢复,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遥感监测结合地面定位监测手段,开展对禁牧区、草原放牧利用区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全面、准确掌握草原的植被、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及时获取草地动态变化信息,客观评价实施生态奖补机制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自治区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  相似文献   

6.
草原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承担着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任务.为此,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以及应用研究入手,详细介绍了草原环境质量监测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建立中长期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及制定草原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为做好全国草原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发布全国草原监测信息,指导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制定了<全国草原监测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辽宁北票市草原基本情况、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对2017年辽宁北票市天然草原的植被盖度、平均高度、产草量及植物种数变化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草原治理工程实施以来,有效地遏制了草原沙化,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是掌握草原资源现状和发展动态的首要基础工作。我国的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基础薄弱、更新慢、发展滞后,使得我国草原资源底数不清,趋势不明,无法满足草原精细化管理需求。我国草原监管正处于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期,总结和分析国际草原大国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将有利于我国草原监管能力的提升。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际草原大国在草原调查、监测与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草原监管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国际经验表明,开展多时间尺度精细监测、设置丰富的监测指标、研发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设固定观测网络、开发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发展数据传播共享机制、扩大成果应用范围、组建专业技术队伍、鼓励公众参与等做法,更能满足当前多元利益主体间多目标、精细化草原管理需求,值得我国草原监管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通过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有力的促进了草原生态环境发展,推行的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资源科学利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草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由于长期过度超载放牧,粗放式管理,草原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加强草地动态监测是草地生态资源保护、建设和科学利用的机制,是草原工作者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笔者主要就草原动态监测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草原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草原植被具有覆盖地表、涵养水分、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抗旱防涝、保持水土的作用,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但多年来,人们忽视了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对草原掠夺式经营,盲目进行草原开垦,导致草原植被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原生产力降低。  相似文献   

12.
要闻     
农业部: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51% 农业部日前发布《2011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1%,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偏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达100248.26万吨,较上年增加2.68%,但草原超载过牧依然严重,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仍在不断发展,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步入攻坚阶段。  相似文献   

13.
徐太敏 《畜牧市场》2008,(12):35-37
根据《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操作手册》的要求,奉节县组织技术人员于2005、2006、2007、2008年6~7月对不同生态条件的20个样地的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草地生态状况、草地植被状况、草地生产力状况、草地利用情况等。通过四年的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基本了解了奉节县低、中、高山地区的草原资源与生态情况和草地利用现状,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与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奇台县草原站在2012~2015年对温性荒漠、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草甸草原、山地草甸及高寒草甸7大类草地进行了生物量监测。监测结果与1986年相比,各类型草地产草量逐年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监测结果可为评价实施生态奖补机制以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利用和保护好草原,民和县草原站通过3a的时间定点监测境内温性草原的生产力。结果发现:监测样地的植被盖度、高度及植物种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毒草比例下降;2011和2012年牧草总产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11.24%和111.91%,可食草产量增长率分别为16.50%和105.05%。说明全县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草原监测为草原管理服务,对草原管理起重要作用。文中介绍了草原监测的原理,长期监测和短期监测的方法;以及监测指示物的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17.
草原监督管理机构肩负着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和田地区加大草原执法力度,积极开展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进一步加强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开展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就草原管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草原蝗虫灾变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作为一种快速监测手段已经被运用到草原虫害监测中。本文阐述了草原蝗虫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在其技术方法上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产应用中的技术流程,分析了当前本领域研究中的难点,以期为进一步草原虫害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原监理工作是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的主要手段,是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我省实施生态省战略及西部治碱工程以来,我省草原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对草原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确保退牧还草和禁牧舍饲工作能够做到退得下、禁得住、不反弹、能致富,是摆在各级草原管理部门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草原监测是科学、客观评价草原生态恢复建设项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201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以下简称六师)选择代表性样地设置固定监测点6个(兵团级重点监测点3个),做测产样方90个;"退牧还草"工程按年度做禁牧、休牧区内外工程效益对比测产样方72个;深入牧户调查50户,重点监测草原植被生长状况、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物灾害、生态环境及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效益。一、草原资源状况六师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新疆腹地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拥有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