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IRS定量分析油菜种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数学模型的创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近红外光谱 (NIRS)分析油菜品质。采用残余法测试了近 2 116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种子的含油量 ,用近红外仪采集数据 ,选择 12 88份代表性样品 ,建立了数学模型。用该模型测试 96份待测样品 ,其NIRS的测试值与残余法测试的油菜种子含油量实测值相关系数为 0 .950 3 ,相对误差小于 3 .5% ,用凯氏定氮法测试了 63 7份油菜籽饼粕的蛋白质含量 ,选择 168份代表性样品 ,建立数学模型。 3 0份样品检测模型 ,NIRS测试值与凯氏定氮法测试的油菜籽饼粕蛋白质含量的实测值相关系数为 0 .9515,相对误差小于 6%。结果表明 ,这 2个数学模型已经可用来准确、快速、无污染、低消耗的测试油菜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优质双低油菜,是指品种的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且产量和抗性等性状都是较优秀的一类油菜品种。由优质双低油菜加工而成的菜油是优质菜油,优质菜油的芥酸含量低,且人体易于吸收,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油。双低油菜的用途很多,除了用作优质植物油的加工,其饼粕  相似文献   

3.
油菜籽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资源之一,2008年全国油菜籽产量居世界首位。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油-稻-稻”种植模式,培育抗性强、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双低”油菜籽即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45微摩尔/克的一种优质油菜籽,用该原料制取的菜籽油即为“双低菜籽油”。  相似文献   

4.
NlRS定量分析油菜种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数学模型的创建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油菜品质。采用残余法测试了近2116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种子的含油量,用近红外仪采集数据,选择1288份代表性样品,建立了数学模型。用该模型测试96份待测样品,其NIRS的测试值与残余法测试的油菜种子含油量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503.相对误差小于3.5%.用凯氏定氮法测试了637份油菜籽饼粕的蛋白质含量,选择168份代表性样品,建立数学模型。30份样品检测模型,NIRS测试值与凯氏定氮法测试的油菜籽饼柏蛋白质含量的实测值相关系数为0.9515.相对误差小于6%。结果表明,这2个数学模型已经可用来准确、快速、无污染、低消耗的测试油菜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5.
油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其种子含油量高达33%~50%,能生产良好的绿色食用油,榨油后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40%,是畜禽良好的蛋白质饲料和优质的有机肥料。另外,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作用于土壤,可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其丰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双低油菜是指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0%,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双低油菜因其优质(不仅油品是高营养保健油,而且饼粕无须脱毒就可直接饲喂畜禽等)将取代双高油菜和单低油菜。  相似文献   

7.
酸雨胁迫对双低油菜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骏  郑有飞  麦博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67-12470
[目的]研究酸雨对双低油菜各项品质指标的作用,为生态环境对农产品品质调控及防治酸雨对农作物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秦优七号双低油菜为供试品种,通过大田模拟酸雨喷淋试验,研究酸雨胁迫后双低油菜籽粒中硫苷和芥酸含量以及各项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加,双低油菜籽粒中硫苷、芥酸、亚油酸和花生酸含量则相应升高;而双低油菜籽粒蛋白质、氨基酸、粗脂肪、可溶性糖、硬脂酸和油酸等含量则相应降低;双低油菜籽粒还原糖、总酸度和亚麻酸等含量随酸雨pH值降低呈先升后降的变化。酸雨pH值≤3.5,双低油菜硫苷含量≥25.0μmol/g,芥酸含量I〉0.30%,质量变差;酸雨pH值≤1.5,硫苷含量≥30.0μmol/g,芥酸含量≥0.40%,超过国家质量标准要求而不能进入市场。[结论]酸雨对双低油菜籽粒品质下降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沈明星  孙华  吴彤东  王海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00-14101
采用花期根外追施微肥的方法,研究了B、Zn配合施用对苏油4号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外追施B、Zn复合微肥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的含油率和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2.27%和2.42%),增加油菜亚油酸含量和籽粒、油脂、蛋白质产量(分别增加4.75%、7.02%、9.45%、9.61%)及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降低油菜芥酸含量(降低18.88%)。  相似文献   

9.
熊飞 《农家参谋》2008,(10):10-10
目前,各地推广的油菜品种较多。仅在一个基层县市,销售的品种就多达十余个甚至数十个,而且每年还有新的品种在不断推出。面对众多的油菜品种,农户该如何选择呢?1.选择优质油菜良种与普通油菜相比,优质油菜具有"三高、两低"(含油量高、油酸及亚油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芥酸及亚麻酸含量低、硫苷含量低)突  相似文献   

