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天油4号作对照,对5家单位提供的8个油菜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油菜品种在天水山区的越冬性与产量表现情况。结果表明:10-191、10-1358以及宁油3号越冬率最高,为96%,天油4号、09鉴2以及延油96-4越冬率最低,为92%,其它各参试品种均在这两者之间。10-1358产量最高,为119.06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7.35%,居第1位;对照天油4号折合单产量为93.49 kg/667 m~2,居第8位;09鉴2折合单产量为79.9 kg/667 m~2,较对照减产14.53%,居第9位。  相似文献   

2.
王懿  穆元相  周瑞王勇 《农技服务》2014,(1):49+48-49,48
为探索我县高粱种植最佳适宜品种,遵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安排在习水县进行了7个高粱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红缨子今年在我县种植单产最高(377.96kg/667m2);红矛糯今年在我县种植单产最低(238.64kg/667m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与穴播苗数对常规籼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出不同穗型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每穴播种苗数以指导农民种植。【方法】采用大穗型常规籼稻材料N2和中穗型常规稻材料N4每667m~2不同栽培密度和穴播种苗数的比较试验。【结果】材料N2在种植密度为1.7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00.0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57.6kg/667m~2;材料N4在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33.2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81.1kg/667m~2。【结论】大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1.7万穴/667m~2与穴播3苗;中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与穴播3苗。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6,(2):12-13
本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探讨研究了水源灌溉保证地区种植杂交水稻不同时期控水晒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晒田处理产量最高,为813.2 kg/667m~2,比对照增产22.73%;其次是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叶处理,为782.6kg/667m~2,比对照增产18.11%;第三是茎蘖苗达预期穗数90%处理,为721.3 kg/667m~2,比对照增产8.86%;第四是茎蘖苗达预期穗数80%处理,为687.3 kg/667m~2,比对照增产3.73%;最低是对照不晒田,一直灌水处理,为662.6 kg/667m~2。由此可见,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或稍前晒田,能提高成穗率,增加单产,可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5个高淀粉脱毒甘薯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薯1号产量最高,为45 000 kg/hm~2,增产幅度最大,较对照胜利百号增产30.4%,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豫薯抗病1号,单产38 100 kg/hm~2,较对照增产10.4%,2个品种均适宜在铜仁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茶陵县酿造型高粱品种缺乏、酿造企业优质原料不足的问题,从贵州引入红缨子1号、红茅6号、大红粮等11个高梁新品种在茶陵县进行品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红茅6号产量最高,为549.55 kg/667m~2,是平均产量2.33倍;其次为川糯1号,产量为461.15 kg/667m~2,是平均产量的1.95倍;这2个品种具有良好的产量性状和适宜的栽培性状,是高粱增产的优质良种,主要优良性状表现为穗粒数多,植株生长较整齐,生育期、千粒重、抗性都比较适中,适宜在茶陵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新引进5个籼型杂交粳稻品种作双晚种植,与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引进的5个粳稻品种实收单产都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其中"甬优538"实收产量642kg/667m~2最高,"春优84"实收产量610.5kg/667m~2居第二位,"甬优1540"实收产量535kg/667m~2居第三位,"甬优538"可作为祁阳县晚粳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我县高粱种植最佳适宜品种,遵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安排在习水县进行了7个高粱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红缨子今年在我县种植单产最高(377.96㎏/667m2);红矛糯今年在我县种植单产最低(238.64㎏/667m2)。  相似文献   

9.
2018年笔者在远安县河口乡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大区对比试验并获得成功。从10个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高端消费特色品种(系)华彩1号、华薯4号、红岛,大众消费普通品种(系)华渝5号、华薯2号、华薯3号、华恩1号等。10个参试品种(系)产量915.8~2649.5kg/667 m~2,平均1941.4kg/667 m~2,华薯5号产量达2649.5kg/667 m~2,位居第一,华彩1号产量915.8kg/667m~2,位居第十名。  相似文献   

10.
以大西洋为品种,试验研究了马铃薯黑色地膜除草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黑地膜覆盖对田间杂草防效明显,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株防效为56.93%,折合单产2 829.7 kg/667m~2,较对照普通农用白色地膜覆盖增产242.5 kg/667m~2,增产率9.38%。  相似文献   

