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文化趋同,城市景观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形态,乡土景观和乡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与城市相反,位于徽州地区的古村落群,越来被成为人们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家园。徽州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乡土景观独具特色,古村落的建设既具有审美的艺术性,又包含规划的科学性。研究徽州古村落的乡土景观营建,有利于反思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弊端,探寻既满足现代功能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乡土景观设计途径,重建和谐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为了提高乡村生活水平、保护地域文化及乡村生态景观,将“多元主义”设计思想应用到营造地域性景观的过程中,可创造出一个既有现代都市气息又不失乡村特色、地域特征及传统文化的新农村景观。  相似文献   

3.
绿化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建设的主流,大家在争相加大对城市绿化投入的同时出现了一股攀比之风,如"景观风"即一些地方过分的强调景观,忽略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地域特征,如"崇洋风",即一味崇拜国外的文化艺术,忽略了本土文化、本土树种、传统的园林艺术,建设了一些不伦不类的"洋化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里我对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几点常见误区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地容地貌特点和当地的文化环境。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更新改造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造成城市规划出现了过分强调更新而忽视了其他地方特色的保护,可见合理的城市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城市建设与更新改造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在城市建设的步伐中实施更新改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秭归县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资源,立足茶叶优秀品质,茶旅融合延伸茶产业链,助力茶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公司通过“物化”与“活化”的方式积极传承和创新茶文化,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6.
景观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景观的属性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景观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综合体,它具有美学特质与历史特质,往往由于不同的人类活动方式而带有显然不同的文化色彩。今天,城市历史街区的逐渐消失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区域文化日趋缺失。文章论述了景观与文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分析横滨山下公园景观设计的历史文化特色,提出风景园林设计要将有形的景观和无形的文化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起来,体现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7.
生态园林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结点”等概念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整体描述提供了手段,把园林绿地与整体的城市景观联结起来,赋予新的内涵。城市中的绿地可视为散落在城市中的绿色斑块,只有通过建立绿色廊道使其连续才能构成城市自然生态的绿色景观系统,实现人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伐的不断加快,户外广告这一大众媒体应用而生,但由于目前我市广告设置本身存在的问题,不仅削弱了城市的形象特色,而且将打乱城市景观秩序和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为此,本文将在分析户外广告设置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户外广告设置的景观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村一品”概而言之,就是一个村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一村一品”工程的深刻内涵是:除了开发特色产品以外,还创造与发展代表每个地区的观光项目以及文化活动,并且把这些活动培育成在国内外受欢迎的“作品”,加深入与人、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私家园林保留着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元素,现代城市景观是现代人生活中的环境,两者在时代上存在差距却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本文写作的目的是探索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传统私家园林的结合;如何使传统私家园林和现代城市景观符合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如何将传统的私家园林文化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土”,作为“乡土小说”一词的定语,其内涵、作用和意义都具有其内在的独特性、复杂性和深刻性。笔者试图以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和文本比较的方法分析“乡土”的复杂性特点“:乡土”含义的双重性;“乡土”对乡土小说的多重作用;“乡土”的“文化批判”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乳业》2005,(3):55-55
本刊辑:“现在的福州牛奶市场,已成为国产品牌的天下了。”不少业内人士如是说。几年前还能在超市冷藏柜中看到的卡夫、优诺等“洋牛奶”已经见不到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光明、长富、惠尔康等本土奶品牌。业内人士认为,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洋牛奶”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13.
重庆植物园展览温室景观设计以植物为核心,“绿韵”为主题,将植物元素与文化有机融合,根据景观有机生长的理念,将代表生命历程不同特征的植物结构作为场景设计的符号语言,充分体现了人与植物、自然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和园林应用形式等方面对洛阳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问题主要存在于:垂直立体绿化和水面绿化植物种类单一;常绿树种数量较少;有潜力的乡土树种没有得以充分利用.提出了增加灌木及藤本的栽植种类和数量,形成层次分明的绿地景观群落;尝试引种阔叶常绿树种和彩叶植物,丰富城市四季景色;重视乡土植物,体现地方特色;改善行道树的种植方式,丰富道路景观,增加覆盖率;加强绿地的维护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在追求多元景观和特色景观的大背景下,研究城市园林景观中动物的造景手法,对于丰富城市绿地景观的形式和内容,增加园林景观的文化氛围,深化园林意境,促进中国现代城市绿地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1动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必要性现在城市中有限的绿地是寄居在城市里的动物仅有的家园,要保护城市物种多样性,就要建设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城市绿地环境。城市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的应用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还比较丰富,但是应用到的动物却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不仅能够促使城市特色得到有效突出,还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展现具有较大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对促进城市景观的建设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创产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其具有地域的文化与文脉传承及当地的习俗与风俗特色,并且由人的创意性为主导,以科技的手段结合市场导向,形成产业链。文创景观是吸引人视觉注意的重要因子,本文着重通过视知觉与景观美质的评估来探寻文创景观与地域文化、习俗、精神的关联性,从而辅助文创产业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湖畔诗派是在吴越地域的文化氛围中成立的一个文学流派。本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入手去论述湖畔诗人的诗歌中具有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以及乡土田园文化情结等因素,进而探讨湖畔诗派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形成的文化内因,从而给予湖畔涛派一个新的阐释空间,让湖畔诗歌进一步受到重视和激发研究者的学术兴趣。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沂蒙老区涌现出一大批为临沂发展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干部,其中不乏为百姓全心全意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他,朴实、热情、充满干劲,他顶着压力勇挑重担把一个穷山村发展成了一个全县知名强村,他就是蒙阴县蒙山管委会百泉峪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明。近年来,百泉峪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蒙山生态资源,在村党支部书记方圆明的带领下,利用特色山水资源和地域文化,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富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专业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人对环境的偏好度及对景观美质的认知作为研究主线,选择研究较少的文创商业模式区域从文化脉络的角度考量其所带来的环境附加经济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出设计中对文脉传承、风俗习惯的延续以及地景的设计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以城市设计中的文脉传承与风俗延续作为环境设计考量变量,通过经济价值的利润率及人流量作为判断指标,配合问卷调查分析,形成对地域经济及地域文化的城市设计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