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景观水体作为住宅小区景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观、生态维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水质情况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心健康。构建完整的水态系统,使景观水体长期保持水质的清洁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西派泊玥住宅项目为例,从底质预处理、沉水植物净化系统构建、滨水带景观植物系统构建、食物链调控系统构建、水质监测和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水生态系统对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和维护施工要点,以期对水生态修复的景观水体水质处理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动物园园区内景观水域面积约为5.5hm2,水系东西贯穿整个园区,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园区水体为半封闭式,无法实现时刻流动更新,同时园区生活的水生动物数量庞大,日常产生的污染物较多,因此,近年来北京动物园在海绵体系建立和水体治理方面投入很大,直筒河和黑水洋景观水体水质修复就是其中的一项。此项目改善了园区景观水体水质景观效果,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同时景观水体水质改造项目也是海绵体系在北京动物园建立的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洪佶  陈靳曦  马建青  潘培丰 《花卉》2022,(6):178-180
公园景观水体包括湖泊、景观水池、景观河道等,多属于封闭型河道,流动性不强,是典型的缓流型甚至静止型水体,具有浊水态及富营养化态的特征,其水质与水文特征的相似性为生物—生态集成技术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本研究引入生态集成技术的理念,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并研究水质净化效能,探索一套适合浊水态及富营养化态特征的水体水质改善技...  相似文献   

4.
微孔陶作为建筑垃圾的衍生物,它具有很多特性,在景观水体修复中有显著作用,利用微孔陶作基质做了一年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以微孔陶为基质的景观水体水质明显优于以自然底泥为基质的水体。  相似文献   

5.
以园林景观水体的水质净化为对象,介绍了园林景观水体的主要形式、水体污染原因,并对常用的水质生态净化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园林景观项目的水体净化提供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花卉》2017,(24)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大潮中,环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特别是公园等小环境、小区域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由于这些特定的水体流动性及自我更新能力受到范围的局限,所以对于这类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技术也越来越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人工湿地等技术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并且去除污染物的种类较为广泛,其中水生植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物的转化与降解具有重要作用。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体污染的去除效果不同,对水体中污染源的去除效果也不同。本文阐述了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在水体污染生态修复中的研究应用,同时通过介绍水生植物的特性并比较了单一水生植物与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水体污染的处理效果。笔者认为水生植物组合系统在水体污染生态修复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张绍萍 《现代园艺》2014,(14):94-95
景观水体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景观水体严重恶化的问题,分析了景观水体水质污染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基本的处理方法、有效的维护措施及合理化建议,使之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景观水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水景水体的修复提出了解决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城市景观水体建设及治理应以体现生态、休闲、亲水、自然和突出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南昌市近年"八湖二河"治理的实例,简述了几种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济宁市公园景观水体进行水绵防治试验、水生动物搭配组合比例防治水绵研究,改善公园景观水体水质,控制公园景观水体内水绵的危害,确定治理公园景观水体水绵的优选动物组合,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人工湿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已建成居住区的部分亲水住区水环境出现不少问题,如人工砌筑太强,自然亲水性差,建设前没有充分考虑水质维护问题,导致住区景观水体发生藻类大量滋生,水质浑浊,气味难闻等现象.因此,通过分析湿地的功能,以及提出的一些合理的设计方法,认为在居住区水景内引入人工湿地能维持住区水体水质和丰富住区景观,并创造自然生态的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的发展,乌龙江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江中的浦上岛作为乌龙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环境问题更是不容小觑,浦上岛现存在着生态系统破坏,水体污染,水陆过渡带消亡等问题,本文以生态修复视角出发,运用调查分析法,从岸坡修复,水体净化和植物多样性三个方向展开,采用垃圾清理,改善水质、修建河岸缓冲植物带、丰富浦上岛生物多样性等方法,从而激活浦上岛生态系统活力,希望能为恢复城市河流内众多洲屿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快速发展,城市微型水体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微型水体的水环境不断恶化逐渐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水生态修复在水体修复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西派泊玥住宅项目为例,研究分析城市景观水生态现状、特点,并结合本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水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期对城市微型水体景观的水生态修复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宁 《花卉》2017,(18)
江南地区多水体,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但近些年来,水体污染成为许多城市水体的通病,怎么解决水污染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水生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营造景观,同时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生态治理作用的研究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以池州市为例,探索水生植物治理污染水体的可行性,针对池州市水环境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沧州的气候、土壤、现有的水生植物品种及水质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的分解、吸附或者吸收等的相互作用,研究不同水生植物的净水能力,及其凋落物自身的降解对景观水的综合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可以得出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作用状态,找出净化水质效果更好、耐污性更强、更适合沧州市区水质环境的水生植物,提高其综合的净化率和稳定性,为今后该市能够更好地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修复奠定基础,同时也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水体是城市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的灵魂.水体的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的总体面貌.以上海市闸北公园荷花池的生态治理为例,通过水体中浮游植物调查,来表征该项技术的水体治理效果.经过调查,生态浮床处理对于富营养化水体具有长远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丹 《现代园艺》2021,(6):139-140
水生植物不仅具有重要的景观效应,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意义显著。水污染处理不到位,不但会直接影响观赏价值,而且间接污染周围环境,增加了环境负担。基于辽宁省沈阳地区的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测定几种试验植物的种植水体,根据水质指标的变化,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影响及水体景观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城市未来水生植物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河道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本文以生态治理为指导思想,恢复城市小河道水健康状态为目标,从水量保证和水质修复两方面进行探讨,消除水环境黑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湖泊等水体水质生态修复工程是为了恢复湖泊生境,以稳态转换理论为依据,生物调控为操作手段,目的是为了以生态、环保的生物技术手段解决湖泊水质水体污染问题的理论技术。湖泊生态系统十分复杂,狭义上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应包括湖泊岸上的植物缓冲带、滨水的挺水植物和水底的沉水植物,以及在此生境中存在的复杂而稳定的食物网,从而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分布在湖滨滨水区域消落带区域的挺水植物是湖泊水生植物群落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湖泊生态系统而言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金银湖五个子湖水质巩固提升(东大湖、银湖、下银湖、东银湖、潇湘海)的工程实践为例,研究以功能性为导向的挺水植物在湖泊生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1 公园水体污染分析 无水不成园,无论是现代园林还是古典园林,水景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全国93%的公园的水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混浊发臭,垃圾泡沫漂浮,如果不彻底治理,将严重影响城市公园的美感.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临近水体的居民、餐厅等的生活污水;水边植物的代谢残留物;游人随手丢弃的垃圾杂物;公园植物施加的化肥农药;初雨携带的地面植物表面的尖埃等有害物质;游艇等公园娱乐设施直接接触污染.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建设与生态发展在当前的城市与农村景观建设中有着很大的推动性,因此,要从多方面构建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模式,从多角度探索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对于提升当前的综合管理有很大的推动性。本文将围绕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突出探讨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方式,全面实现人工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