11.
李涛  郭祥  高勇 《农技服务》2022,(4):9-12
为庆阳市农户种植品种的选择及当地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通过试验鉴定评价新育成玉米品种(组合,下同)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结果表明:在5 5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下,东单1010,东科2356、玺旺188和德单231共4个品种,无明显严重病害发生,东单1010丰产性好,其余3个品种较为稳产。东单1010产量为637.54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81%,增幅最大;东科2356产量为606.97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74%,增幅次之;玺旺188产量为606.41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65%;德单231产量为603.08 kg/667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09%,增幅最小,4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东单1010可推广种植,其余3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为不断提高遵义酒用高粱品种红缨子的产量和质量,田间设置667m2底施(40kg、30kg、20kg)复合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与CK(对照,不施底肥和喷施磷酸二氢钾)4个处理,比较了红缨子农艺性状、产量、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中,红缨子667m~2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42.11%、26.17%和4.18%;667m~2种植收入分别比对照增加36.95%、22.30%和1.60%。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红缨子的产量、效益会随底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武平县推广种植的优质稻品种(组合),2020年以宜优673为对照,选用9个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考察新品种在武平县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广8优676、昌两优8号产量分别为609.4kg/667m~2、606.4kg/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57.6kg/667m~2、54.6kg/667m~2,增幅分别为10.4%和9.9%,达极显著水平;禾两优676产量为588.2kg/667m~2,比对照增产36.4kg/667m~2,增幅6.6%,达显著水平;3个品种田间表现为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28~130d),植株整齐,有效穗多,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好,稻曲病轻,未见叶瘟和穗瘟,适合武平县烟后稻及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应用提供依据,设置田间试验,以国审品种F优498为对照,观测了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的8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旌3A/03测-5产量最高,达702.21kg/667m~2,较对照高9.18%;其次是光香A/89014和光香A/89013,产量分别为694.21kg/667m~2和685.04kg/667m~2,分别较对照高7.93%和6.51%,3个组合较对照均极显著增产,且田间生长表现好,生育期适中,可直接推荐参加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而光香A/91008和腾2A/89004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适当繁种,进一步考察其产量、品质及其抗性。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7,(13):20-21
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市栽培的优良小麦品种,2014-2015年度引进12个小麦新品种,对12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本试验用贵农19为对照,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黔育22,单产217.8kg/666.7m~2,第二是黔0509,单产216.0kg/666.7m~2,第三是B13-7,单产212.3kg/666.7 m~2,第四是兴育0336单产209.0kg/666.7m~2,第五是贵农12-6,单产207.8kg/666.7 m~2,5个品种的产量表现与对照及其余参试品种增产显著,抗逆性等综合经济性状较好,是我市种植的首选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7,(17):6-7
k玉米新品种金都玉808系用自选系BD0602为母本、外引系QR273为父本,于2010年杂交组配育成的黄粒单交种。该品种于2011年种植观察,表现突出;2012年在兴义参加品种比较试验,每667 m~2产量654.17 kg,较对照黔单16增产13.1%;2013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G组平均每667 m~2产量647.5 kg,比对照增产9.67%,增产极显著;2014年完成贵州省省区域试验G组续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672.2 kg,比对照增产16.67%;两年平均每667 m~2产量659.9 kg,比对照增产13.13%,20个试点19增1减,增产点达95%;201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594.4 kg,比对照增产14.14%,9个试点8增1减;2015年报审。本文对这一品种的选育、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旨在促进在贵州中上等肥力土壤的粮食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贵州凤冈县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尤其是施肥的科学性,让土壤恢复地力,保护生态环境,矫正当前一些不科学的施肥习惯,在当地进行了几组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509.15kg/667m~2,习惯施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484.89kg/667m~2,有机肥处理的实测产量为341.14kg/667m~2,空白处理的实测产量为263.44kg/667m~2。配方施肥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增产24.26kg/667m~2,增产率为5%,配方施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增产168.01kg/667m~2,增产率为49.25%,配方施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245.71kg/667m~2,增产率为93.27%;习惯施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增产143.75kg/667m~2,增产率为42.14%,习惯施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221.45kg/667m~2,增产率为84.06%;有机肥处理比空白处理增产77.7kg/667m~2,增产率为29.49%。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安顺市西秀区种植的朝天椒品种及线椒品种,2019年引进5个朝天椒类品种和4个线椒类品种种植,观测了在西秀区的种植性状。结果表明:朝天椒类品种以湘辣54产量和纯收入最高,为1 256kg/667m~2、5 197.6元/667m~2;线椒椒类品种以湘辣17号产量和纯收入最高,为2 210kg/667m~2、4 352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2018年笔者在当阳市玉阳办事处,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大区对比试验获得成功。参试品种(系)单产1609-3484 kg/667 m~2,平均2820 kg/667 m~2,华薯2号(ck)为3271 kg/667 m~2。单产与对照比较有3个品种(系)增产、2个品种(系)相近、4个品种(系)减产。综合分析,马铃薯新品种华薯3号、华渝5号和08CA9728-04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减少肥料和种薯成本条件下的马铃薯绿色增产模式,以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宽垄双行种植条件下种薯切块与整薯播种2种模式,每种模式设7个用量的专用肥+酵素有机肥处理,分析种薯类型及肥料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专用肥80kg/667m~2+酵素肥60kg/667m~2或专用肥70kg/667m~2+酵素肥50kg/667m~2的整薯播种组合为较理想的模式,鲜薯产量分别为2 826.6kg/667m~2和2 818.3kg/667m~2;净收益分别达2 343.9元/667m~2和2 282.9元/667m~2,分别较当地习惯种植模式高812.8元/667m~2和751.9元/667m~2;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61和1∶2.62,高于当地习惯种植模式(1∶2.06),达到减肥增效的绿色增产模式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