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复式大棚与拱棚栽培西洋参的比较研究及生产实践证明,复式大棚是西洋参栽培更为理想的棚式。它可为西洋参生长创造适宜的田间小气候,提高保苗率,促进西洋参的生长发育,减少病害,免受日灼和潲风雨的危害,增加单根重。三年生种子和四年生参根的产量分别增加28.95%和17.41%,增产增效显著。在西洋参及人参栽培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亚热带北缘山区参棚不同透光率对西洋参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棚透光率为25.8%左右,3年生西洋参植株生长势最佳。透光30%左右,对4年生西洋参生长发育有利,参根每平方米平均鲜重达2.184kg,总皂甙含量为7.1280%,氨基酸含量为5.8401%。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我国西洋参大棚育苗技术和效应。大棚比普通棚育苗,光温状况好,光强提高81.6%,≥10℃积温增加341℃,生育期延长23.5天,参苗增产1.7倍,苗大无病。西洋参大棚育苗是我国西洋参栽培上的重要革新,将成为我国北方西洋参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4.
双透棚栽参试验与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东北的人参栽培绝大多数采用单透棚。双透棚栽培人参早在七十年代就已试验成功,但生产上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几年来新宾、通化、集安等地的部分参农,采用了双透棚栽培人参、西洋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总结其经验,  相似文献   

5.
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我国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世界上西洋参第三生产大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不同棚式和不同透光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畦单透光脊棚优于单畦单透斜棚,日均光强提高130%,单根鲜重、根长、根粗和侧根数都有明显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11.11%;5%、10%、15%、及20%四种透光棚相比,以透光20%表现最好,西洋参生育健壮,光合速率高,参根增重快,比对照参根增产52%。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洋参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作者对我国4省1市及27个西洋参栽培场(户)进行实·地考察的结果,我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有计划引种,自80年代初期开始大面积栽培西洋参。目前全国已有八个省市、33个县、上百个栽培场点,栽培面积近1334,0000m~2开创了我国新兴的西洋参种植业。根据生态条件和栽培特点,划分为4大栽培区,介绍了生产现状、气候特点、栽培分布及技术要点;总结了各产区的技术经验;指出了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文对推动我国西洋参科研和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甜菜覆膜栽培可改善甜菜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土壤含水率1.64% ̄5.41%,降低土壤容重5.48%,增加土壤孔隙度2.34%,增加土壤空气含量0.81%,并能提高土壤养份利用率,覆膜栽培甜菜可比裸地直播甜菜增产56.6%,提高含糖0.2度。  相似文献   

9.
两种新农药防治西洋参立枯病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参立枯病是制约西洋参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害。因此,筛选高效低残的新农药用于防治西洋参立枯病,是西洋参生产中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美国固信公司生产的无残留、无公害新农药11%可杀得2000,无抗性,防治耐铜制剂和代森锰锌病原菌的61.1%锰杀得,两种新农药的对比防病试验、观察、分析。对西洋参立枯病11%可杀得2000平均防治 效果为93.38%,61.1%猛杀得为67.64%,两农药对比,可获得2000优于猛杀得。  相似文献   

10.
邱振英  杜懋国 《大豆科学》1994,13(4):357-364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大豆采用带作少耕栽培,使垄体增大,耕翻次数减少,土壤保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21.1%,带作穴播由于垄间距离增加,边际效应明显,株,行间相对风速分别增加36-89%和66-156%,冠层内CO2浓度提高10.1-40.0%,光合强度增加38.6%,光能利用率提高13.7%,耕层土壤温度提高0.1-0.6℃。半干旱地区大豆带作少耕栽培落花率减少年4.7%,落英率减少6.5%  相似文献   

11.
棉花高产经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宽行稀植、免整枝、少中耕为主体的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具有良好的高产高效结果。通过全国10个主产棉省区联合试验,简化栽培地产量较常规栽培增产8.2-10.8%,省工16.8%,,节省成本7.6%,产值增加10%,净产值增加11.3%,湖南试点大区示范理论产量增加8%,小区增产1.6%,简化栽培日劳动投工产出效益提高23.3%。  相似文献   

12.
早稻直播栽培具有省工、省力、省本、缓解季节紧、农事忙和高产、高效、防止粮食滑坡行之有效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直播在粮食生产中应用,可比湿润秧推迟播种期,又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工本,增加效益。一、产量构成根据试验考种:广桂一号直播(撒播下同),栽培每公顷有效穗397.65万德,比广桂一号育湿润秧移栽(对照)增加95.85万穗,增长31.76%,穗均粒数100.5粒,结实率89.04%,千粒重27.0g,理论产量9607.5kg,实割每公顷9282.0kg,比对照每公顷增1006.5kg,增长12.28%;601品种直播(撒播下同)栽培每公顷…  相似文献   

13.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原产于北美的原始森林,我国自1975年引种西洋参以来,西洋参栽培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传统的栽培方式势在必行。为此由吉林省西洋参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重大星火科研课题“长白山区西洋参开发示范工程——工厂化无土栽培西洋参的研究”项目。其研究内容就是采用无机基质固定西洋参的根系并籍以保持和供应营养液和空气,使西洋参的栽培冲破自然传统西洋参栽培的束缚,离开大地和土壤进入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华南特色大棚对夏季菜心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华南特色大棚种植蔬菜的优势,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防雨棚和防虫网棚对夏季菜心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防雨棚和防虫网棚栽培可缩短菜心生育期、增加单株重、提高产量、提高菜心含水量、减少粗纤维含量、明显减少虫害。防虫网棚和防雨棚在夏季栽培菜心具有显著的优势,防雨棚除虫害防治上稍差于防虫网以外,菜心的生长势、产量、品质等均优于防虫网棚。  相似文献   

15.
甜菜不同种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试验明确了覆膜移栽纸筒苗栽培方法具有覆盖地膜和育苗移栽双重效应,促进甜菜早发棵,早封垄。提早进入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糖分积累期;改善了甜菜光合性能,增加了光合势、净光合率和光合产物经济系数,比不覆膜移栽纸筒苗的增产31%,产糖量增加27.12%,投入产出比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旱地油菜地膜覆盖栽培的水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菜覆膜栽培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阶段耕层日平均土温提高0.51-0.78℃,全生育期增加有效积温140℃,土壤含水量提高0.42%-1.8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9-4.10kg/mm.hm^2。覆膜栽培缩短生育期6-11d,杂油77产量达到3371.10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23.11%。  相似文献   

17.
油菜花期高浓度(10%~20%)低液量(150kg/hm2)喷施尿素,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6.5%~27.9%,水势提高3.8%~13.3%;叶片长宽厚以及每角长宽、干重和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都有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1%~13.5%。适宜尿素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稻田养鸭技术优点及稻田产出效益,较普通栽培水稻单产提高22.5%,稻谷销价增加0.6.G/k,增效达423.G/667m^2。同时介绍了稻田养鸭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王铁生报道:目前,我国西洋参四大栽培区,含15个省市、数十个县、成千上万个栽参场户。1990年全国西洋参栽培面积1,533,827m~2。其中,吉林省为650,000m~2,占42.2%;陕西省为260,130m~2,占16.9%;北京市为234,500m~2,占15.2%;山东省为210,105m~2,占11.9%。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施用涂层尿素,可改善其生物学性状,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一次性基施、作废层尿素,分别比追施普通尿素增产12.6%,6.5%;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13.6%和7.0%;基施、追施涂层尿素与普通尿素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9.3、1:8.0、1:6.6。基施可免去追间化农业栽培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