10.
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1%,同时饼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油菜品种为双低油菜。介绍了双低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为双低油菜高产优质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油莱已成为湖北省冬季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加快发展双低油菜,有利于促进湖北省冬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双低油菜油组分中芥酸和硫甙含量低,对人体有利的袖酸和亚油酸含量高,是优质食用油,同时低硫甙菜饼蛋白质含量38%~40%,可广泛用于家禽、水产养殖和饲料加工业,是优质的饲料来源。为此,笔者承担了2005--2006年度湖北省种子管理站主持的油菜区域试验,以期筛选出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好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双低”油菜是指菜籽中芥酸含量在1%以下、菜饼中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g的油菜品种。油菜中芥酸含量高,其产品油食用后会使人体的心肌受损,不利于身心健康。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无公害农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用“双低”油菜籽加工成品油,品质优良,能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同时,“双低”油菜的饼粕可直接用作饲料,提高了种植油菜的经济价值。冕宁县现已大面积引进“双低”杂交油菜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加工,先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油菜籽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资源之一,2008年全国油菜籽产量居世界首位。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油—稻—稻"种植模式,培育抗性强、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双低"油菜籽即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45微摩尔/克的一种优质油菜籽,用该原料制取的菜籽油即为"双低菜籽油"。一、油菜籽制油新技术目前国内菜籽油的制取方法一般采用预榨—浸出法制油工艺。由于油菜籽  相似文献   

14.
"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的油含芥酸低,菜籽中的天然毒性物质硫甙含量低的油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双低"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是植物油中最合适的,被列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标准,"双低"油菜榨出的油中芥酸含量小于5%,制油后的饼中硫甙含量小于40微摩尔/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气相色谱仪精确测定了黑龙江垦区油菜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并用一元、二元线回归分析了油菜籽脂肪酸中油酸、亚油酸及芥酸间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黑龙江垦区栽培条件下油菜籽的油酸、亚油酸含量高、品质好;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与芥酸含量呈高度负相关,提高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可降低芥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双低菜籽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菜籽粕(Rapeseedmeal,RSM)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质饲料资源,但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硫葡萄糖甙(Glucosinolate,GS)和芥酸(erucicacid)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菜籽粕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菜籽粕的饲用营养价值,植物育种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双低”(低GS:脱脂饼粕中硫葡萄甙含量低于30μmol/g;低芥酸:油脂中芥酸含量低于2%)油菜品种的培育。加拿大、欧洲等油菜主产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品种的选育研究。1974年,加拿大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双低品种Tower,1977年又育成了第一个白菜型油菜(B.campe…  相似文献   

17.
油菜是南通市主要油料作物,但过去种植的油菜品种属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品种,含油量低,油品质量不高.饼粕绝大部分作肥料处理,附加值低,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不高。为提高油菜籽品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两项目;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与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因此南通市不仅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和油菜高产市,而且成为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双低油菜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正> 双低油菜是指菜籽油中人体不易吸收的芥酸含量低和菜饼中对牲畜有害的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的优质油菜。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民食物结构的改变,油料品质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因此,通过发展双低油菜,提高油品质量和饼粕利用率,成为提高油料产业效益的重要举措。具体措施如下: 1.优选品种应坚持优质、高产并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油菜生产和科研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地处中原 ,光、热资源丰富 ,油菜增产潜力大。菜油是河南省的主要食用植物油 ,约占食用油的 4 0 %左右 ,榨油后的饼粕为高蛋白资源 ,特别是目前推广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 ,芥酸含量低 ,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饼粕中的有毒物质硫甙含量低 ,可以直接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因此 ,发展油菜生产对解决我省城乡人民吃油问题、提高人体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 建国以来河南省油菜生产情况解放后 ,河南省油菜生产几经起伏 ,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 4个阶段。1.1 恢复发展阶段 ( 195 0~ 195 7年 )与建国前相比 ,这一阶段 ,…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油菜产量与其品质性状的关系。[方法]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设计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结果]结果表明:①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均以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但两个品种的芥酸含量均低于2%,且三北98为0.90%,油研599为1.24%;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②不同产量水平下各品质性状的差异,三北98以廿碳烯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油研599仅有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两个油菜品种各品质组合性状间均无显著差异。③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芥酸、含油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且硫苷、棕榈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产量呈正相关,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与产量呈负相关。④同一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时,芥酸和含油量、芥酸链脂肪酸总量呈降低趋势,而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呈升高趋势。⑤种子蛋白质含量增加,饼粕品质变优;不饱和指数增加,油的稳定性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油酸与亚油酸之和总量增加,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的脂肪酸总量增加。[结论]为优质杂交油菜的高产保优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